新書推薦:

《
王名扬全集:美国行政法(上下) 王名扬老先生行政法三部曲之一
》
售價:HK$
173.8

《
军人与国家:军政关系的理论与政治
》
售價:HK$
140.8

《
中国雕塑 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类专业
》
售價:HK$
86.9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
售價:HK$
69.3

《
大国产业—中国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与时代机遇
》
售價:HK$
86.9

《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
》
售價:HK$
151.8

《
我们如何学习:学习与教学的科学方法 (西班牙)艾克托尔·鲁伊兹·马丁
》
售價:HK$
86.9

《
感受的力量--像艺术家一样观看
》
售價:HK$
57.2
|
內容簡介: |
《外国文学与国家认同: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在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上的致辞,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三届年会开幕词,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三届年会闭幕词,国家认同面面观,学科总论和理论研究,作家、作品与文化研究,后记。
|
目錄:
|
在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上的致辞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三届年会开幕词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三届年会闭幕词
国家认同面面观
辜鸿铭的受辱:民族主义与创伤记忆
论古希伯来文学的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
兼议《新约》世界主义的形成
新月派与布鲁姆斯伯里派
上海犹太流亡杂志《论坛》中的文学文本与文化身份建构
朱利安巴恩斯小说的当代英国性书写与建构模式
从《塔拉斯布尔巴》看愚人爱国主义
国家想象的方法一种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国家身份重建及认同分析
从《罗兰之歌》到《疯狂的奥兰多》
学科总论和理论研究
当前外国文学的若干问题
形式直观:符号现象学的出发点
全球化语境与中国人文学术范式
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的20世纪俄罗斯文学
以国内学界对高尔基的评价为例
关于东方文学比较研究的思考
文化交流与文学比较
双重叙事运动对外国文学翻译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俄罗斯《中国精神文化大典》的缘起
借帆出海:也说葛浩文的误译
论庞德《比萨诗章》中的个人主义思想
虎胆英雄气
《老虎》与《铁栏与火》之比较
东方的缪斯
试论菲兹杰拉德译《鲁拜集》之于T.S.艾略特
作家、作品与文化研究
普希金的创作与启蒙主义理想
近十年俄罗斯肖洛霍夫学回顾
《接骨师的女儿》中的文化传播
毕巧林与彼列多诺夫:施虐受虐心理结构的两种表现
罪恶的见证:纳粹大屠杀创伤记忆研究
隐含作者之谜:《微暗的火》的黑格尔辩证法解读
试析《微暗的火》的不可靠叙述
论王尔德作品中的瞬间主义
杀子虐母与伦理禁忌:论《美国梦》中的伦理危机
马克吐温的尚古情结
尤涅斯库戏剧《椅子》中的虚无表演
意象的迷楼
艾伦金斯伯格《加利福尼亚超市》一诗的符号学解读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三届年会综述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成员名单
后记
|
內容試閱:
|
《外国文学与国家认同: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
摘要:《塔拉斯布尔巴表现出明显的爱国主义情绪,但身为乌克兰哥萨克的人物对俄罗斯的爱国情感的合理性是可疑的。本文认为这种爱国主义源于对群体认同的需求,其实质是通过拥有共同的统治者建立起群体认同和国家认同。这种需求由于与哥萨克的自由精神相悖而被我称为莽愚爱国主义。而作为知识精英的果戈理则在建立群体认同的同时强调己群与他群之间的对立,以人的群体和国家属性掩盖了人性的共性,构成智愚爱国主义。
关键词:塔拉斯布尔巴果戈理群体认同莽愚智愚爱国主义.
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学作品分成两类:具有短期价值的和具有长期价值的。而后者的价值体现之一,就是在经历了人类文明的漫长演变之后仍然能接受基于演变后的价值观的价值评判,并至少产生这样的意义,即以其自身的落伍来表明人类文明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经典可以永远经典,却不必永远正确,果戈理的《塔拉斯布尔巴》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一、《塔拉斯布尔巴》的爱国主义情绪的体现与《死魂灵》《钦差大臣》以及《外套》等作品相比,《塔拉斯布尔巴》既非果戈理的长篇代表作,也非戏剧或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也不是处女作或成名作,就像一位非长非幼的儿子一样,地位并不显眼,但这并不妨碍它在这位大文豪的作品中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体现于作者使用了在其创作生涯中比较少见的历史题材,也体现于作者塑造了在其创作生涯中同样少见的充满英雄气质的形象。在卑琐狡诈浅薄的乞乞科夫、赫列斯达尼科夫、泼留希金以及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们中间,视死如归的布尔巴父子和他们的哥萨克伙伴们如同在宠物中昂立的狮子。
另一点独特之处是,虽然果戈理在世时就经历着关于他对俄罗斯的感情的争论,《钦差大臣》《死魂灵》中的讽刺与批判使他几乎赢得了类似于今天中国常见的汉奸一类的名声,并在包括《塔拉斯布尔巴》的小说集《密尔格拉得》发表的第二年就不得不远走他国,但《塔拉斯布尔巴》中的爱国主义热情却从未遭人怀疑。对果戈理褒贬参半的别林斯基的评价代表着人们的普遍态度:通过惊人的艺术创造,使历史上小俄罗斯的精神形象永垂不朽。而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种爱国主义在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
在查波罗什哥萨克分兵一半去追击袭击了谢奇的鞑靼人之后,塔拉斯布尔巴即将率领剩下的一半人和杜勃诺城中的波兰军队决战,这时他发表了战前演讲:我想和你们谈谈,老乡们,我们的盟友之义是个什么东西。你们一定听父亲和祖父说过,我们的国土怎样受到所有的人的尊敬:希腊人早已闻知我们的大名,我们又从查尔格拉得收取过供金,我们有华丽的城市、教堂、王侯,俄罗斯血统的王侯,咱们有自己的王侯,却不是天主教邪魔外道的人。伊斯兰教徒把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抢走了,一切都化为乌有了。只剩下我们这些孤苦伶仃的人,我们的国家也像死了可信赖的丈夫的寡妇一样,跟我们一样地孤苦伶仃!伙伴们,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时候团结一致地握起手来了!我们的盟友之义就是建立在这上面!再没有比盟友之义更神圣的关系了!父亲爱自己的孩子,母亲爱自己的孩子,孩子爱父亲和母亲。可是,兄弟们,重要的还不在这儿,因为野兽也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在精神上,而不是在血统上,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却只有人才能够办到。别的国家也有伙伴,可是像在俄罗斯国土上所看到的这些伙伴却不曾有过人们竭力模仿鬼知道的伊斯兰教风俗,厌弃祖国的方言,不愿跟自己人说话,出卖自己的同胞,像在市场上出卖没有灵魂的家畜一样可是,即使是一个最卑鄙的人,即使他卑躬屈膝,在地上打滚,浑身沾满尘土,弟兄们,他也总还有一点俄罗斯的感情。这种感情总有一天会觉醒过来,那时候他,这个不幸的人,就会两手捶胸,抓头发,高声地诅咒自己的卑贱的生活,准备用痛苦去抵偿可耻的行为。让他们大家都知道,在俄罗斯的国家里,盟友之义是个什么东西吧!如果死到临头,他们任何一个人也不能够像我们这样地死去!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