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真爱遗事:中国现代爱情观的形成
》
售價:HK$
118.8

《
精神分析: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职业
》
售價:HK$
74.8

《
虚拟货币及其犯罪治理实务
》
售價:HK$
63.8

《
辽史纪事本末(历代纪事本末 全2册)新版
》
售價:HK$
107.8

《
产业社群:超级群体引领新经济浪潮
》
售價:HK$
68.2

《
卢布:一部政治史 (1769—1924)(透过货币视角重新解读俄罗斯兴衰二百年!俄罗斯历史研究参考读物!)
》
售價:HK$
119.9

《
法国商业400年(展现法兰西商业四百年来的辉煌变迁,探究法国企业家“外圣内王”的精神内核)
》
售價:HK$
74.8

《
机器人之梦:智能机器时代的人类未来
》
售價:HK$
75.9
|
編輯推薦: |
(1)选篇经典。围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概念礼义,选取流传久远的中国历史名人故事,为孩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中华传统美德树立榜样。
(2)画风优美。绘图风格清新写意,庄重典雅,色彩丰富,富有韵味,既体现了三位插画师不同的个人风格,也符合每个故事的整体氛围。
(3)内容可靠。以古代历史文献为蓝本进行改写,逻辑清晰,情节完整,并附有文献原文,以便儿童进阶阅读,作为文言启蒙。
(4)自主阅读。正文采用汉语拼音注音,学龄前儿童可亲子阅读,小学低年级儿童可自主阅读。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套以中国古代传统美德故事为内容的原创图画书,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概念礼义。
《六尺巷》讲述了清代宰相张英让墙成巷的故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和为贵、谦和礼让的思想。
《无主之梨》讲述了元代人许衡在逃避战乱的过程中不食道旁无主之梨的故事,体现了他严于律己,恪守道德义理的品格。
《负荆请罪》讲述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蔺相如和大将军廉颇将相和的故事,它一方面体现了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和宽容大度,一方面也体现了廉颇的善于反省、勇于认错。
|
關於作者: |
白孔,90后,广东人。长期从事图书插画工作,曾在著名漫画家阿桂工作室参与绘制《疯了,桂宝》《你好 三公主》等系列。擅长绘本,插画,漫画创作。风格独特又多样,可以唯美,也可以卖萌。
周潜,毕业于广西华侨学校动画专业,毕业后曾从事漫画、动画的创作,广告动画制作以及绘本插画等工作。兴趣广泛,熟悉中国古代各类志怪神话和民间传说,致力于用画笔让更多读者了解到中国文化神奇多彩的一面。
秦霄汉,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插画专业。从事插画绘制工作多年,有丰富的图书类插图绘制经验,并有《绒布兎》《纳尼亚传奇》《秘密花园》等诸多作品。热爱插画设计工作,并且勉力行之希望有更好的作品奉献给读者。
陈赓拓,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图书撰稿人、图书编辑、翻译等工作。
|
內容試閱:
|
安徽省中部偏南有一个县城,那里盛产油桐,因此被称为桐城。桐城历史悠久,文风昌盛,享有文都的盛誉。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出了一个叫张英的人,他后来在京城做了大官,位及宰辅,手握宰相之权,人称张宰相。他在家乡的宅邸也被当地人称为宰相府。
宰相府的旁边住着一户姓吴的人家,也是桐城的另一个名门望族,家道殷实,在当地颇有声望。
两家府邸中间有一条狭长的空地,虽然没有立下什么明确的约定,但他们也一直把它作为一条界限,彼此相安无事,和平共处。
可是,有一天,吴家人重建宅院,把自家的院墙往宰相府的方向移动了三尺。这样一来,两家的院墙几乎就靠在了一起,而且宰相府一侧的门也被挡住了。
张家人向吴家提出抗议,但吴家认为既然是一块空地,谁用都可以,也就毫不退让。双方对此剑拔弩张,谁也不肯示弱。
既然两家谁也说服不了谁,就只好请桐城的县官来裁断。可是,两家都是本地的大户人家,县官也不敢轻易裁断这件纠纷。
两家人眼看就要打起来了,县官又不敢管。张家有人就提议向远在京城的张英写信报告此事,请他出面干涉。于是,张家派出一名家丁,连夜快马加鞭赶赴京城送信。
张英见到家书,以为有什么紧急的事要汇报给他,连忙拆开来看。看完信,张英松了一口气,当即在信后面写了几行字,让家丁立即动身把信送回去。
张家人收到信打开一看,只见张英在信的最后写了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这才想起,张英一贯奉行谦逊礼让的家风,推崇和为贵的精神。于是,张家立即按照他的意思,把自家的院墙主动向后退让了三尺。
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他们看见张家不仗势欺人,表现出如此气量和大度,感到非常惭愧。于是,吴家也主动把自家院墙向后退让三尺。两家和好如初。
就这样,两家之间的空地比原来加宽了一倍,变成了一条百米长,六尺宽的小巷,人称六尺巷。两家让墙成巷的故事,也成为美谈,一直流传至今。
为了纪念这段佳话,人们在附近树立了一个巨大的牌坊,上书懿德流芳四个大字。赞颂着谦逊礼让的美德、和为贵的精神以及为人处事要忍让宽容的风范。
今天,桐城六尺巷那青色的砖墙、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仍然保持着当年的模样,绿树荫下的六尺巷显得那么宁静、和谐而深邃,仿佛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那个故事所传达出的美德,并将它代代传承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