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氢能利用关键技术系列--氢能材料
》
售價:HK$
393.8

《
(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 理论与实践)构建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HK$
107.8

《
匠艺与生活:海南黎族的工艺文化
》
售價:HK$
107.8

《
我本富足
》
售價:HK$
74.8

《
英国教育史研究丛书——延续与新变:英国斯图亚特时期贵族教育研究
》
售價:HK$
108.9

《
更易上手!钢琴弹唱经典老歌(五线谱版)
》
售價:HK$
54.8

《
哲学叙事:中国与西方
》
售價:HK$
107.8

《
一人商业模式 创富新路径个人经济自由创业变现方法书
》
售價:HK$
54.8
|
編輯推薦: |
1、朱光潜先生是中国美学史上标杆性人物,他视野开阔,对中西文化都有很高的造诣。
2、本书将朱先生《谈美》和《谈美书简》两部跨度近半个世纪的著作汇集一册,旨在给予以青年为主体的美学爱好者全面而透彻的美学启蒙。
3、书中汇集40幅中外艺术名作,不乏赵孟頫、张择端、沈周、朱耷、波提切利、达芬奇、夏尔丹、莫奈、雷诺阿等大家,旨在呈现给读者一场视觉盛宴。
4、全彩插图,裸背装帧,封面以吴冠中画作《海棠》为底图,尽显唯美气质。
|
內容簡介: |
本书汇集了美学宗师朱光潜先生*著名的两部美学著作《谈美》和《谈美书简》共计28篇文章。书中采用书信体的形式,以跟青年读者们谈心论美为主旨,用通俗晓畅的语言阐述了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文风朴实,深入浅出。这两部著作是朱先生在青年和暮年时期对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两次回顾和整理,被视为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经典之作,也被国内各界誉为美学入门的必读书籍。
|
關於作者: |
朱光潜(1897年-1986年),字孟实,笔名孟实、孟石。安徽省桐城县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翻译、论述美学的著作颇丰,多达六百余万字,开拓了中国美学研究的新领域。主要著作有《西方美学史》《文艺心理学》《谈美》《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译著有黑格尔的《美学》和克罗齐的《美学》等。
|
目錄:
|
《谈美》
序 朱自清
开场话
一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宇宙的人情化
四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美感与快感
五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美感与联想
六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考证、批评与欣赏
七 情人眼底出西施
美与自然
八 依样画葫芦
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艺术与游戏
十 空中楼阁
创造的想象
十一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创造与情感
十二 从心所欲,不逾矩
创造与格律
十三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
创造与模仿
十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天才与灵感
十五 慢慢走,欣赏啊!
人生的艺术化
《谈美书简》
一、代前言:怎样学美学?
二、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
三、谈人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的一些误解
五、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
六、冲破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一些禁区
七、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
八、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
九、文学作为语文艺术的独特地位
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十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十二、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
十三、结束语:还须弦外有余音
|
內容試閱:
|
序
朱自清
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艺理论的介绍各新杂志上常常看见;就中自以关于文学的为主,别的偶然一现而已。同时各杂志的插图却不断地复印西洋名画,不分时代,不论派别,大都凭编辑人或他们朋友的嗜好。也有选印雕像的,但比较少。他们有时给这些名作来一点儿说明,但不说明的时候多。青年们往往将杂志当水火,当饭菜;他们从这里得着美学的知识,正如从这里得着许多别的知识一样。他们也往往应用这点知识去欣赏,去批评别人的作品,去创造自己的。不少的诗文和绘画就如此形成。但这种东鳞西爪积累起来的知识只是杂拌儿;还赶不上杂拌儿,因为杂拌儿总算应有尽有,而这种知识不然。应用起来自然是够苦的,够张罗的。
从这种凌乱的知识里,得不着清清楚楚的美感观念。徘徊于美感与快感之间,考据批评与欣赏之间,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常时自己冲突,自己烦恼,而不知道怎样去解那连环。又如写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就像是难分难解的一对冤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有一套天花乱坠的话。你有时乐意听这一造的,有时乐意听那一造的,好教你左右做人难!还有近年来习用的主观的、客观的两个名字,也不只一回缠夹二先生。因此许多青年腻味了,索性一切不管,只抱着一条道理,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是以不了了之,究竟谈不出什么来。留心文艺的青年,除这等难处外,怕更有一个切身的问题等着解决的。新文化是外国的影响,自然不错;但说一般青年不留余地地鄙弃旧的文学艺术,却非真理。他们觉得单是旧的注、话、评、品等不够透彻,必须放在新的光里看才行。但他们的力量不够应用新知识到旧材料上去,于是只好搁浅,并非他们愿意如此。
这部小书便是帮助你走出这些迷路的。它让你将那些杂牌军队改编为正式军队;裁汰冗弱,补充械弹,所谓兵在精而不在多。其次指给你一些简截不绕弯的道路让你走上前去,不至于仿徨在大野里,也不至于仿徨在牛角尖里。其次它告诉你怎样在咱们的旧环境中应用新战术;它自然只能给你一两个例子看,让你可以举一反三。它矫正你的错误,针贬你的缺失,鼓励你走向前去。作者是你的熟人,他曾写给你十二封信;他的态度的亲切和谈话的风趣,你是不会忘记的。在这书里他的希望是很大的,他说: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和那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第一章)
这却不是大而光当、远不可几的例话;他散布希望在每一个心里,让你相信你所能做的比你想你所能做的多。他告诉你美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一半在物,一半在你,在你的手里,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也要读者帮忙才行。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诗的生命也就是生生不息的,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第九章)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即景可以生情,因情也可以生景。所以诗是做不尽的。诗是生命的表现。说诗已经做穷了,就不膏说生命已到了末日。(第十一章)这便是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第九章);是精粹的理解,同时结结实实地鼓励你。
孟实先生还写了一部大书,《文艺心理学》。但这本小册子并非节略;它自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有些处是那部大书所不详的;有些是那里面没有的。人生的艺术化一章是著明的例子;这是孟实先生自己最重要的理论。他分人生为广狭两义:艺术虽与实际人生有距离,与整个人生却并无隔阂;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他说:生活上的艺术家也不但能认真而且能摆脱。在认真时见出他的严肃,在摆脱时见出他的豁达。又引西方哲人之说:至高的美在无所为而为的玩索,以为这还是一种美。又说:一切哲学系统也都只能当作艺术作品去看。又说:真理在离开实用而成为情趣中心时,就已经是美感的对象;所以科学的活动也还是一种艺术的活动。这样真善美便成了三位一体了。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人人生,又将人生纳人艺术之中。这种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文艺理论当有以观其会通;局于一方一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
一九三二年四月,伦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