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他者中的近代朝鲜(西方韩国研究丛书)
》
售價:HK$
85.8

《
索恩丛书·苏莱曼大帝的崛起:奥斯曼宫廷与16世纪的地中海世界
》
售價:HK$
86.9

《
攀龙附凤:北宋潞州上党李氏外戚将门研究(增订本)宋代将门百年兴衰史
》
售價:HK$
97.9

《
金钱的力量:财富流动、债务、与经济繁荣
》
售價:HK$
97.9

《
超越想象的ChatGPT教育:人工智能将如何彻底改变教育 (土耳其)卡罗琳·费尔·库班 穆罕默德·萨欣
》
售價:HK$
75.9

《
应对百年变局Ⅲ:全球治理视野下的新发展格局
》
售價:HK$
85.8

《
前端工程化——体系架构与基础建设(微课视频版)
》
售價:HK$
97.9

《
道义与天下: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古代源流与当代塑造
》
售價:HK$
87.8
|
編輯推薦: |
主编简介
陈夏红,1981年生,甘肃岷县人,法学博士。现为《中国政法大学学报》副编审。
早年从事法律人物相关研究,著有《百年中国法律人剪影》、《政法往事:你可能不知道的人与事》、《出没风波里:江平和他的时代》、《风骨:新旧时代的政法学人》等书。曾协助著名法学家江平教授完成其口述自传《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编有《法意阑珊处:20世纪中国法律学人自述》、《辛亥革命实绩史料汇编》、《孙中山答记者问》、《孙中山演讲录》、《思想的气象:法大学术演讲录》、《思想的交锋:法大学术访谈录》等作品。近年主要从事破产法相关研究,在《法制日报》开有双周专栏破产法札记,在《法治周末》开有每周专栏方寸正义。
|
內容簡介: |
钱端升先生毕生从事政治学、法学研究,留下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如《法国的政治组织》(1930)、《德国的政府》(1934)、《法国的政府》(1934)、《比较宪法》(1938、合著)、《民国政制史》(1939、合著)、《战后世界之改造》(1943)、《中国的政府与政治》(1950年,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英文版)、《议会委员会》(英文版)等学术专著。这些成果成为留给后世的巨大学术遗产,《钱端升全集》*次收录了钱端升先生毕生的学术成果与文献资料,可谓集大成之作。钱端升先生为我国政治学和法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创了先河。如钱端升先生率先运用法律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将政治学研究聚焦于对各国宪法的研究,开启了我国比较政治研究的先河。建构了中国现代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奠定了其科学化、体系化的发展方向。钱端升列举了政治学的三种用途:一是可作为知识研究,二是当作一种研究方法,三是实用,即谋政治之改良。钱端升先生一生都把政治学作为经世致用之学,奋力推动中国政治进步和制度的昌明,本全集收录了他全部的理论研究成果,以期全面体现钱端升先生的学术人生。
|
關於作者: |
钱端升(1900-1990)上海人。早年就读清华学堂,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从1924年归国到1952年,先后辗转任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一流学府。著有《议会委员会》、《法国的政治组织》、《法国的政府》《德国的政府》、《比较宪法》(合著)、《民国政制史》(合著)、《战后世界之改造》、《中国的政府与政治》等学术著作,另有学术论文若干。
除了躬耕讲坛,1949年之前,钱端升在民国言论界建树亦颇多。在执教之余,钱端升笔耕不辍,二十多年间辗转《北平晨报》、《东方杂志》、《现代评论》、《观察》等民国时期思想舆论界的主流报刊,尤其曾在1934年主持《益世报》社论主笔多半年,抗战期间与西南联大同仁主办《今日评论》杂志,发表了大量政论,对时代问题有切中肯綮的见识与建议,成为民国言论界的旗帜性作者之一。
1948年底,钱端升回到中国,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1952年,奉命筹组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并担任首任院长,曾参与我国1954年宪法的起草,活跃于中国外交领域、高教领域,以民主党派成员身份积极参政议政。1957年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右派分子,遭遇精神上的苦厄近二十年。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彻底平反,如愿以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耄耋之年为中国政治学的重建发挥了余热。钱端升(1900-1990)上海人。早年就读清华学堂,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从1924年归国到1952年,先后辗转任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一流学府。著有《议会委员会》、《法国的政治组织》、《法国的政府》《德国的政府》、《比较宪法》(合著)、《民国政制史》(合著)、《战后世界之改造》、《中国的政府与政治》等学术著作,另有学术论文若干。
除了躬耕讲坛,1949年之前,钱端升在民国言论界建树亦颇多。在执教之余,钱端升笔耕不辍,二十多年间辗转《北平晨报》、《东方杂志》、《现代评论》、《观察》等民国时期思想舆论界的主流报刊,尤其曾在1934年主持《益世报》社论主笔多半年,抗战期间与西南联大同仁主办《今日评论》杂志,发表了大量政论,对时代问题有切中肯綮的见识与建议,成为民国言论界的旗帜性作者之一。
1948年底,钱端升回到中国,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1952年,奉命筹组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并担任首任院长,曾参与我国1954年宪法的起草,活跃于中国外交领域、高教领域,以民主党派成员身份积极参政议政。1957年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右派分子,遭遇精神上的苦厄近二十年。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彻底平反,如愿以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耄耋之年为中国政治学的重建发挥了余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