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纸上博物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诞生(破译古老文明的密码,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150+资料图片)
》
售價:HK$
85.8

《
米塞斯的经济学课:讲座与演讲精选集
》
售價:HK$
74.8

《
人工智能大模型导论 科大讯飞校企合编教材
》
售價:HK$
75.9

《
做财富的朋友:巴菲特慢慢变富的投资智慧
》
售價:HK$
82.5

《
一群数学家分蛋糕:提升逻辑力的100道谜题
》
售價:HK$
60.5

《
无解的困局:大明最后的60年
》
售價:HK$
66.0

《
女校(人气作家孩子帮·鹅随“北番高中”系列代表作!)
》
售價:HK$
60.5

《
万历十八年之风起辽东
》
售價:HK$
85.8
|
內容簡介: |
本套《浙大六记》丛书中的5册将以校区为分册依据,在基本框架统一的前提下,根据每个校区的特质设定5个不同的主题,既整体统一又各有风格,从不同角度诠释求是精神。书中介绍了5个老校区的校园环境、校园建筑,以及老校区的历史底蕴、人文精神、教育科研、名家大师、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第6册《从一八九七走来》将在详略得当地梳理浙大校史的同时,突出本书组织的重走西迁路文化活动。
本丛书旨在梳理和回顾过去,观察和记录当下,展望和构想未来。献礼浙大校庆,致敬120周年。同时,可引领社会文化,换一种角度观察校园,改变惯常校史写法,打磨一套有温度、有质感,可读性高,亲切而生动的校园读本。并且可改变大众对于高校肤浅或负面印象,由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引导浙大师生及大众发现看不见的校园、看不见的世界、看不见的自己。
作为国立浙江大学一脉相传的*直接后继者,玉泉自诞生之日起,无论是其外在校园风貌,还是内在的人才培养与科研成就,无处不体现求是精神。本册《玉泉一脉相承继大任》从建筑与学生生活两个点切入,连接过去与现在,勾勒玉泉精神。
|
關於作者: |
总策划:
李若瑄| 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复旦大学文博系,自2008年《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创刊起就职于繁体版编辑部,现任主编。善于从人类学、历史学和地理学角度对城市进行观察,曾策划《沧浪》《阳江》《成都》《澳门》专辑,主持《泰州》《姑苏口袋书》《另一座城市》《浙江大学》《广府庙会MOOK志》,微电影《追梦同行》、宣传片《垂直越秀》等文化项目。
总协调:
汤菡|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公共空间艺术系,现任浙江大学圆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意总监。曾任中国美术学院七匹狼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负责中国美院与七匹狼集团的合作对接项目,并担任七匹狼集团企业博物馆(中国男装博物馆)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博物馆建筑、室内与展馆等设计协调工作,展览策划、展品收集、现场施工、布展等执行工作;杭州肯纳服饰有限公司范思哲品牌经理,全面负责该品牌国内代理业务工作。总策划:
李若瑄| 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复旦大学文博系,自2008年《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创刊起就职于繁体版编辑部,现任主编。善于从人类学、历史学和地理学角度对城市进行观察,曾策划《沧浪》《阳江》《成都》《澳门》专辑,主持《泰州》《姑苏口袋书》《另一座城市》《浙江大学》《广府庙会MOOK志》,微电影《追梦同行》、宣传片《垂直越秀》等文化项目。
总协调:
汤菡|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公共空间艺术系,现任浙江大学圆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意总监。曾任中国美术学院七匹狼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负责中国美院与七匹狼集团的合作对接项目,并担任七匹狼集团企业博物馆(中国男装博物馆)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博物馆建筑、室内与展馆等设计协调工作,展览策划、展品收集、现场施工、布展等执行工作;杭州肯纳服饰有限公司范思哲品牌经理,全面负责该品牌国内代理业务工作。
主编:
张婷|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曾任《中华遗产》杂志编辑、地道风物内容总监,参与策划中国美色、《地道风物广西》、《地道风物湘西》,主编《舌尖上的新年》、《风物中国志佛堂》。
|
目錄:
|
序言
第一章:坚毅的腾图,求是之鹰
求是鹰,别在衣襟上的骄傲
永远的校长竺可桢
大学与寺庙:浴晨钟,发省学问
第二章:这次相逢莫问缘出处,你好玉泉
触碰,一座学校的生长脉络
求是村:东流的60年春秋
在地图上行走出风景
大屋顶
大屋顶去哪儿了
大U
7舍
第三章:与时间共谋的掌故
玉泉人的一天
玉泉有泉,灵动书卷紫气翻
关于毛泽东像的特殊记忆
报告树,翠绿的安全感
公主楼,也在楼下等过她
第四章:很好,这很玉泉
CC98与88,回忆的另一个方向
谁说工科不解风情
赛一局,你和机器人
不谈规矩,只聊喜欢
从理论到现实的无人机
|
內容試閱:
|
玉泉有灵
如果你在今天的杭州街头向行人问路:请问浙江大学在哪里?对方的第一反应就是浙江大学玉泉校区的所在地。虽然今天的浙大已经发展壮大,在杭拥有州五大校区,同时还在舟山、海宁不断扩建,但玉泉校区依旧被人们认作为老浙大的原址,是浙大一以贯之的传承和根源。
玉泉校区曾经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黄龙洞新校。那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全国高等院校调整,西迁归来的浙江大学被拆分成了多所单科性学校,工科院系仍保留原名称为浙大。浙大第一副校长兼党委书记刘丹察觉到大学路老浙大旧址不再能满足学校发展需要,在1953 年开始选址建设黄龙洞新校。这个校园风景优美,北枕老和山,南接灵峰、玉泉,西望黄龙金鼓洞,东南近松木场,东北通古荡蒋村,从此成为浙江大学工科院系学习生活的一片净土。1998年,将杭州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以及浙江医科大学合并为新的浙江大学。这个忠实地延续培养着一代代求是工科学子的校区,也作为玉泉校区,继续着作为浙江大学一部分的璀璨历史。
现在就请跟随本书,去探寻校园里教学楼和图书馆的建设历程,追忆曾经发生在这里的人与事,同时也见证她如何一天天地积累和变迁,逐渐在风云的变迁中变成了今日从容大气的玉泉校区。
历久弥新的玉泉校区还在继续着她的历史,继续着一脉相承的校园景象、专业精神和文化传统,也继续着她的责任。玉泉,这个古老而崭新的校园,用她百花争艳的研究成果静静地宣示着:西子湖畔,学子摇篮,今日仍可堪大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