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当代资本主义日常生活金融化研究
》
售價:HK$
140.8

《
证明的故事:从勾股定理到现代数学
》
售價:HK$
131.8

《
雀鸟与群狼的对决:扭转战局的兵棋游戏
》
售價:HK$
96.8

《
老年膳食与营养配餐 第2版
》
售價:HK$
49.5

《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广东省博物馆卷
》
售價:HK$
1078.0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乐书:从战国到北宋
》
售價:HK$
162.8

《
明代赋役与白银——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79.2

《
量子纠缠
》
售價:HK$
63.8
|
編輯推薦: |
【惩罚不是终点,爱才是*终的救赎】中外无数文学家竞相推崇的经典犯罪心理分析小说的大师代表作俄罗斯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高峰
|
內容簡介: |
《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鲁迅称其“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小说描写穷大学生拉斯科利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认为自己是个超人,可以为所欲为。为生计所迫,他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和她的无辜妹妹丽札薇塔,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终在基督徒索尼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作品着重刻画主人公犯罪后的心理变化,揭示俄国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
關於作者: |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作家,出生于小贵族家庭,童年在莫斯科和乡间度过。1846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穷人》,受到高度评价。1848年发表中篇小说《白夜》。1849年因参加反农奴制活动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此期间发表有长篇小说《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至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着复杂激烈的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以此揭露出资产阶级关系的纷繁复杂、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剧性。
|
目錄:
|
上卷第一章 犯罪 003第二章 病癔 110第三章 辩护 247下卷第四章 告解 349第五章 假面 443第六章 救赎 533尾声 重生 650
|
內容試閱:
|
导读:惩罚不是救赎,爱才是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俄国十九世纪文坛享有盛名的作家。1846年发表首部长篇小说《穷人》,一举成名。1848年发表中篇小说《白夜》。1849年因参加反农奴制活动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此期间发表长篇小说《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作品,其中《罪与罚》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陀思妥耶夫斯基见证了19世纪“欧洲的没落”,整个社会充斥着杀戮和暴力革命,罪恶和堕落随处可见,这是一个非理性的时代,人们不信仰任何定论、王权和信仰。因此他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至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着复杂激烈的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以此揭露出资产阶级关系的纷繁复杂、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剧性。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长心理剖析,尤其是揭示内心分裂。他对人类肉体与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写,其他作家难以企及。他的小说人物心理矛盾重重,其命运具有深刻的悲剧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善恶矛盾性格组合和深层心理活动描写都对后世作家产生过深刻影响。184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因参加反沙皇的秘密集会,触怒当局而被捕,次年被判刑流放西伯利亚,服四年劳役。与罪犯共度的苦痛生活,使他对俄国社会的阴暗面有了极为深刻的观察,也对人类生活、人性中的善恶及俄国人的性格有了新的理解,这些观察及理解在《罪与罚》中得以呈现。在创作《罪与罚》之前,陀思妥耶夫斯基就作了充分的构思,他酝酿多年才写出这部小说。早在1859年,他给哥哥米哈伊的信中提及,自己要创作一部“关于一个罪犯的忏悔录”,并自信地认为“这部忏悔录会确立他的名声”。他十分关注当时俄国社会的犯罪诉讼事件,这些社会新闻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素材。1866年他向时任《俄罗斯导报》的出版者卡特科夫叙述了这部小说的纲要,同年8月他回国开始创作。经历三次改稿,直到1866年底,《罪与罚》终于问世。《罪与罚》讲述了穷大学生拉斯科利尼科夫原本就读于法律系,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现在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他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近来,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这时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梅拉多夫。马尔梅拉多夫因失业而陷入绝境,长女索尼娅被迫当了街头妓女。拉斯科利尼科夫不愿像马尔梅拉多夫那样任人宰割,他打算采取某种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个很“不平凡的人”。于是,他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和她的无辜妹妹莉扎薇塔,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拉斯科利尼科夫杀人后,因内心处于痛苦的矛盾冲突中,无法摆脱如影随行的恐惧,他感到自己原先一切美好的感情都随之泯灭了,这是比法律惩罚更严厉的良心惩罚。他意识到自己失败了。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向基督徒索尼娅姑娘说出了犯罪的真相与动机,最终在她的规劝下,向警方投案自首。拉斯科利尼科夫被判处8年苦役,流放至西伯利亚。不久,索尼娅也来到了那里。一天清晨,两人在河边相遇。他们决心虔信上帝,以忏悔的心情承受一切苦难,获取精神上的新生。小说着重刻画主人公犯罪后的心理变化,揭示俄国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罪与罚》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小说比较全面地显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刻画人的心灵深处的奥秘”的特点。作者始终让人物处于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通过人物悲剧性的内心冲突揭示人物性格,同时作者对幻觉、梦魇和变态心理的刻画也极为出色。此外,这部小说场面转换快,场景推移迅速,主要情节的发生只用了几天时间,在浓缩的时空中容纳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小说的时代色彩和政论色彩十分鲜明。鲁迅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评价甚高,且情有独钟,他甚至说:“马克思的《资本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等,都不是闲暇加咖啡,吸埃及烟卷之后所写的。”他尊崇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要将现在中国人的东西和外国的东西比较起来,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对比起来,真是望尘莫及。” 1983年阿基·考里斯马基导演以小说为蓝本,改编电影版《罪与罚》,并获得多个奖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