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开放科学:人工智能时代的呼唤
》
售價:HK$
108.9

《
武器化的知识:国联、自由秩序和软力量的使用
》
售價:HK$
86.9

《
大马士革:刀锋下的玫瑰(方尖碑)
》
售價:HK$
130.9

《
造脸:整形外科的兴起(医学人文丛书)
》
售價:HK$
85.8

《
理由至上
》
售價:HK$
129.8

《
千秋堂丛书003:南渡之君——宋高宗的踌躇与抉择
》
售價:HK$
96.8

《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中国丝绸博物馆卷(明清)
》
售價:HK$
1078.0

《
为学习而设计:以任务驱动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
售價:HK$
74.8
|
編輯推薦: |
本书由王尧先生的亲朋好友、藏学界的学者朋友在其离世后为了对其进行追思怀念,表达哀悼之情所著的文章组成。书里的每个作者都描述了自己心中的王尧先生,表达了对其深深的追思,而这些碎片拼凑在一起,又仿佛出现了一个形象完整的王尧先生。如果对王尧先生有一定的了解和崇拜,对藏学一定的兴趣,这不失为一本很具收藏价值的散文集。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本纪念文集,由王尧先生的亲朋好友、藏学界的学者朋友在其离世后为了对其进行追思怀念,表达哀悼之情所著的文章组成,是一本让人更了解王尧先生,并与书中作者就王尧先生离世一事产生情感共鸣的书。
|
關於作者: |
编者:
沈卫荣,1962年4月20日生于江苏无锡;南京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德国波恩大学中亚语言文化系博士。现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汉藏佛学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兼职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宗教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曾任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台湾佛光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客座教授、哈佛大学南亚系合作研究员等职。
徐忠良, 1962年10月出生于嵊州市。1985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毕业后分配至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从事古代文献与敦煌学研究和教育工作。1988年至1989年赴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所进修藏语文和藏族历史文化。2001年调浙江古籍出版社工作,2003年任社长兼总编辑、党总支书记。现任上海远东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任小波
作者为王尧先生的同学、学生、臧学界的学友等,在书内都有具体介绍。
|
目錄:
|
少年同窗成永诀忆王尧苏毅谨001
忆良师益友王尧教授陈践002
忆尧公姜义华011
继承先生遗志,传承未尽事业拉巴平措016
千古藏学一宗师王尧先生头七祭屈全绳021
深切怀念王尧先生降边嘉措031
追忆王尧先生点滴巴桑旺推046
深切缅怀王尧先生徐文堪052
忆念王尧先生柴剑虹059
难忘的电话号码对王尧老师生前身后的纪念李家振066
纪念王尧老师陈庆英072
怀念恩师王尧先生陈楠097
我记忆中的王尧老师谢继胜101
20世纪中国藏学最耀眼的一颗星星陨落了 沈卫荣111
怀念恩师王尧先生 熊文彬119
缅怀王尧老师我的藏学引路人 褚俊杰 132
追念热爱祖国、西藏和爱护学生的恩师王尧先生 王启龙139
缅怀恩师,继承精神 冯智144
此情可待成追忆 纪念王尧老师 黄杰华148
因缘港大,花开藏院悼念恩师王尧教授 林锦江165
我心中的王尧先生 任小波170
从此无人唤我赵国人回忆与王尧先生的交往 石岩刚176
老王,一路走好 范德康183
忆王尧先生对我的教导与关怀 荣新江186
王尧先生与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霍巍186
追思王尧先生 乌云毕力格196
治学有境界,育才菩萨心 追忆王尧先生 张云209
我与王尧老师二三事 班班多杰215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我和王尧先生 王家鹏228
法门寺的悼念怀念王尧先生 韩金科236
皆因有了王尧先生 马丽华245
愧对王尧先生 兼记《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出版 府宪展256
天长地远魂飞苦,恩师遥遥隔青天 悼王尧先生 徐忠良265
王尧先生印象记 高秀芹274
匆匆远行的王尧先生 张世林279
追忆藏学大师王尧先生 何喜报285
回忆父亲二三事 王敞289
王尧先生和《中国文化史丛书》二三事 廖梅300
依然白发一书生 刘茜308
王尧先生追思会发言摘登 《中国藏学》编辑部323
廉湘民328
喜饶尼玛331
耿识博332
宗性332
耿昇333
杜永彬335
罗文华340
张长虹342
巨匠陨落化甘露,桃李芬芳在人间少年同窗成永诀忆王尧
缅怀王尧先生《中国西藏》编辑部
扎洛346
苏发祥348
挽诗挽联选摘351
王尧先生学术成就评述陈楠355
王尧先生论著目录(任小波整理)364
|
內容試閱:
|
少年同窗成永诀忆王尧
苏毅谨 王尧先生少年同窗,现居上海
惊闻王尧学兄在北京仙逝,黯然神伤,蓦然无语。少年同学一个个悄然离去,也是人世规律,有句豪言叫人定胜天,可在生死之间谁也胜不了天。
年轻的时候,都说雄心壮志可胜天。王尧兄的一些往事,涌上心头。这些年每次他来上海,我们都会见个面。去年5月他来上海,将自己的藏文大藏经赠予复旦大学收藏。其间,我请他在扬州饭店品尝我们苏北家乡菜肴,共同回忆少年往事,非常开心,好像都回到学生时代。临别相约,明后年再聚,谁料这一别竟成永诀。
王尧是我中学同班同学,同龄同室,我们读的学校属于师范学校,全体寄宿,我和他住的是上下铺,我住上他住下。他老家在涟水,学校在淮阴,也算是个城市。他衣着比较土气,总以为是个乡下人而已。只因有次与另一位涟水同学有点小矛盾,那同学叫他不要以势压人,我们却惊异他还有什么势。再一打听才知,他家是当地富豪,很有权势。但他毫无一点纨绔习气,平易朴实,时而幽默地开个玩笑。我当时个子矮小睡上铺,爬上铺不方便,我提出与他交换上下铺。他先说,我在你头上,岂不又以势压人了?我以为他不肯换。他又说,哦,你父亲是校长,爬上去就算我高攀了!像同学间这类玩笑俏皮,虽时隔70多年,仍恍如昨日。当时我们同室要好的,还有一位庞朴学兄,去年刚离世,是中国孔子学研究的权威。
前些年还有想法一起结伴回乡,故地重游,现在已是无法实现的遗憾了。
抗战时期,王尧先转学安徽就读,又去南京上大学。解放后,到北京中央民族学院改专业攻藏语藏学,20世纪50年代在西藏工作,又回中央民族学院任教,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他为人低调,从不张扬,他精通藏学,与班禅、达赖多有交往。他也曾帮助班禅大师学习汉文,但他谦虚地说,只是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而已。时代变迁,人世沧桑,老同学云散四方,一度也失去联系好多年。文革后,通过庞朴又和王尧联系上了。他的经历非常丰富,不仅在大学教书,也参与海内外一些西藏问题的协调事务,做了很多贡献,所以退休后荣任国务院参事,继续为国家发挥余热。他是一位踏踏实实做事做学问的人,一个成绩卓越、非常了不起的藏学家!
安息吧!王尧学兄!
写于2015年1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