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帝国时代
》
售價:HK$
206.8

《
现象学的心灵(第三版)(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原典译丛·扎哈维系列)
》
售價:HK$
107.8

《
近世通儒——纪念沈曾植逝世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售價:HK$
184.8

《
光速声波物理学. 1、2、3
》
售價:HK$
494.9

《
天下之极:世界枢纽观念的古今之变
》
售價:HK$
96.8

《
认识现代社会之真相:杨照讲马克斯·韦伯
》
售價:HK$
94.6

《
“义与制不相遗”:蒙文通与近代学界
》
售價:HK$
107.8

《
从黑船来航到开罗会议:近代日本外交历程
》
售價:HK$
140.8
|
內容簡介: |
佟昕、陈凯编*的《中国区域碳排放差异分析及减排路径研究》对中国区域碳排放差异及减排路径问题进行了探讨,书中提出的中国区域碳排放差异分析及减排路径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为实现中国区域碳减排理论与方法提供借鉴和指导。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可以辅助国家政府部门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制定恰当的减排政策,也能够为不同区域实现减排目标提供一定的启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规划和长远利益,对推动区域经济低碳发展和实现中国经济整体低碳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
目錄:
|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国际背景 1.1.2国内背景 1.2问题提出 1.2.1中国区域碳排放差异分析及减排路径问题的提出 1.2.2中国区域碳排放差异分析及减排路径研究的框架 1.2.3提出中国区域碳排放差异及减排路径问题的解决方案 1.3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3.1研究目标 1.3.2研究意义 1.4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研究内容 1.4.2研究思路 1.4.3研究方法 1.5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框架 1.6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文献综述 2.1文献检索情况概述 2.1.1文献检索范围分析 2.1.2相关文献统计分析 2.1.3学术研究趋势分析 2.2区域碳排放差异及其收敛性研究 2.2.1区域碳排放差异研究 2.2.2区域碳排放差异收敛性研究 2.3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2.3.1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2.3.2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2.3.3基于自回归模型的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2.3.4基于因素分解法的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2.3.5基于IPAT模型和STIRPAT模型的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2.3.6基于灰色系统关联的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2.3.7考虑空间效应的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2.4碳排放减排路径研究 2.4.1碳减排相关理论研究 2.4.2碳减排相关实践研究 2.5对已有研究的贡献和不足的总结 2.5.1现有成果的主要贡献 2.5.2现有成果的不足之处 2.6小结 第3章中国区域碳排放差异分析 3.1中国区域碳排放差异问题的描述 3.2中国区域碳排放基本情况 3.2.1区域的概念、特征及界定 3.2.2区域碳排放的核算 3.2.3中国区域碳排放历史演变 3.3中国区域碳排放差异测度与分解 3.3.1泰尔指数的测算方法 3.3.2变量数据来源 3.3.3中国区域碳排放差异的实测 3.4中国区域碳排放差异比较 3.4.1两种权重下中国碳排放区域差异分析 3.4.2两种权重下东部、中部和西部区域碳排放的差异比较 3.4.3两种权重下区域碳排放差异贡献率的比较 3.5小结 第4章中国区域碳排放收敛性研究 4.1中国区域收敛性问题的描述 4.2收敛模型介绍 4.2.1收敛模型 4.2.2绝对收敛模型 4.2.3条件收敛模型 4.3碳排放有关变量界定 4.3.1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变量确定 4.3.2区域碳排放差异形成机理 4.3.3碳排放影响因素指标选择与样本数据确定 4.4中国区域碳排放收敛、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4.4.1区域碳排放收敛模型 4.4.2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4.5中国区域碳排放收敛检验分析 4.5.1中国区域碳排放收敛分析 4.5.2中国区域碳排放绝对收敛分析 4.5.3中国不同区域碳排放条件收敛分析 4.6小结 第5章基于灰色系统的区域碳排放差异成因检验 5.1基于灰色系统的区域碳排放差异成因检验问题的描述 5.2灰色系统理论介绍 5.2.1灰色关联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 5.2.2灰色关联系统中的相关概念 5.2.3常用灰色关联模型介绍 5.3碳排放灰色关联度模型、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5.3.1碳排放灰色关联度模型 5.3.2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5.4中国区域碳排放差异成因的灰色关联度模型检验 5.4.1全国范围碳排放灰色关联度模型检验 5.4.2全国及省域范围碳排放灰色关联度模型检验 5.4.3碳排放灰色关联度模型检验结果 5.5小结 第6章中国区域碳排放的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 6.1中国区域碳排放的空间效应检验 6.1.1空间效应及空间检验理论 6.1.2空间自相关检验方法、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6.1.3中国区域碳排放空间效应检验 6.2中国区域碳排放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6.2.1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原理 6.2.2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估计和选择 6.2.3碳排放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构建 6.3中国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3.1全国层面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3.2东部、中部和西部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4小结 第7章中国区域碳排放的减排路径 7.1中国碳排放空间联动机制与减排路径选择 7.1.1碳排放空间联动机制 7.1.2中国碳排放空间联动机制的要素特征 7.1.3中国碳排放减排路径选择 7.2基于不同因素的减排路径分析 7.2.1基于人口要素的减排路径分析 7.2.2基于经济增长要素的减排路径分析 7.2.3基于技术进步要素的减排路径分析 7.2.4基于城镇化要素的减排路径分析 7.2.5基于产业结构要素的减排路径分析 7.2.6基于能源价格要素的减排路径分析 7.2.7基于国际贸易要素的减排路径分析 7.3小结 第8章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8.1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8.2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