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醫病大和解:協助醫師、護理師、藥師、社工師、醫檢師、醫院行政、病人和家屬一起學習同理關懷與自我保護之教育手冊
》
售價:HK$
193.0

《
提高專注力的最高整理術:不費力、不雜亂的斷捨離,建立超強工作效率
》
售價:HK$
95.0

《
那個男人
》
售價:HK$
109.8

《
做個「快」樂的人:心理健康完全使用手冊
》
售價:HK$
89.1

《
怎樣談科學:將「複雜」說清楚、講明白的溝通課
》
售價:HK$
115.8

《
日本和傘大賣世界:中小企業前進海外市場的必勝戰略
》
售價:HK$
95.0

《
最後的十字軍東征:航海家達伽馬的史詩旅程
》
售價:HK$
187.0

《
時短掃除:日本當紅家事部落客教你分時打掃術
》
售價:HK$
106.9
|
內容簡介: |
旗山是以農業為發展基礎的鄉鎮,日治初期村落中多數人口以農業維生,種植稻米和甘藷為主食,是自給自足的農業村落。香蕉產業在日治時期發展,成為帶動旗山經濟的重要動力。香蕉產業的發展,使蕉農收入增加,消費力提高,外地人口到旗山集貨促使人口移動頻率增加,這些因素刺激相關的二、三級產業的發展。因為香蕉促使旗山市場流通增加、經濟活絡,再加上日治時期的各項基礎設施的完備,使旗山逐漸成為附近鄉村地區的消費、交易中心,形成以旗山為功能提供中心的旗山生活圈。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香蕉產業曾是旗山最重要的產業,旗山香蕉發展在1965年左右達到最高峰,使旗山成為香蕉王國。在旗山發展的過程中,香蕉產業為旗山帶來了發展的經濟動力,也成就了旗山的山城風華,如今,旗山雖不再是以農業為主的地區,卻嘗試將香蕉產業的文化性整合為旅遊的資源並發展各式美食和文創商品,而香蕉王國的輝煌紀錄,成為旗山發展旅遊產業的歷史文化和基礎。
本書特色:
1.以在地定點為記錄與報導主角,可讓讀者深入了解一地方的發展,從歷史起源到產業特色,最後融入文化旅遊資源的創新介紹。
2.以手繪地圖導覽在地人文、自然、產業等景觀與美食,讓讀者按圖索驥,深度賞遊最道地的文化。
3.以大量今昔照片圖解方式,圖文並茂提供讀者認識在地的歷史文化。
|
關於作者: |
莊淑姿
生於旗山、長於旗山。臺南女中、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學士、碩士、博士畢業,現為國立高雄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專任副教授。主修鄉村社會學、發展社會學及休閒社會學,醉心於社會學領域;以旗山發展為職志,倡議發掘個體的主體性、國家的主體性認知為畢生追尋。
鄭正煜老師、文化局王文翠副局長,是本書推手。期盼以《圖說旗山紀事》為始,推動平和親近的大眾地方史學書寫,讓高雄每個區都有平易近人的區史撰寫,讓臺灣各地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史記錄,進而累積臺灣文史基礎,為臺灣主體認同充盈最滋養的文化底蘊。
|
目錄:
|
[總序]
[市長序]
[文化局長序]
[一覽就懂在地導覽圖]
旗山的地理環境、位置與氣候
旗山大觀──地名沿革與市街發展
旗山的名
旗山市街之父-石橋亨
旗山一百年前的都市計畫
火車頭
旗山老街的前世今生
旗山人文地景
鼓山頂—從神社到孔子廟
旗山水圳-高雄自來水第一站
三十三士碑
武德殿
護岸
家在旗山──旗山庶民生活
羅漢腳和羅漢門
羅漢腳和亭仔腳
閩客族群互動
一保到五保
旗山農會
旗山戲院
酒家茶室在旗山
大溝頂
我是旗山人
旗山人的教育搖籃I
旗山人的教育搖籃II
皇民化運動
去方言運動—我要說國語
士紳家族與地方名人
日治時期蕃薯寮街第一庄長:莊塗事略
旗山首任街長—陳順和
吳萬順、劉嚮到吳見草
洪厝巷
文化之寶──旗山阿財
香蕉故事
關於旗山的香蕉故事
剝蕉案
香蕉廷
香蕉王國今與昔
走入旗山時光──糖廠與高雄客運
旗尾糖廠
高雄客運在旗山
坐高雄客運 進入時代光影
入境平安──旗山的民間信仰
土地公廟──福德祠
媽祖廟
基督教堂
天主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