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流动的白银(一部由白银打开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
售價:HK$
63.8

《
饮食的谬误:别让那些流行饮食法害了你
》
售價:HK$
63.8

《
三千年系列:文治三千年+武治三千年+兵器三千年
》
售價:HK$
197.3

《
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精) 新版
》
售價:HK$
74.8

《
赖世雄经典英语语法:2025全新修订版(赖老师经典外语教材,老版《赖氏经典英语语法》超32000条读者好评!)
》
售價:HK$
65.8

《
影神图 精装版
》
售價:HK$
140.8

《
不止于判断:判断与决策学的发展史、方法学及判断理论
》
售價:HK$
74.8

《
人才画像、测评、盘点、管理完全应用手册
》
售價:HK$
54.8
|
內容簡介: |
詹向红、张成权编写的《中国文化在德国--从莱布尼茨时代到布莱希特时代》着重梳理了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中国文化在德国的传播过程,以期展现中国文化在德国学术思潮、文学思潮中的遭际,并努力从德国或者欧洲内部分析阐述德国人(主要是德国学者)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
目錄:
|
引言 第一章 17世纪中叶之前的德国与中国 一 汉王朝对匈奴的战争与日耳曼族群的迁徙 日耳曼族群的大迁徙 汉王朝对匈奴的战争与日耳曼族群第二次迁徙 德国中世纪文学中的匈奴人 二 法兰克人对赛里斯人或极北人的风闻 法兰克王国和查理大帝 加洛林文艺复兴与日耳曼人对赛里斯的风闻 三 蒙古军团西征及德国与中国的接触 德、波联军与蒙古军团的兵戎相见 阿尔诺德:第一位进入中国的德意志人 德意志帝国史书对中国的首次记述 希尔特贝格《游记》中的中国史事 《马可波罗游记》在德国 四 德籍耶稣会士来华 邓玉函:来华的著名德籍科学家 汤若望:中国的一品大员 第二章 莱布尼茨、沃尔夫与中国 一 德国早期汉学家:基歇尔、米勒、门采尔 基歇尔与《中国图说》 米勒的中文钥匙 门采尔的中文要诀 二 莱布尼茨与中国 毕生关注中国的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最瞩目的中国问题 莱布尼茨思想与中国文化究竟有什么关系 三 自然道德:沃尔夫对中国伦理的诠释 为中国辩护而受累的沃尔夫 由自然神学走向自然道德 《关于中国人道德学的演讲》 第三章 洛可可时代的德国与中国文化 一 欧洲的中国风与洛可可艺术 中国风 洛可可风格 二 洛可可艺术在德国 德国人对中国瓷器的热衷及仿造 德国建筑中的洛可可风格 德国装饰艺术中的洛可可风格 三 洛可可时代德国文学中的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初入德国小说 书简体小说中的中国题材 国事小说中的中国题材 道德小品中的中国题材 第四章 狂飙运动与对中国文化的排拒 一 狂飙运动的兴起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在德国 狂飙运动 二 狂飙时代对中国风的排拒 哈曼对中国风的抨击 赫尔德与哈曼 赫尔德对传教士中国观的质疑 狂飙时期的歌德与中国 利希滕贝格笔下的中国 三 狂飙运动与卢梭的回归自然 卢梭的自然主义 卢梭对狂飙学者的影响 德国学者对卢梭回归自然思想的回应 第五章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对中国态度的 两种走向 一 狂飙运动从高潮到终结 二 歌德与中国文化 歌德与中国文化的接触 《中德岁时诗》 世界文学:歌德看待中国文学的视角 三 席勒与中国文化 从狂飙运动走向古典主义 《孔夫子的箴言》 《图兰朵,中国的公主》 四 浪漫主义作家与中国 浪漫主义 施莱格尔兄弟 路德维希蒂克对中国式园林的批判 五 走出浪漫派的海涅 怪诞的中国图像:对浪漫派的抨击 《中国皇帝》:对威廉四世的讽刺 海涅对鸦片战争的评论 第六章 古典哲学家心目中的中国 一 康德的中国观 康德与德国古典哲学 康德谈中国 康德谈老子 二 黑格尔:绝对精神观照下的中国历史和中国儒学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黑格尔世界史观中的中国 黑格尔对中国儒学的否定 黑格尔论老子和道家思想 三 谢林神话史观下的中国 神话哲学 神话史观中的中国 谢林论孔子和老子 四 费尔巴哈:爱的哲学与儒学 费尔巴哈爱的哲学 费尔巴哈的幸福论与儒学 第七章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中国印象 二 马克思、恩格斯论鸦片战争 马戛尔尼使华与鸦片战争 马克思、恩格斯论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三 马克思、恩格斯论太平天国运动 四 恩格斯论中日甲午战争 第八章 研究中国的热潮再度兴起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德国的中国研究 一 德国传教士的中国研究 鸦片战争前后来华的德籍传教士 花之安的文化传教 卫礼贤:从神学家到孔子信徒 西奥多德瓦兰纳与《孔夫子在世界各地》 施韦策: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 二 德国汉学:从业余走向专业 德国的业余汉学 汉学学科的建立 走向专业化后的汉学研究 第九章 研究中国的热潮再度兴起续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德国的中国研究 一 德国学者对中国的实地考察 洪堡兄弟对中国的关注 赫尔曼兄弟对西藏地区的考察 李希霍芬的中国考察与《中国》 凯泽林的中国之旅 二 韦伯、施宾格勒的中国研究 韦伯:宗教社会学框架下的中国宗教 施宾格勒:文明即僵化 附:魏特夫的治水社会论与中国 三 布伯、雅斯贝尔斯论儒学和道家 马丁布伯论道家 雅斯贝尔斯论孔子和老子 第十章 德国文学界的中国情结与布莱希特 一 中国文学的翻译与研究 中国文学作品的德译 中国文学的系统介绍和研究 二 中国题材在德国文学中的回归 海泽笔下的中国历史故事 格林的《蛇》与《白蛇传》 冯塔纳笔下的中国人的幽灵 德布林的《王伦三跳》 李白诗歌的仿作潮 三 布莱希特的中国情结 布莱希特与中国先秦诸子 布莱希特间离效果论与中国传统戏剧 布莱希特剧作中的中国元素 四 《四川好人》中的中国元素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