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民法典·婚姻家庭继承注释书》(家事法专用小红书,一书尽揽现行有效办案依据:条文释义+相关立法+行政法规+地方立法+司法解释+司法文件+地方法院规范+权威案例,麦读法律54)
》
售價:HK$
130.9

《
地中海四千年
》
售價:HK$
184.8

《
君子至交:丁聪、萧乾、茅盾等与荒芜通信札记
》
售價:HK$
68.2

《
日和·缝纫机与金鱼
》
售價:HK$
41.8

《
金手铐(讲述海外留学群体面临的困境与挣扎、收获与失去)
》
售價:HK$
74.8

《
五谷杂粮养全家 正版书籍养生配方大全饮食健康营养食品药膳食谱养生食疗杂粮搭配减糖饮食书百病食疗家庭中医养生药膳入门书籍
》
售價:HK$
54.8

《
七种模式成就卓越班组:升级版
》
售價:HK$
63.8

《
主动出击:20世纪早期英国的科学普及(看英国科普黄金时代的科学家如何担当科普主力,打造科学共识!)
》
售價:HK$
86.9
|
編輯推薦: |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邀请国内多位知名国际关系专家,包括杨洁勉、秦亚青、王辑思、冯绍雷、黄仁伟、陈志敏等,以讲座的形式就当前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讨论。本书即为各位名家演讲录的集合。
|
內容簡介: |
近年来,由于国家战略需要,区域国别研究日益重要,需要国内学界对之投入更多精力来研究。相比于一般的政治学或社会学方法,区域国别研究方法较为综合,且由于是交叉学科,需要多学科背景,因此入门不易。本书汇集当前中国最著名的国际政治学者,从方法论与理论创新出发,结合特定区域国别的案例研究,全面讲述了当前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紧迫性、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更重要的是,各位专家学者为广大学生详细解释了如何进行区域国别研究,无论对于学科发展,或是在国际新形势下对国家战略谏言谏策,均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
關於作者: |
郭树勇,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社会学、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区域学等。
左品,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南京大学法学(国际关系)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后(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中国拉美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拉美区域一体化,中拉关系,公共外交等。
|
目錄:
|
丛书总序
序言
区域国别与国际关系
区域国别研究的理论思考杨洁勉
实践历史文化国际关系学习的思考与创新秦亚青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张宇燕
中国对外关系的时间位移和时间流变胡礼忠
区域国别研究方法导论郭树勇
区域国别案例研究
东亚区域国别研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黄仁伟
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可能性张睿壮
作为区域国别研究的俄罗斯研究范畴与方法冯绍雷
欧盟研究的几个问题陈志敏
丝绸之路大文化背景下的中亚(学)建构理论与方法探讨汪宁
日本的崛起、沉沦与徘徊武心波
区域国别视角下的德国研究戴启秀
|
內容試閱:
|
服务一带一路和全球治理大业
加强中国特色区域国别研究
近年来,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开放发展理念,企业走出去、文化走出去等重大命题的提出,加快了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步伐,推进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统筹,为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开辟了新的国际视野、搭建了新的国际舞台。几千年安土重迁的华夏子孙势必更加密集地踏上全球化的列车,更加广泛地走向异国他乡,了解、适应、融入更加广阔的世界。这一趋势带来的挑战无疑是多方面的,但首先要解决的是,我们多大程度上了解扑面而来的未知世界?这一状况对我国国际人才培养和国际研究提出了紧迫要求。其中,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性就更加突显出来。
区域国别研究,是针对特定国家或者区域的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进行的全面深入研究。区域国别研究与国际问题研究和国际政治研究联系密切,但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大于后者。它具有全面性、深入性、及时性和战略性等特征。全面性,主要是指研究对象包罗万象,政治经济无不涉猎;深入性,主要是指抓住区域国别的关键问题和主要矛盾,提纲挈领地把握要害,透过现象看本质;及时性,主要是指从动态中把握对象国或对象区域的发展趋势,了解形势最新进展和主要动向;战略性,主要是指研究者要从国家的现实与长远利益出发,提出关于研究对象形势发展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形成相关咨询建议。
当今时代,区域国别研究意义重大。区域国别研究直接服务于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治理的开放发展大局。首先,开展区域国别研究,有助于丰富相关国家的细节认知和全面认识,科学研判合作发展的形势和条件。比如,亚投行目前涉及50多个成员国,这些国家自然形态各异,文化国情不同,社情民意变动不居。不了解这些国家政治经济的青萍之末,就不能洞察其风云变幻,就会犯形势研判上的错误,造成外交上的被动。其次,开展区域国别研究,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文交流和公共外交,服务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民心相通战略。第三,开展区域国别研究,有利于掌握国际交往枢纽的发展动向,为全球治理和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贡献力量。那些战略要地、交往枢纽往往是文明、国家、市场多种力量的折冲之地,既由民族国家管辖,也分属不同的区域组织,民情国情不尽相同,需要做细致入微的研究。
科学研究方法是做好区域国别研究的关键。一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所谓统筹兼顾,就是坚持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立场,从全球治理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要求出发,形成区域国别研究的顶层设计,按照国家利益的轻重缓急分类规划、分期推进,尽可能实现对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全覆盖。所谓突出重点,就是在开展普遍研究的同时,加强对重点国家、重点区域、重点内容的研究。二是因地制宜、角度多元。从根本上讲,由于不同区域、不同国家有着自然生成、自主发展、依托民族、文明演进等特点,因此,应融会贯通,从人类学、民族学、地理学、语言文学和历史社会学等角度,因地制宜地开展研究。同时,由于全球化与世界体系的发展,区域和国家有着同向发展、相似发展、相互依赖等特点,可以将语言文化研究、历史比较研究与政治社会研究等方法有机结合,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研究体系。
区域国别研究的理论思考
杨洁勉
今天大概讲这么几个内容,第一,区域国别研究的任务。第二,国内外有什么理论。第三,中国特色的理论建设,理论相互借鉴、学习。最后,我讲几点我自己搞区域国别研究的心得体会。我希望,我个人的几十年的研究体会,大家能够理解。
那么第一个,区域国别研究。在英文里,没有regional或者country studies这个说法,英文里就讲area studies。但是我们中国是讲区域国别。区域国别的研究同一个国家的对外关系是紧密相关的。近些年来,中国的中央政府领导部门加大了对智库的投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推进了中国特色智库的建设工作。我比较荣幸,是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专家委员会的成员,所以我对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有一些全局性的理解。中国教育部高度重视区域国别研究,有两个目标:一个是要世界第一流,第二个是要全覆盖。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很多区域,大的可以被称为亚洲太平洋地区,小的可以被称为湄公河、大湄公河、东非、南方共同体等。现在我们正在做这个工作。全中国的大学有两三千,还有各类社会科学研究院所,所以这些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有力的支撑,中国人多地方大。关于国别研究,中国有一种说法,比如美国通、日本通。China Hand, Japan Hand,翻译成中文就叫中国通、日本通。因为英文和中文是有差别的。现在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就是为中国的总体外交服务。大家要知道,国别研究、区域研究是基础研究,但又是一个应用研究。大家要注意,国别研究、区域研究你要亲身参与。北京有一个地理区位优势,北大、清华。现在二流国家的元首、政要来访,北大的校长都不出来,国关学院的院长贾庆国老师出来就行了。那我在聊城师范就不可能了。那么他有一个好处,现在科技发达了,你可以间接地或者虚拟地参与。你们看足球看奥运会为什么半夜起来?为了现场感。所以有很多事情你必须亲身参与。中国第一次召开关于区域国别研究的研讨会是在2012年3月22日到23日,在浙江师范大学,金华地区。浙师大的领导很有意识,想尽一切办法让大家到他们那里去,因为它的所在地不是浙江省省会,是个地级市,但是因为去了,它全校的师生就跟这个国别区域研究的firsttime直接联系起来。我也有幸去了,从2012年到现在已经3年了,我基本上都参与的。同学们通过我,也间接参与了。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问题研究是很有特色的。郭院长来了以后把整个上外的区域国别研究又进行了整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建立了阿拉伯、丹麦、白俄罗斯、秘鲁、一带一路、希腊、奥地利、印度、波兰等研究中心。他们很努力,以前的校长向教育部申请,就把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教育的秘书处设立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那这样每次我们到那里开会,同学们就可以做志愿者,开会时就可以知道很多老师都是电视上或刊物上见到的,现在跟我们在一起,零距离。上海外国语大学,以中东和欧洲研究作为两大抓手,2012年成立了欧盟研究中心、英国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消息传来,上外一片欢腾,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若有所失。当时他们认为这个不重要,没有去好好争取,结果他们就落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