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方尖碑(全2册)
》
售價:HK$
105.6
《
出土文献与汉唐法制史新论
》
售價:HK$
85.8
《
最美最美的博物书(全5册)
》
售價:HK$
160.6
《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原创小品合集
》
售價:HK$
96.8
《
在游戏中培养自立的孩子
》
售價:HK$
49.5
《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精)--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85.8
《
硅、神经与智能体:人工智能的觉醒
》
售價:HK$
85.8
《
明代粮长制度(增订本)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68.2
編輯推薦:
1.本书为引进大英图书馆出版之著作,内容较为权威。
2.本书专注讲树的起源、树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以及介绍诸多关于树的文物,知识性、趣味性俱佳。
全书四色印刷,装帧精美,阅读体验佳。
內容簡介:
树木真实地活着,在神话中出没,在观念中穿行。
树木承载了太多人类的经验,是我们与自然,与非自然紧密相连的纽带。世界之大,文化各异,从古至今,树木从来就不是历史舞台的配角。一树一木,仪容堂堂,意蕴玄妙,形态俊美,已让无数文人墨客才思泉涌。
本书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对树木意义和使命的深探,既深挖内涵用途,又作意象拓宽引申。从苹果树、桦树、雪松、桉树,到橡树、柳树和紫杉,一路探来,我们遇见埃及树之女神哈索尔,为众生分撒补给,敬畏那献给宙斯的擎天巨橡,叹息伊甸园中的亚当和夏娃偷尝了智慧树的禁果,感动佛陀顿悟于菩提之下,我们也幻想食一颗西王母长生不老的寿桃,欣赏过伦勃朗名画《三棵树》,再对威廉布莱克笔下的恢弘意象叹服
關於作者:
弗朗西斯凯莉
曾先后任大英博物馆公众参与高级顾问、书画部副主任。凯莉女士现为职业咨询师、艺术研究员、学术顾问。凯莉女士参与了大英博物馆与基尤皇家植物园合作建设的博物馆前庭景观设计,连同对大英博物馆藏品的宽广知识,探索树木主题的最佳人选非她莫属。凯莉女士著述颇丰,主要有:《末世论及未来的模样》《现代斯堪的纳维亚绘画》《歌德时代德国印刷业》《英国1914-1960先锋派印刷》《德国1880-1933年间的印刷业》。凯莉女士同时还是城市之树(Trees for
Cities)组织赞助人。
目錄 :
引子
树之古老 3
大英博物馆之树缘 3
第一章 树简史
第一节 树木知多少 8
名何为名? 8
树木栽培 11
世界失而复得 16
第二节 树木之神与蕴 24
基督教传统中的生命之树 28
知识树与家谱树 35
现代世界中的生命树 40
树林别趣 43
艺术与自然 48
第二章 树木馆
猴面包树 名副其实的生命树 56
桦 树 树中淑女 58
构 树 魅力树皮布 64
黄 杨 制琴良材 68
雪 松 气味芳香,难得之材 72
椰 树 全身是宝 76
山 楂 有迷信残余到国王徽章 80
柏 树 凭吊伤怀 千古悠悠 84
桉 树 梦幻般的传说 90
无 花 果 隐秘意深 92
梣 树 战争与她携手 和平与她拥抱 98
银 杏 很古很魅很抗爆 102
愈 疮 木 结缘神灵 104
月 桂 太阳神依旧的爱 106
苹 果 令人浮想联翩的符号 110
桑 树 丝绸之路的源头 118
橄 榄 和平、希望、拯救 124
松 树 自然女神的挚爱 130
杨 树 仰慕天地的荣光 136
梅、杏、桃及樱桃 傲雪迎春 绚染绽放 140
橡 树 力量与耐力的象征 148
柳 树 伤痛的情怀 156
紫 杉 拒腐防朽 弓箭良器 160
可 可 欧洲富人必备 164
枣 树 耶稣荆冠 168
后记:森林都去哪儿了? 178
参考文献
索引
內容試閱 :
大英博物馆之树缘
自1753 年创立至今,大英博物馆与树木就有着深厚渊源。它的成立得益于自然历史收藏巨匠汉斯斯隆爵士①的藏品遗赠。斯隆赠予了博物馆大量的夹装及托盘植物标本(盘内陈列某种植物的籽、实、茎皮、根、树胶等物质,图5)。他开一代考察之风,脚步遍布世界各地,他在1687 至1689 年进行的牙买加之行即识别了多达800 种新物种5。另一位对博物馆早期植物收藏影响巨大的是约瑟夫班克斯爵士(Sir Joseph Banks,17431820 年),此人曾担任大英博物馆的受托人,同时也是基尤皇家植物园的实际掌门人。大英博物馆的首批雇员中有位瑞典植物学者是林奈(CarlLinnaeus, 17071778 年)的门生,名叫丹尼尔索兰德(Daniel Solander,17331782 年)。1763 年后,索兰德受命整理斯隆的藏品。5 年后,索兰德跟随约瑟夫班克斯踏上库克船长南半球诸岛的首航发现之旅(17681771 年),经历了众多险阻。1770 年5 月6 日,船队正停靠在新南威尔士悉尼港,船长库克在当天的航行日志中写道:班克斯先生和索兰德博士发现颇多,这里就称作植物湾(Botany Bay)。
博物馆自然历史藏品数量不断增加,最终超出了布卢姆斯伯里馆舍的容量极限。藏品只得转往南肯辛顿,归于1881 年成立的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名下。不过,它们仍在原馆舍中留下了丝丝印记,尤其是斯隆的草图、水彩画及一些后续收藏的作品,如玛丽德拉尼(MaryDelany,17001788
年)的拼纸植物接贴画。18 世纪70 年代,德拉尼夫人创作了近1000
幅接贴作品,灵感来源于干花植物园的藏品(图6)、切尔西药用植物园的植物图谱(其中不少由皇家植物园约瑟夫班克斯爵士提供)、波特兰公爵夫人和其他友人也贡献了不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