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本雅明精选集
》
售價:HK$
85.8

《
印度古因明研究
》
售價:HK$
129.8

《
帝国痼疾:殖民主义、奴隶制和战争如何改变医学
》
售價:HK$
79.2

《
理智与疯狂
》
售價:HK$
74.8

《
明代一条鞭法(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85.8

《
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经典心理学著作(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74.8

《
消费是什么 : 关于消费主义的社会学研究(一本书告诉你为什么买买买之后也有巨大空虚感)
》
售價:HK$
64.9

《
人类简史系列(白金纪念版)(套装共4册)
》
售價:HK$
347.6
|
編輯推薦: |
让我们把人生赢家、美女狠角色、颜值时代的强大脑这些功利心强烈的词儿扫除掉,让美女励志学见鬼去吧。
男人有男人的软肋,女人有女人的优势。如果我们离一个平等自由的世界还很远,我们必须不断地去靠近它。
《遇言不止》(中国女性的TED Talks)创始人席越,从世界的角度看女性,从女性的角度看世界。
|
內容簡介: |
42篇观点犀利、立场明确的文章,从全职妈妈聊到职场女性,以国际化的视野审视当下女性的社会处境,以反鸡汤的姿态,为女性发声。
|
關於作者: |
席越,遇言.不止创始人,制片人,知名专栏作家, 著有《他们的中国》等 。少年留学加拿大,曾为世界500强公司工作,曾任加拿大某网络技术公司中国负责人。2015年秋回国创业,创建了中国最美的女性视频平台遇言不止,业界口碑视频界的LV。
|
目錄:
|
第一章 像一个职场女性一样成功
优秀的女性都是雌雄同体
世界上最好的关系是志同道合
江湖是男人的,也是女人的
像安吉丽娜朱莉一样坚不可摧
让美女励志学见鬼去吧
当公主成了一种病
把许晴送到美国去
最心爱的中国姑娘
如何嫁给一个美国总统
我们需要更多女老板
外国男人让不让女人付钱?
越成功的男人对婚姻越忠诚
谁在22岁没有犯过错?
不要因为她的成功而恨她
离婚后,她才进入百万版税俱乐部
邓文迪不必优雅
每段传奇都有一个不驯的青春
*第二章 像一个妈妈一样聊聊孩子
给孩子一个弟弟妹妹当礼物
做了妈妈还能要求事业成功吗
职场妈妈也许更快乐
中国大宅门式的坐月子太夸张
你的产假有多长
带孩子去图书馆
第二次童年,和孩子一起学习
大部分天才死于教育
那些被外国人收养的中国弃婴
谁又辜负了一个孩子的生命?
有没有一种电击器,可以击活良心
我无法想象这个即将交给孩子的世界
*第三章 像一个文艺青年一样走来走去
乔布斯也曾是文艺青年
加拿大式拼爹
全球的孩子都买不起房,纽约也一样
全民老公王思聪为富二代正名
富豪和慈善午餐
开出租在哪里都是一份辛苦活儿
世界的悲伤,写在艾兰之后
道听途说和宫保鸡丁
80万人民币与8万美金的故事
退美国籍,做百分百中国人
世界上对员工最好的公司
每英尺铁轨下就沉睡着一个中国人
做人太文艺范儿的危险性
|
內容試閱:
|
女性成功学当然一直存在:2013年由著名好莱坞明星和制片人蒂娜菲所著《管家婆》(Bossypants),2014年由Facebook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所著《向前一步》(Lean In),甚至再往前的eBay女总裁梅格惠特曼的《价值观的力量》(The Power of Many),包括现在排行榜风头正劲的德国女总理默克尔的自传只是,除了这些翻译过来的女性传记励志书籍之外,国产的女性励志书籍则喜欢以美女为题,比如一本《美女都是狠角色》和一本《中国女人书:新周刊盘点百年中国美女史》。
《美女都是狠角色》的作者说,这本书不是心灵鸡汤而是打鸡血。可是,一本和女性相关的书籍,还要以美女为卖点,这是不是另一种以貌取人?
这些鸡血文章中说了些什么呢?保持眼周没有细纹、延缓法令纹的要诀是超过15年仰面睡觉,侧睡容易长皱纹,也就是说,这个女人15年没有侧睡过!没有抱着枕头埋头大睡或者和伴侣相拥而卧过!后面则提到了二战时用英文讲演并震惊美国朝野的宋美龄,她也是一个美女;同样著名的冰心,据说也是一个美女。
一个为了防止长皱纹而15年不侧睡的美女,是不是一个神经病?至少我认为她有强迫症,和障碍性自恋症,这些都是病得治。但是作者却惊叹到赞许,奉为神灵。我可以理解一个女性人近中年所患的皱纹焦虑症,但是把这种疑似强迫症的美容大法写成励志文章,说明作者也神志不清。而后一段就更加明确了作者的中心思想和价值观也是一个美女据说也是一个美女。两个完全不是因为美貌,而是因为自己的智慧和代表那个时代独立精神的知识女性形象,在也是美女这顶帽子下突然变小。她们的成就与美貌无关,把这些和容貌强行绑架在一起,恰恰说明了作者对容貌的过于重视,而这过于重视,其实是出于一种不平等不自信。
以色事人这种传统观念其实就是男尊女卑的变形,一个女性必须以外貌美,以姿态美来成为一个被男性社会推崇的形象,本身就是以取悦男性为基础。女为悦己者容放在一个小范围,一对情侣你侬我侬,无可非议,但一个社会对女性容貌的追求度越高,对女性物化的程度就越严重。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的一份研究显示,韩国是全球人均整容手术率最高的国家,也就是她们对自己的容貌要求最高。《纽约时报》中一篇报道说:韩国女人被当地男人物化的程度,无疑要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的女人都要高。
抛开追求平等的女性主义不说,把一个人的容貌优势当作成功的必要条件,就会造成容貌歧视。那么那些同样努力,同样具有成就,但是相对丑陋或者肥胖的人呢?他们难道就不是成功?容貌歧视是不平等的一种,正是这种歧视,以及越来越强调才貌双全,强调我负责貌美如花,才会造成中国社会大规模的整容,那么多本来面目清秀的女孩为了达到美女这样的标准而不惜大动刀斧,把自己整成千篇一律的锥子脸欧式鼻。
我有一位女友,可以说是已经在自己的行业达到独当一面的程度。因为工作的原因,她常常会参加一些发布会,或者一些品牌Party。有一次,她给我看她手机里的照片,其中有一些家境良好或者嫁得不错的年轻女孩的照片,一连看了十几个女孩。尽管她们拍摄角度和服饰完全不同,但看上去,十几张照片的女孩,几乎都像是同一个人。还记得我们曾经笑话过的韩国小姐选手吗?20个人撞脸,何其壮观。但现在,在中国大都市的同一场所,你可能真会碰见两个毫无亲属关系却长相相似的人工女孩。整容,对于中国人来说,特别是对于那些认为整形手术是提升个人发展及职业前景的途径的年轻女性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可以负担的商品。曾有人采访去韩国整容的中国年轻女子,她不假思索地说出了整形的好处,比如可能会赚更多钱:我们希望变得更漂亮。
更漂亮=可能会赚更多钱,这确实是社会实实在在教给这些女孩的法则,也是这类美女励志学所暗示的方向。不但如此,这种容貌歧视,对女性以貌取人的泛滥,使中国媒体在评价一个女性时,会毫无底线地加上美女头衔。
比如,只有在中国,雅虎的女总裁总会被加一个美女CEO的头衔,想想看,如果这样的标题出现在西方媒体的头条beauty CEO、good looking CEO,多少女权团体会咒骂。但是在中国,就可以有各种美女称号大赠送,像美女CEO、美女作家、美女企业家、美女创业者花样百出。
在这种价值观下,微信上经常会有各种女性公号热衷熬鸡汤。我记得比较深刻的一篇,可以说内容毫不亚于15年仰睡。在文章里,作者说:女人在任何时候都要精致,任何时候出现在人前都要化着淡妆,穿戴和时尚杂志一样时髦的服饰,她们每天早上吃着精致的谷物粗粮的健康早餐,喝大量水,即使坐飞机出差也会在飞机上敷一张补水面膜。而且这些很有病的女主还都要么有自己的公司,要么是什么高管,任何时候出现都精神抖擞,神采奕奕。
还有更可怕的。在另外一篇文章里,提到现在闺蜜见面都要拿最新款包包穿名牌鞋子,头发一丝不苟,而作者建议大家都这样做:这样才会让爱自己的人知道自己过得不错。而且,每天都打扮成这样,精致美丽就成了自己的本色,所以以本色示人其实不是说洗干净脸素面朝天,而是你无论何时出街,脸上都保持着二两化妆品的状态,长久以往,这就是你的本色。
我必须说这些鸡汤鸡血的作者都病得不清。如果一个女人不承认任何年龄段都有这个年龄段的美,美不是单一的没有皱纹,肤白紧致;美不是标准的锥子脸、欧式鼻;也不是非要每天打扮的像《瑞丽》里的模特。朴素有朴素的美,而安静平凡也有安静平凡的美。如果不能尊重人生的多样性,正视岁月和岁月下变化的自己,那她们永远都会和自己较劲,让整个人生飘在一个虚设的平台中。
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就是美国影星芮妮齐薇格(Rene Zellweger)。年轻时,她因为饰演那些长相平凡、经常犯各种错但身心健康的女子而成名。她有一张并不完美的脸有点包子脸和肿眼睛,但这并没有妨碍她得到奥斯卡金像奖和众多粉丝的喜欢。最近一次出现,她变漂亮了,反而引起了大众的热烈讨论。一方面,大家觉得她的存在本身就是歌颂不完美和有缺憾的平凡人,人们在她那里能找到认同感,但是她现在不再是她自己了。另一方面,周围的人都变老了,而她却跳出了这条路,拒绝和大家在一起。
一个平凡相貌的人也会有成功,但是反之,对美貌的过度追求可能失去自我。
更重要的是,那些认为美貌=成功的作家们,如果不能认清容貌不是一张通向成功的通行证,要死要活地保持一个紧绷甚至虚假的美貌,其实是向一种不平等的男尊女卑的社会妥协,这不仅仅是媚俗,简直是教唆。正如萨特所说:半是受害者,半是同谋,像所有人一样。
一个女人更要正视自己的不美和真实的年龄,真实的黄褐斑,才可能在一张镜子前接受素颜的自己,也接受真实的人生,才能真正地怜悯、珍惜与包容。一个社会要正视丑、正视变老,才能够有宽容和平等。
让我们把人生赢家、美女狠角色、颜值时代的强大脑这些功利心强烈的词儿扫除掉,让美女励志学见鬼去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