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认识现代社会之真相:杨照讲马克斯·韦伯
》
售價:HK$
94.6

《
幻想底尽头:穆旦传(《穆旦年谱》编撰者历时二十余年心血之作,基于《穆旦评传》精心修订,文献翔实可靠,完整讲述了一位中国诗人与翻译家并不平顺的一生。)
》
售價:HK$
140.8

《
“义与制不相遗”:蒙文通与近代学界
》
售價:HK$
107.8

《
从黑船来航到开罗会议:近代日本外交历程
》
售價:HK$
140.8

《
论美国(附赠解读手册)
》
售價:HK$
140.8

《
熬通宵也要读完的中国史
》
售價:HK$
74.8

《
无人机飞行原理与气象环境(第2版)
》
售價:HK$
31.9

《
理解性别差距:美国女性经济史
》
售價:HK$
90.2
|
內容簡介: |
《环境损害评估:制度、方法与实例》概括介绍了美国、日本、欧盟及中国的环境损害评估经验及基础,提出了构建和完善中国环境损害评估制度体系的初步建议。从突发水污染事件、流域重金属污染调查、铅污染环境损害评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环境损害评估出发,结合案例对法律法规、管理体系、技术方法及研究和实践方向进行了初步阐述。《环境损害评估:制度、方法与实例》可供从事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与赔偿、环境污染调查与修复的科研、教学、管理人员参考。
|
目錄:
|
第1章 环境损害评估国际经验及启示
1.1 环境损害评估定义
1.2 环境损害评估制度的国际经验
1.3 环境损害评估制度演进趋势
1.4 对中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2章 中国环境损害评估制度框架
2.1 研究材料与方法
2.2 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比
2.3 国内现状及问题分析
2.4 构建中国制度框架的初步建议
2.5 环境损害评估从业软、硬件条件
2.6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第3章 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损害评估
3.1 材料与方法
3.2 案例分析
3.3 制度构建
3.4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第4章 龙江河事件镉污染化学形态模拟
4.1 事件概述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某小流域金属采选环境损害初步调查I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第6章 某小流域金属采选环境损害初步调查II
6.1 流域环境调查的背景信息
6.2 流域重金属污染环境调查
6.3 重金属浸出实验
6.4 锑的来源贡献度分析
6.5 其他环境介质调查
6.6 流域环境调查的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第7章 铅污染事件环境损害评估
7.1 评估思路
7.2 评估范围
7.3 评估方法
7.4 操作流程
7.5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第8章 某焦化厂污染场地环境损害评估案例研究
8.1 污染场地案例
8.2 材料与方法
8.3 结果与分析
8.4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随着对资源环境的稀缺性和环境价值认同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从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健全了环境损害评估制度。环境损害评估的实践活动在科学研究层面对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应用层面不断推动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方法、工作机制、程序导则的形成和完善。目前,我国环境损害评估理论和实践都处于起步阶段,结合我国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我国环境损害评估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损害评估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损害评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方法的概述;国际上环境损害评估制度的演变分析和中国制度框架的建议;从突发水污染事件、典型铅污染事件、有色采选巨型污染场地、工业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场地等方面介绍了环境损害调查和评估的方法学及案例分析。本书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介绍如下。
(1)梳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环境损害评估经验。在比较分析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环境损害评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环境损害评估相关概念、内涵与范畴,系统梳理了各国相关法律法规、工作机制、技术导则、评估方法、资金来源及沟通协调等制度内容。针对我国环境损害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当前已有的管理与技术体系,建立规范统一的环境损害评估制度,对于推进中国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与赔偿恢复的实践工作,探索切实可行的环境损害定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探索中国的环境损害评估制度框架和业务分类体系。环境污染导致健康损害、财产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已经成为当前政府、公众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环境损害评估制度必须依据各国面临的环境形势和主要环境问题,逐步构建符合国情的环境损害评估法律、技术和资金保障体系。我国在海洋生态环境、渔业资源损害评估、林业资源破坏损失估价、污染场地修复管理等方面已有一些基础,但从整体上来说,环境损害评估管理职能散落在不同的政府部门,存在环境公益损害赔偿几乎尚未涉及,环境私益损害认定和赔偿严重不足等缺陷。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发放调查问卷、走访环保法庭和政府部门,考察现有相关评估机构和人员座谈、开展实际案例评估、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等方式,分析我国当前环境污染损害形势,整理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管理机制,梳理现有相关环境损害评估机构,探索环境损害评估资金来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