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万历十八年之风起辽东
》
售價:HK$
85.8

《
实战ANSYS Icepak电子热设计
》
售價:HK$
97.9

《
水库式经营
》
售價:HK$
61.6

《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
售價:HK$
57.8

《
进入全球公共视域的清帝国:欧洲文献里的中国邸报
》
售價:HK$
139.2

《
微积分学教程(第二卷)(第8版)
》
售價:HK$
116.8

《
16至20世纪知识史中的流亡者与客居者
》
售價:HK$
103.8

《
家庭经济学:用经济学视角解读家庭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S. 贝克尔全新力作)
》
售價:HK$
81.4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微博舆论与公众情绪互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也是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与安徽师范大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传播与舆论引导学术论坛成果汇编。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凸显了新闻工作者面对新媒体传播与舆论引导事业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又贴近新媒体舆论工作实际,适合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和社会舆论工作者阅读。
|
關於作者: |
常松,女,1955年11月出生,安徽寿县人,中共党员。现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学与传播学、舆情学(涉及网络舆情、舆情热点问题、舆情与公共政策)、安徽新闻史等。主持了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发表了多篇论文,部分研究成果还填补了我国新闻与传播史上的空白。
胡靖,男,1971年11月出生,安徽桐城人,中共党员。1995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留校参加工作。2010年6月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2010年至今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
|
目錄:
|
让新媒体学科建设跟上互联网 时代 2
第一部分 理论透视 5
微信中舆情表达和传播特征:一个新舆论场的产生和作用 6
从微博到微信:新媒体时代的舆情表达新趋势 12
国外舆论学研究的知识图景:热点、网络与结构 18
基于SSCI数据库(1994-2013)的知识图谱分析 18
舆论研究30年(1985-2014):回顾与反思 33
基于24780篇期刊论文的分析 33
新媒体时代新闻学理论创新的几点思考 45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 51
论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机理 52
基于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的分析 52
动员与撕裂:城市社会运动中的新媒体 62
社会治理视阈下环保舆情传播特征与危机应对 69
以巢湖水污染为个案研究 69
青年大学生的微博使用习惯与社会分层 77
基于安徽淮南某高校的实证分析 77
公职人员的微博传播策略 88
印象管理视角下的网络舆情研究 95
对新郑强拆的个案分析 95
自媒体时代公众人物言论表达与传播的失范和回归 102
以毕福剑和王思聪为例 102
第三部分 综合研究 112
底层发声:网络流行词语的社会性建构 112
互联网造星:消费社会与消费心理的共谋 121
新媒体视角下涉皖高校思修课教学的舆论引导策略设计 128
新媒体对安徽民间文化资源整合传播舆论导向研究 138
旅游微博研究述评 147
新媒体视阈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回顾 161
从旧常态到新常态新媒体时期网络信息管理制度演变及解读 167
合肥霸都城市形象的舆情解析与纠偏 178
第四部分 治理方略 189
网络社会的嬗变进程与基本特征[*] 189
地市级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及路径选择 201
X二代舆情衍变与社会问题互构分析 208
多元网络媒介环境中对外传播的偏向及引导路径研究 219
微博群体性事件的诱因与防范机制研究 227
我国网络舆情的法治化再探 243
新媒体时代对微信谣言的思考 253
第五部分 调研报告 261
安徽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研究 261
安徽政府网站规范化发展与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280
安徽政府网络形象建构研究 303
当前网络舆情研究与治理路径 330
后 记 3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