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开放科学:人工智能时代的呼唤
》
售價:HK$
108.9

《
武器化的知识:国联、自由秩序和软力量的使用
》
售價:HK$
86.9

《
大马士革:刀锋下的玫瑰(方尖碑)
》
售價:HK$
130.9

《
造脸:整形外科的兴起(医学人文丛书)
》
售價:HK$
85.8

《
理由至上
》
售價:HK$
129.8

《
千秋堂丛书003:南渡之君——宋高宗的踌躇与抉择
》
售價:HK$
96.8

《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中国丝绸博物馆卷(明清)
》
售價:HK$
1078.0

《
为学习而设计:以任务驱动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
售價:HK$
74.8
|
內容簡介: |
适逢大科学与大数据时代,全球科学合作已经成为STME(科学、技术、医学、工程)各个学科发展主流。本书从凯利社会网络、博纳结构洞、齐美尔社会学的角度探索此一现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各种方法和指标,深度分析其中的析桥连接与组织约束,提出国际科学合作中的媒介角色,改进已有算法;提出作者和机构进行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但合作论文产生的?“关系”并非“持续”关系,因此只能研究知识共享而不能研究知识流动。
|
目錄:
|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研究动机与目的
1.1.2研究思路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研究内容
1.3.2创新点
第2章文献综述
2.1背景文献之一:科学合作
2.1.1科学合作的理论基础
2.1.2科学合作的重要性及意义
2.1.3知识扩散、知识共享与科学合作
2.1.4署名问题及合作者权责
2.2背景文献之二:社会网络分析
2.2.1社会网络分析概述
2.2.2狭义社会网络分析
2.2.3广义社会网络分析
2.3相关文献:社会网络分析在科学合作者网络中的应用
2.3.1科学合作网络特征描述
2.3.2网络重要位置对行动者影响的研究
2.3.3适合科学合作的测度指标
2.4最相关核心文献:社会网络分析中的桥联结研究
2.4.1桥联结概述
2.4.2特殊桥联结——齐美尔联结
2.4.3桥联结的应用研究
第3章研究定位与研究设计
3.1研究定位
3.2研究设计
3.3领域选择与数据获取
3.3.1领域选择
3.3.2数据获取
3.3.3数据处理
3.4分析工具
3.4.1德温特分析家
3.4.2Ucinet软件
第4章科学合作者网络的实证分析
4.1引言
4.2科学合作网络中研究者的不同作用
4.2.1核心研究者
4.2.2特殊研究者
4.3科学合作网络中的个体网络与整体网络
4.3.1个体网络分析能够测度的合作问题
4.3.2整体网络分析能够测度的合作问题
4.4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科学合作网络分析中的适用性探讨
4.4.1个体网络分析的适用性问题
4.4.2整体网络分析的适用性问题
4.4.3适用于科学合作的SNA指标
4.4.4不适用于科学合作的SNA指标
4.4.5适合分析媒介作用的指标和尚未解决的问题
4.5小结
第5章个体媒介角色的观察与提出
5.1引言
5.2桥联结在科学合作中不适用性的分析
5.2.1桥联结的计算特点及其局限
5.2.2用于科学合作分析时存在的问题
5.3科学合作中的媒介角色
5.3.1原有联结类型
5.3.2媒介角色的基本矩阵形式
5.3.3媒介权重的设定
5.3.4科学合作的媒介角色及算法
5.3.5计算媒介数值的步骤
5.3.6媒介角色的代码实现
5.4媒介、桥联结及齐美尔联结的比较分析
5.4.1术语比较
5.4.2算法及计算结果比较
5.5实例验证
5.5.1机构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5.5.2媒介作用的深层分析
5.6小结
第6章机构媒介角色的观察与提出
6.1引言
6.2机构数据矩阵形式
6.3研究内容
6.3.1较大研究规模的科研机构合作情况
6.3.2较大研究规模的机构媒介作用
6.3.3从机构媒介角色的角度观察科研机构的合作特点
6.4数据分析与解释
6.4.1机构媒介角色
6.4.2科学计量学的科学中心——欧洲
6.4.3机构媒介中的个体媒介
6.5小结
第7章媒介角色的内容分析
7.1引言
7.2研究对象的选择
7.3数据分析结果与解释
7.3.1用媒介角色方法观察到的知识交接者
7.3.2用媒介角色方法观察到的第三方研究者
7.4小结
第8章结论
8.1主要研究贡献
8.2研究限制
8.3未来研究
8.4关于研究的后续问题
8.5结语
附表
附表1术语
附表2机构序号、全称、简称对照(153人)
附表3机构合作矩阵(部分)
附表4作者序号与人名对照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