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氢能利用关键技术系列--氢能材料
》
售價:HK$
393.8

《
(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 理论与实践)构建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HK$
107.8

《
匠艺与生活:海南黎族的工艺文化
》
售價:HK$
107.8

《
我本富足
》
售價:HK$
74.8

《
英国教育史研究丛书——延续与新变:英国斯图亚特时期贵族教育研究
》
售價:HK$
108.9

《
更易上手!钢琴弹唱经典老歌(五线谱版)
》
售價:HK$
54.8

《
哲学叙事:中国与西方
》
售價:HK$
107.8

《
一人商业模式 创富新路径个人经济自由创业变现方法书
》
售價:HK$
54.8
|
編輯推薦: |
经济学上的规律是用陈述性的语句来表达某种倾向,而并非是通过命令性的语言来说明道德上的问题。所谓的经济规律和推论性的事实,都不过是一部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资料而已。
|
內容簡介: |
该书在西方经济学界被公认为划时代的著作,阐述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构建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建立了静态经济学。
|
關於作者: |
马歇尔,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袁星岳,经济学硕士,任职于经济学专业媒体,曾在相关主流报刊发表多篇经济学论文,文字独到,见解深刻。
|
目錄:
|
第一卷导言
第一章绪论002
第二章经济学的实质009
第三章经济规律021
第四章经济研究的目的与课题028
第二卷基本概念
第一章绪论038
第二章财富041
第三章生产、消费、劳动和必需品050
第四章收入与资本055
第三卷论需求及其满足
第一章绪论064
第二章欲望与活动065
第三章消费者需求的等级069
第四章需求弹性074
第五章一种物品不同用途的选择084
第六章价值与效用086
第四卷生产要素
第一章绪论094
第二章土地的肥力099
第三章人口的增长122
第四章人口的健康与强壮134
第五章工业训练140
第六章财富的增长151
第七章工业组织167
第八章分工及机械的影响174
第九章专门工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182
第十章大规模生产187
第十一章企业管理197
第十二章报酬递增倾向与报酬递减倾向209
第五卷需求、供给与价值的一般关系
第一章论市场214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的暂时均衡217
第三章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的均衡219
第四章资金的投放与分配240
第五章各种需求与供给246
第六章混合企业各部门应分担的费用253
第七章边际成本和价值的关系258
第八章边际成本和农产品价值的关系267
第九章边际成本和城市土地价值的关系276
第十章从报酬递增规律看需求和供给的均衡288
第十一章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变动的理论292
第十二章垄断理论296
第六卷国民收入的分配
第一章分配概论306
第二章劳动工资332
第三章资本的利息355
第四章资本与经营能力的利润362
第五章地租381
第六章土地租佃386
第七章分配总论399
第八章进步对价值的一般影响401
第九章进步和生活程度的关系415
|
內容試閱:
|
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有两种存在是形成它的主要力量,一个是宗教,另一个就是经济。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它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人类创造的财富,它还研究人。经济学所涉及的对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事务,是和我们衣食住行最密切相关的那一部分。
经济学虽说是一门研究物质财富的学科,但它更是一门研究人的学科。对于一个人来说,他性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谋生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结果决定的。除此之外,能够对性格产生影响的,就只有人的宗教信仰了。
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非宗教和经济的力量居主导地位的情况。但是宗教和经济的力量从来没有退出过历史的舞台,就整个历史的情况来看,宗教和经济两者的力量比其他因素加起来都重要得多。
单就宗教和经济两者相比较,经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更显得无孔不入。一个人从自立起,他头脑里想的绝大多数问题都是和生存有关的问题。为了生存而展开的种种思考,和老板以及同事之间的种种关系,这些东西总结起来,就能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影响性格的因素中,一个人所赚的钱的多少,一点不比他赚钱的方式所产生的作用小。对很多吃不饱、穿不暖的人来说,极端贫困的环境会严重影响他们才能的发挥,不管是在宗教,还是在感情方面都是如此。他们感受不到什么叫安稳,没有机会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对温馨的家庭氛围也只能望洋兴叹,而宗教的意义也无法被他们获知。因为贫困,这些人在肉体和精神上都会出现缺陷。
虽然贫穷不会必然带来祸患,但总体来说,穷人的祸根是他们的贫困。我们现在研究贫困,就是为了研究很多人之所以平庸的根源。
2.经济学与贫困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奴隶制度的存在是合理的,这种观点也被当时的奴隶所接受。自基督教产生以来,它的教义被人们广泛接受。但直到近年,随着教育的发展,文化的普及,这种教义的内涵才被人们完全理解。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所谓的下等人是不是天生就该如此,难道他们注定了一生下来就要辛勤地劳动、付出,然后却一无所得?自己的劳动成果却成为了别人幸福生活的来源。
工业革命以来的事实证明,贫困是造成愚昧的原因之一。随着无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和发展,这种局面是可以解决的。机器的使用,将工人从沉重的工作负荷中解放出来,他们的收入得到了提高,他们开始有精力去学习文化知识。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使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密切,一些好的方针政策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得以施行。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很多工作对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技术类劳动者的数量迅速增多。他们的数量日益超过了纯粹靠体力生存的工人的数量,他们的属性已经不能再用下等人这个词语来定义了,他们很多人已经过上了比以前上流社会的人更加舒适的生活。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一个深刻的问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人是否生来就是平等的?是不是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机会来分配这个世界的财富,而不是让一部分人承受贫穷的煎熬和劳动的枯燥?社会越发展,这个问题越凸显。
这是一个社会性问题,经济学家不能完全回答。这一部分要靠人本性中的道德力量和政治素质来解决;另一部分,经济学范围内的推论和证明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这也是现代社会经济学流行的原因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