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2+20:私募股权为什么能长期战胜市场
》
售價:HK$
86.9

《
经典秩序的重构:廖平的世界观与经学之路(探究廖平经学思想,以新视角理解中国传统学术在西学冲击下的转型)
》
售價:HK$
97.9

《
你喜欢勃拉姆斯吗……
》
售價:HK$
52.8

《
背影渐远犹低徊:清北民国大先生
》
售價:HK$
96.8

《
恨、空虚与希望: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
》
售價:HK$
87.8

《
我为何而活:罗素自传
》
售價:HK$
85.8

《
我很可爱,绝对可爱
》
售價:HK$
107.8

《
溺爱之罪
》
售價:HK$
54.9
|
編輯推薦: |
本书介绍详细,简洁明了,充分注意到国内侵权责任法的热点事件,紧密联系我国法学教育的实际,着眼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反映我国侵权责任法的水准,适合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学生作为教材使用。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请求权基础分析法作为案件分析方法,按照“谁得向谁,依据何种法律规范,主张何种权利”的构造,分章分节对侵权责任法案例案例进行请求权基础分析,在案件事实与法律规范中来回穿梭。在一个案件中,首先判断请求权是否发生;在请求权发生的情况下,继而判断该请求权是否消灭;在请求权存在的情况下,再判断被请求人的抗辩权。通过尝试案件处理的程式化和科学化,为保障案件分析的质量进行有效探索。本书视角主要集中于侵权责任请求权,但请求权基础分析法是一种体系化的检索分析方法,只进行某个方面的检索和分析不能真正体现该方法的特点,故在部分案例中还对案例涉及的其他请求权进行了检索和分析。我们深信,在案例分析中,坚持必要的方法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本书在国内众多的案例书中,少有的尝试以一个统一的方法将案例处理过程串联起来,展示案例分析的思路,保障案例处理的质量,对于初学者掌握合适的案例分析方法有启示意义。
|
關於作者: |
鲁晓明男,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专业法学博士。现为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民商法专业硕士生导师,广东省政府普法讲师团成员,民建广东省委法制委员会主任。在《法商研究》《法律科学》《现代法学》《法学家》《民商法论丛》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先后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一般项目、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等多项省部级课题,所撰论文曾获2008~2009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2009年度广东省法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2012年度广东省法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广东财经大学2014~2015年度学术专著一等奖等荣誉。主要学术兼职有广东省民商法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医药食品法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会长等。
|
目錄:
|
第一章过错侵权责任
第二章无过错侵权责任
第三章因果关系
第四章共同侵权责任
第五章准共同侵权责任
第六章连带责任
第七章不真正连带责任
第八章补充责任
第九章精神损害赔偿
第十章转承责任
第十一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侵权责任
第十二章网络侵权责任
第十三章产品侵权责任
第十四章交通事故责任
第十五章医疗损害责任
第十六章环境污染责任
第十七章高度危险责任
第十八章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第十九章物件致人损害责任
第二十章雇佣关系的侵权责任
|
內容試閱:
|
法学作为应用型学科,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法律问题为根本目标。与之相适应,现代法学教育以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为满足法律职业技能的需要,法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案件处理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作为实现教学相长、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差距、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有力手段,已经成为高校法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有效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案例教学能有效地补充教材内容,扩充课本知识,将传统“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转入“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推理、表达等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掌握从事法律专业工作的技巧。但是,由于我国法学教育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案例教学的时间并不长,我国本科案例教学中尚存在不少误区,比如:仅仅把案例作为解释相关法律原理、概念、规则和原则的工具,不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把举例教学等同于案例教学;所选案例过于简单,不具备代表性和典型性,不能启发学生思维和满足案例教学的要求;等等。尤其是案例分析过程基本靠感觉和意识,随意性强,没有遵从行之有效的方法,客观上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在案例分析诸种方法之中,请求权基础分析法由于实现了对请求权基础规范的体系化检索,几无遗漏且可操作性强,因而备受重视,被认为是保障民事案件质量的有效办法。所谓请求权基础分析法,是指通过寻求请求权基础,将小前提归入大前提,从而确定请求权是否能够得到支持的一种案例分析法。
本书以请求权基础分析法作为案件分析方法,按照“谁得向谁,依据何种法律规范,主张何种权利”的构造,分章、分节对侵权责任法案例进行请求权基础分析,在案件事实与法律规范中来回穿梭:在一个案件中,首先判断请求权是否发生;在请求权发生的情况下,继而判断该请求权是否消灭;在请求权存在的情况下,再判断被请求人的抗辩权。通过尝试案件处理的程式化和科学化,对如何保障案件分析的质量进行有效探索。本书视角主要集中于侵权责任请求权,但请求权基础分析法是一种体系化的检索分析方法,只进行某个方面的检索和分析不能真正体现该方法的特点,故在部分案例中还对案例涉及的其他请求权进行了检索和分析。我们深信,在案例分析中,坚持必要的方法不仅是必需的,也是可行的。本书不同于国内众多的案例书,尝试以一个统一的方法将案例处理过程串联起来,展示案例分析的思路,保障案例处理的质量,对初学者掌握合适的案例分析方法具有启示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