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法醫偵查筆記:傾聽死者的無聲遺言,全面解開案發現場秘辛
》
售價:HK$
73.9

《
里山的一年繪本3:農地的一年
》
售價:HK$
112.8

《
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你要的財富與自由就從這裡開始
》
售價:HK$
142.5

《
活在民國也不錯:從庶民到政客,從文人到藝人,從穿衣吃飯,到買房、談戀愛、辦會館......完整重現民初風範百態史(搭配近百幅民初珍貴老照片)
》
售價:HK$
124.7

《
駕馭不適圈:成功人士跳脫舒適圈、超越痛苦、與壓力共處的123間歇心法
》
售價:HK$
103.9

《
專注做事、精簡做人的極簡工作法:聚焦四種職場關係,做關鍵重要的事,不拖泥帶水,過快意人生
》
售價:HK$
103.9

《
量子領導 非權威影響力:不動用權威便讓人自願跟隨,喚醒人才天賦,創造團隊奇蹟的祕密
》
售價:HK$
112.8

《
媳婦,也是別人家的掌上明珠:從「好媳婦病」中徹底痊癒、覺醒的逆媳養成記
》
售價:HK$
95.0
|
內容簡介: |
本書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教育政策篇,以宏觀的角度探析各級教育政策,其內容包括臺灣技職教育政策發展與前瞻、技術及職業教育法對我國技職教育的影響、歐盟職業教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少子女化對高中職教育的影響、通識教育政策、兩岸大學通識課程教學、人才培育政策及中央政府組織變革等。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書第二部分是教育發展篇,其內容包含科技領導、校長專業發展、美國夥伴關係學校全國網絡、偏鄉小校推動全校性學習共同體及國家考試評分判斷餘地的再商榷等。
本書各章內容見解精闢並能掌握教育政策與發展趨勢,不僅具有學術研究之價值,對於教育政策與行政實務工作者,本書更是值得詳加閱讀及參考。
|
關於作者: |
吳清基CH1
經歷:教育部前部長
現職:臺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名譽教授、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講座教授
張國保CH2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現職: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
胡茹萍CH3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博士
現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副教授
顏國樑CH4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現職: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教授
任育騰CH4
學歷: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習科技學系博士
現職:國立交通大學環安中心組長
蔡進雄CH5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現職: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劉君毅CH5
學歷: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碩士
現職: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助理研究員
王滿馨CH6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現職:國立宜蘭大學博雅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陳政吉CH6
學歷: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教育博士班研究生
現職:國立宜蘭大學博雅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楊振昇CH7
學歷:美國北科羅拉多大學教育領導與政策研究博士
現職: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陳盈宏CH8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現職: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專案助理研究員
宋雯倩CH8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現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專員
周華琪CH8
學歷: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博士
現職: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助理研究員
林立生CH9
學歷:國立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現職:客家委員會專門委員
謝念慈CH10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博士
現職: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暨師資培育中心助理教授
范熾文CH11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現職:國立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院長
白雲霞CH12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博士
現職: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副教授
鄭來長CH13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博士
現職:教育部督學
鄭杏玲CH14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現職:新北市立育林國中校長
許泰益CH15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
現職:聖約翰科技大學人事室主任退休
|
目錄:
|
第一篇 教育政策
第一章 臺灣技職教育政策發展與前瞻—適性揚才、務實致用吳清基
第二章 技術及職業教育法對我國技職教育的影響張國保
第三章 歐盟職業教育與訓練品質確保策略初探胡茹萍
第四章 檢視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執行-政策分析的觀點顏國樑任育騰
第五章 少子女化對高中職教育的影響與因應策略蔡進雄劉君毅
第六章 臺灣地區通識教育政策發展模式之研究王滿馨陳政吉
第七章 兩岸大學通識課程教學困境與因應策略之分析楊振昇
第八章 IMD世界人才報告對我國人才培育政策之啟示陳盈宏宋雯倩
第二篇 教育發展
第九章 中央政府組織變革研究—看客家委員會組織改造檢討與建議林立生
第十章 科技領導—大數據觀點謝念慈
第十一章 校長專業發展的利器—如何成為反省實踐者范熾文
第十二章 「閱讀學校」的營造白雲霞
第十三章 美國夥伴關係學校全國網絡NNPS對我國學校經營之啟示鄭來長
第十四章 偏鄉小校推動全校性學習共同體經驗分享鄭杏玲
第十五章 國家考試評分判斷餘地的再商榷許泰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