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诚人笃行——沈从文的人生交游(中国近现代文化名人交往丛书)

書城自編碼: 272072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评述
作者: 王力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010155241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1-01

頁數/字數: 223/196000
書度/開本: 32

售價:HK$ 45.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孤独谱系障碍评估与干预:从理论到实践  国际经典医学心理学译著
《 孤独谱系障碍评估与干预:从理论到实践 国际经典医学心理学译著 》

售價:HK$ 228.8
大数据导论(第2版)
《 大数据导论(第2版) 》

售價:HK$ 75.9
帝国时代
《 帝国时代 》

售價:HK$ 206.8
现象学的心灵(第三版)(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原典译丛·扎哈维系列)
《 现象学的心灵(第三版)(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原典译丛·扎哈维系列) 》

售價:HK$ 107.8
近世通儒——纪念沈曾植逝世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近世通儒——纪念沈曾植逝世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售價:HK$ 184.8
光速声波物理学. 1、2、3
《 光速声波物理学. 1、2、3 》

售價:HK$ 494.9
天下之极:世界枢纽观念的古今之变
《 天下之极:世界枢纽观念的古今之变 》

售價:HK$ 96.8
认识现代社会之真相:杨照讲马克斯·韦伯
《 认识现代社会之真相:杨照讲马克斯·韦伯 》

售價:HK$ 94.6

 

內容簡介:
在胡适、鲁迅的眼里,他都是*有前途的中国小说家,他与这两个人的关系却一热一冷,其小说创作成就举世公认,却长期淡出世人的视线之外。
他的学生中有非常**的小说家,象汪曾祺,萧乾;也有一度在中国政坛掀起波澜的江青。他和这些人的交往,折射出作家在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复杂处境和心境。
他没有读过大学,甚至没有读过中学,*后成为西南联大和北京大学的教授,和*名教育家杨振声、朱自清一起编纂了影响深远的小学语文教材。
王力*的《诚人笃行(沈从文的人生交游)》通过沈从文与这些人的交往,力图还原一个从容生活的沈从文。
目錄
“我想独立”——沈从文与熊希龄
“他胆小怕事,怕受连累”——沈从文与胡也频、丁玲
“只希望把他对我的一切好意热忱,反映到今后工作中”——沈从文与徐志摩
“总还是个够得上叫做自由主义者的知识分子”——沈从文与胡适
“哪有还没有结婚,就当小姐的戒指之理”——沈从文与杨振声
“强烈憎恨中复一贯有深刻悲悯浸润流注”——沈从文与鲁迅、周作人
“我多么羡慕他”——沈从文与巴金
“我和三十年代以来的这位屉师总算和解了”——沈从文与萧乾
“他的小说写得比我好”——沈从文与汪曾祺
“我们相爱一生,一生还是太短”——沈从文与张兆和
后记
內容試閱
这个客厅中另外悬挂的一些字画,大多是民国初年熊希龄为老母在北京办寿时收下的颂祝礼物。有章太炎和谭延闽的寿诗,还有其他几个当时名人的绘画。家中陈列无金玉古董而多时贤手笔,沈从文当时并没有多少感觉,后来才意识到这一定是熊希龄精心选择的结果,示乡梓以富不如示之以德。其中有一幅是大总统黎元洪的五言寿联,字大如斗,气派豪放,联语仅十个字:“有子今人杰,宜年世女家。”三十年后,熊希龄辞世已届十年,这十个字在沈从文的印象中还很鲜明。熊希龄在十七岁的沈从文心中留下的印象非常特殊,文人风度有之,官员风范亦有之,亲近和疏离并存的情感大概是他们此后交往的基本特点。
这和熊希龄长期处于文化中心北京那个遥远的大城有关,也和两家日渐悬殊的境况有关。当沈从文在湘西各地以小小士兵身份辗转漂泊时,熊希龄曾经返湘联系赈济灾民事宜,在芷江有所逗留,沈从文却从未对此着笔,一方面说明当时二人可能未曾见面,另一方面则说明少年沈从文还未进入成功人士熊希龄的视野。
缺皮少页的半本《新青年》,给20岁的沈从文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他决然到了北京,最先见到的两个亲戚是大姐沈岳锟和姐夫田真逸。田是熊希龄的嫡亲外甥,刚从盐务学校毕业,没有找到工作,也不想去找舅父帮忙。听到这个惯于逃学的人要来认真读书,而且要读大学,姐姐他们不禁大笑。几天后,他们给沈从文留下30元钱和一些被盖杂物返乡了。沈从文在酉西会馆的小房间住了下来,后来为了靠近北京大学,他在沙滩附近的银闸胡同,找到一个由贮煤间略加改造的小房间,一床一桌之外旋身都很困难,后来以 “窄而霉斋”的名字为世人广知。不过,1922年的秋天,新文化运动已经稳住脚跟而不那么浮躁喧嚣,文化人群落渐显壁垒,沈从文闯进了一个有无限希望也有无数争端的大城。
沈从文所住的酉西会馆,正是当年熊希龄到北京参加会试时落脚的地方。这会馆由湘西永靖各府共18 县的私人捐款筹建,湘西人到京后大多居住此间。民国三年,沈从文的父亲沈宗嗣也曾经住在这个会馆里,悄悄组织了个“铁血团”,企图刺杀袁世凯,不成功便流亡关外。熊希龄是沈从文的姻亲,是袁世凯拉上台又赶下台的内阁总理,于家于国,他们的关系都有点像历史传奇剧的剧情。
从总统府到天桥,从京兆尹到小店员,都是陌生的,街上见得最多的是骆驼,带着满身风沙沉缓地走过。翻开报纸,除了议员的意见和新闻,就是学生的消息了。这些人和他同住在一百万人的大城里,却仿佛很抽象的东西,离得极远极远。那两年夏天的雨水特别多,《实报》每日新闻都有坍墙砸人的消息,沈从文的小房间潮湿得生了霉。一起来京求学的“满伙计”(后来沈从文小说《雪晴》中队长的弟兄),一个地主小儿子,肺病已人第二期,语声沙哑,天天想家,念念不忘家里的老母亲、菜园、碾坊和白狗。沈从文手和心都空空的,他想着今天和明天,伙食如何解决。没有一个人可以商量,也没有一本书能给予指示。
P3-4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