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诡舍(夜来风雨声悬疑幻想震撼之作)
》
售價:HK$
54.8

《
讲给青少年的人工智能
》
售價:HK$
52.8

《
海外中国研究·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经典收藏版)--重构宋代文人的精神内核
》
售價:HK$
107.8

《
埃勒里·奎因悲剧四部曲
》
售價:HK$
307.6

《
今天我想要什么:海豹的女性漫画
》
售價:HK$
74.8

《
日常的金字塔:写诗入门十一阶
》
售價:HK$
74.8

《
税的荒唐与智慧:历史上的税收故事
》
售價:HK$
107.8

《
图式疗法的刻意练习
》
售價:HK$
87.9
|
編輯推薦: |
本书围绕TTCN-3国际测试标准,结合大量的实际测试案例,对软件测试的相关方法与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出发,围绕TTCN-3核心语言国际测试标准,并结合大量的实际测试案例,对软件测试的相关方法与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读者能够更贴近实际的去了解软件测试。全书共分为10章,主要内容包括:软件测试概述、软件测试基础、TTCN树表描述语言简介、TTCN-3核心语言概述、TTCN-3类型声明、TTCN-3语句与函数、TTCN-3测试配置及操作、TTCN-3测试描述和控制、TTCN-3系统测试与测试工具和基于TTCN-3的软件测试案例。
本书内容全面、实例丰富、可操作性强,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本书适合计算机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适合作为软件测试和软件开发相关人员技术参考书。
|
關於作者: |
孙晶,副教授,辽宁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先后主讲过6门计算机专业课程。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加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子课题一项、辽宁省和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3项,一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撰写论文28篇,其中8篇被EI收录,参编专著一部。研究方向: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数据挖掘;软件测试等。
|
目錄:
|
第1章软件测试概述
1.1软件故障与软件测试
1.2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过程
1.2.1顺序生命周期模型
SequentialLifecycleModels
1.2.2渐进ProgressiveDevelopment
生命周期模型
1.2.3迭代生命周期模型Iterative
LifecycleModel
1.3软件测试方法与测试内容
1.3.1黑盒测试
1.3.2白盒测试
1.3.3ALACAct-like-a-customer
测试
1.3.4单元测试
1.3.5综合测试
1.3.6确认测试
1.3.7α、β测试
1.3.8系统测试
1.3.9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
1.3.10协议软件测试
1.4软件测试原则与特点
1.4.1软件测试的原则
1.4.2软件测试特点
第2章软件测试基础
2.1软件测试白盒法
2.1.1逻辑覆盖法
2.1.2基本路径测试法
2.2软件测试黑盒法
2.2.1等价类划分法
2.2.2边界值分析
2.3小结
第3章TTCN树表描述语言程序设计
3.1协议一致性测试基础框架
3.1.1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结构
3.1.2X-协议一致性测试
3.2测试系统行为描述
3.2.1行为树
3.2.2TTCN行为描述
3.3TTCN数据类型和取值
3.3.1预定义数据类型
3.3.2取值
3.3.3简单用户定义类型
3.3.4构造类型
3.4PCOs和CPs
3.4.1通信模型
3.4.2发送一个ASP
3.4.3接收一个ASP
3.4.4声明PCO类型
3.4.5使用PCOs和CPs
3.4.6PCO和CP快照
3.4.7声明CPs
3.5发送语句
3.5.1发送ASP
3.5.2执行发送语句
3.5.3发送一个PDU
3.5.4发送协同信息
3.6接收语句
3.6.1接收ASP
3.6.2执行接收语句
3.6.3接收PDU
3.6.4接收协同信息
3.6.5OTHERWISE语句
3.7定义ASP、PDU和CM类型
3.7.1TTCN复合类型
3.7.2类型链Chaining
3.7.3ASN.1复合类型
3.7.4局部类型定义
3.7.5通过引用定义类型
3.7.6定义ASPs
3.7.7定义PDUs
3.7.8构造ASPs和PDUs的子集
3.7.9定义CM类型
3.7.10在行为树中使用ASPs和
PDUs
3.8TTCN表达式
3.8.1TTCN运算符
3.8.2TTCN函数
3.9说明ASP、PDU和CM值
3.9.1Static和Dynamic链
3.9.2复合ASN.1值
3.9.3ASP约束
3.9.4PDU的约束
3.9.5构造类型的约束
3.9.6CM约束
3.10约束引用
3.10.1参数化的约束
3.10.2发送和接收约束
3.10.3约束与OTHERWISE语句
3.11接收约束值匹配
3.11.1指定值SpecificValue
3.11.2匹配机制Matching
Mechanisms
3.12编码
3.13引用复合类型元素
3.13.1在SEND和RECEIVE语句的
上下文中引用
3.13.2引用ASN.1元素
3.13.3捕获接收到的ASPs和
PDUs
3.14裁决Verdicts
3.14.1结果变量ResultVariable
3.14.2初步结果
3.14.3*终结果FinalVerdicts
3.15GOTO语句
3.16定时器语句
3.17常量与变量
3.18动态行为描述
3.19使用别名
3.20测试例模块化
3.20.1测试步
3.20.2缺省行为
3.21TTCN中的参数列表
3.22测试例选择
3.23TTCN测试套结构
第4章TTCN-3基本语言元素
4.1TTCN-3概述
4.1.1实例
4.1.2范围规则
4.1.3参数化
4.2数据类型和值
4.2.1基本类型和值
4.2.2基本类型的子类型
4.2.3记录类型
4.2.4集合类型
4.2.5枚举类型
4.2.6联合类型
4.3任意类型
4.4数组
4.5递归类型
4.6类型的兼容
4.6.1记录类型兼容性
4.6.2枚举类型兼容性
4.6.3子结构化的兼容性
4.6.4成分类型的类型兼容性
4.6.5通信操作的类型兼容性
4.6.6类型变换
4.7模块Modules
4.7.1模块命名
4.7.2模块参数
4.7.3模块定义
4.7.4模块控制
4.7.5从模块导入
4.7.6引入规则
4.8运算符
4.8.1算术运算符
4.8.2串运算符
4.8.3关系运算符
4.8.4逻辑运算符
4.8.5位运算符
4.8.6移位运算符
4.8.7循环移位运算符
第5章类型声明
5.1常量声明
5.2变量声明
5.3定时器声明
5.4消息声明
5.5过程特征声明
5.5.1阻塞的和非阻塞的通信中的
过程特征
5.5.2过程信号的参数
5.5.3远程过程的返回值
5.5.4例外描述
5.6模板声明
5.6.1消息模板声明
5.6.2过程信号模板声明
5.6.3模板匹配机制
5.6.4模板参数化
5.6.5作为参数传递模板
5.6.6修改模板
5.6.7改变模板字段
5.6.8匹配操作
5.6.9操作的值
第6章语句、函数、可选步与通信
6.1程序语句和操作
6.2基本的程序语句
6.2.1表达式
6.2.2赋值
6.2.3日志语句
6.2.4标签语句
6.2.5Goto语句
6.2.6If-else语句
6.2.7for语句
6.2.8While语句
6.2.9do-while语句
6.2.10停止执行语句
6.3行为的程序语句
6.3.1选择性行为
6.3.2repeat语句
6.3.3交叉的行为
6.3.4返回语句
6.4函数和可选步
6.4.1函数
6.4.2可选步
6.4.3用于不同成分类型的函数和
可选步
6.5默认处理
6.5.1默认机制
6.5.2缺省引用
6.5.3激活操作
6.5.4去激活操作
6.6通信操作
6.6.1通信操作的通用格式
6.6.2基于消息的通信
6.6.3基于过程的通信
6.6.4检查操作
6.6.5控制通信端口
6.6.6any和all与端口一起使用
6.7定时器操作
6.7.1启动定时器操作
6.7.2停止定时器操作
6.7.3读定时器操作
6.7.4运行定时器操作
6.7.5超时操作
6.7.6与定时器一起使用的any和all
的总结
第7章TTCN-3核心语言程序设计
7.1测试配置
7.1.1端口通信模型
7.1.2连接上的限制
7.1.3抽象测试系统接口
7.1.4定义通信端口类型
7.1.5定义通信类型
7.1.6SUT内部的编址实体
7.1.7成分引用
7.1.8定义测试系统接口
7.2配置操作
7.2.1创建操作
7.2.2连接和映射操作
7.2.3断开连接和取消映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