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倾盖如故:人物研究视角下的近世东亚海域史
》
售價:HK$
77.0

《
史学视角下的跨文化研究(一): 追踪谱系、轨迹与多样性
》
售價:HK$
104.5

《
历史文本的文化间交织:中国上古历史及其欧洲书写(论衡系列)
》
售價:HK$
118.8

《
1688:第一次现代革命(革命不是新制度推翻旧制度,而是两条现代化道路的殊死斗争!屡获大奖,了解光荣革命可以只看这一本)
》
售價:HK$
217.8

《
东方小熊日本幼儿园思维训练 听力专注力(4册)
》
售價:HK$
88.0

《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
售價:HK$
107.8

《
她们登上了太空:第一批NASA女性宇航员成长纪实
》
售價:HK$
107.8

《
当代资本主义日常生活金融化研究
》
售價:HK$
140.8
|
內容簡介: |
农产品流通连接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传递农产品市场信息,关乎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提高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不仅可以促进农产品流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流通效率和效益,也是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信息畅通和价格稳定,建立高效、畅通、安全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关键。目前有关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的研究多是对流通实体组织的研究,缺乏针对农产品通组织化的过程和程度的研究,*缺乏相应的量化指标,流通组织化还是一个比较笼统和抽象的概念。实际上,农产品流通组织化是一个具体而且内涵丰富的研究范畴,韩喜艳*的《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研究》将农产品流通组织化过程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的流通理论、西方主流和非主流经济学中有关组织理论为指导,构建了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的评价模型,并描述与测度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的现状与所处阶段,从影响组织化水平的农产品流通主体、过程和服务出发,分别研究了农产品流通组织主体的竞合博弈,农产品流通过程的协调与组织以及农产品流通服务的优化。
|
關於作者: |
韩喜艳 1978年12月生,山东胶州人。2005年6月于天津财经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13年6月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产品市场与流通、农产品国际贸易等。近年来,主持潍坊市社会科学重点规划课题两项,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在《中国流通经济》《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
目錄:
|
前言
第一章导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五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的理论基础
一 概念的界定
一农产品的界定
二农产品流通组织的界定
三流通组织化的内涵
二 马克思的流通理论与农产品流通组织化
一关于流通主体的地位
二关于流通时间与流通费用
三 西方经济理论与农产品流通组织化
一分工协作理论
二规模经济理论
三交易费用理论
四产业组织理论
五演化博弈与自组织理论
六竞合理论
四 研究理论框架的初步设想
五 本章结论
第三章 中国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的现状分析
一 中国农产品流通主体组织化的现状
一农户进入流通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规模小,经营不规范
三农产品经纪人组织化程度不高
四农产品经纪人公司化比重不高
五农产品流通企业逐步向规模化、组织化发展
二 中国农产品流通过程组织化现状
一农产品流通环节多而松散,缺乏组织与协调
二农产品物流成本高,损耗严重
三农产品流通各环节利润分配不均,价差大
三 中国农产品流通服务组织化现状
一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比较完善
二流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三农产品信息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服务水平有很大提升
四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农产品流通组织化评价模型的构建
一 中国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的基本原则与目标
一基本原则
二目标
二 构建农产品流通组织化评价模型的目的与指标选取原则
一构建农产品流通组织化评价模型的目的
二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三 影响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的因素分析
一农产品流通主体
二农产品流通过程
三农产品流通服务
四 农产品流通组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反映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的指标组
二反映流通过程组织化程度的指标组
三反映流通服务组织化程度的指标组
五 中国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评价方法
一指标权重与目标值的确定
二数值的计算与多指标综合测定法
六 模型应用:中国现阶段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的测算
一农产品流通组织化指标的实际值与指数值
二各指标得分情况
三最终评价结果
七 本章结论
第五章 农产品流通主体的竞合博弈
一 农户组织化:农户合作行为的静态博弈
一农户合作的“囚徒困境”
二农户合作的重复博弈
三引入奖惩机制的长期博弈
四现实阐释:农户竞合关系的形成与稳定
二 农户与农产品流通企业的竞合动态演化博弈
一农户与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
二模型的参数分析
三现实阐释:“订单农业”合作演化稳态机制的
构建
三 本章结论
第六章 农产品流通过程的组织协调
一 农产品流通过程组织协调的内容
一农产品流通的协调机制
二农产品流通过程组织协调的内容
二 农产品流通过程的纵向一体化
一农产品流通纵向一体化的必要性
二农产品流通纵向一体化的途径
三农产品流通纵向一体化的案例实证
三 农产品流通过程的横向一体化
一农产品流通横向一体化的必要性
二农产品流通横向一体化的途径
三农产品流通横向一体化的案例实证:农民
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四 本章结论
第七章 农产品流通服务的优化
一 中国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的构成
二 当前农产品流通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商流服务与资金流服务缺失
二农产品物流服务发展滞后
三农产品信息服务有待完善
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服务功能远未发挥
五农产品服务主体分散,缺乏合作
六缺乏专业化的农产品流通服务机构和人员
三 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的优化途径
一依托批发市场的农产品“四流”服务合
二专业流通服务组织下的农产品“四流”服务分离
三电子商务下的农产品“四流”服务协同
四农产品流通服务的社会化
四 农产品流通服务优化的案例实证
一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的“四流”服务合
二中国农业信息网
三潍坊市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实践
五 本章结论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主要研究结论
二 提高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制定农产品流通的法律法规
二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三继续扶持农产品流通主体的组织化运作
四引导农产品流通方式创新
三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附录1 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2 各专家对评价指标赋权的详细数据
附录3 数目与农户竞合利润差额之关系说明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