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非饱和土水力与力学特性的物理机制研究

書城自編碼: 266713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自然科學力学
作者: 张昭,刘奉银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030456809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9-01

頁數/字數: 148页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HK$ 120.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给孩子的考古
《 给孩子的考古 》

售價:HK$ 63.8
文明的重建:战后德国五十年(译林思想史)从大屠杀刽子手到爱好和平的民主主义者,揭秘战后德国五十年奇迹般的复兴之路!
《 文明的重建:战后德国五十年(译林思想史)从大屠杀刽子手到爱好和平的民主主义者,揭秘战后德国五十年奇迹般的复兴之路! 》

售價:HK$ 108.9
推荐系统核心技术与实践
《 推荐系统核心技术与实践 》

售價:HK$ 108.9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

售價:HK$ 74.8
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 王健文
《 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 王健文 》

售價:HK$ 54.8
咨询的奥秘2:咨询师的百宝箱(珍藏版)
《 咨询的奥秘2:咨询师的百宝箱(珍藏版) 》

售價:HK$ 76.8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增订版)
《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增订版) 》

售價:HK$ 107.8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
《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 》

售價:HK$ 85.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27.7
《非饱和土土力学》
內容簡介:
水力与力学特性是当今非饱和土力学研究的热点 和难点之一。张昭、刘奉银编著的《非饱和土水力与 力学特性的物理机制研究》总结了目前非饱和土持水 特性、渗透特性和有效应力的研究现状,基于表面科 学、颗粒力学及热力学原理,提出了“土样-土颗粒- 集合体”的多层次分析模式,先从土样的试验结果出 发,研究了持水曲线的影响因素,并在全含水率范围 内完善了对土持水及非饱和渗透特性的模型描述;再 将土颗粒简化为球体颗粒,用液桥表征颗粒间的水分 形态,提出了土颗粒与液桥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 后,将非饱和土简化为球体颗粒组成的土颗粒集合体 或气、液、固3相及其交界面组成的集合体,分别建 立了预测滞回持水曲线的物理模型以及考虑相间交界 面的有效应力公式,深化了对非饱和土水力与力学特 性物理本质的认识。
本书可供土建、水利、公路、市政和工程地质领 域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研 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
目錄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非饱和土水力-力学特性的物理机制问题的研究背景
1.2 持水曲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1.2.1 持水曲线的模型描述
1.2.2 干湿循环的影响——以滞回特性为研究对象
1.2.3 颗粒组成的影响
1.3 非饱和渗透特性的模型描述
1.4 土颗粒与水相互作用的理论描述、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1.5 非饱和土有效应力的公式描述
1.6 “土样-土颗粒-集合体”多层次分析模式的提出
1.6.1 多层次分析模式的研究目标
1.6.2 多层次分析模式的研究内容
1.6.3 多层次分析模式的独到之处
参考文献
第2章 密度、干湿循环、孔隙尺寸分布和应力对土样持水特性的影响
2.1 初始干密度和干湿循环对黄土持水曲线的影响
2.1.1 试验用土、仪器及方案
2.1.2 试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2.2 颗粒级配、初始干密度和应力对持水曲线“滞回度”的影响
2.2.1 试验用土、仪器及方法
2.2.2 试验与研究方案
2.2.3 对青藏黏土、全风化花岗岩和火山土的试验结果分析
2.3 利用土的孔隙尺寸分布预测持水曲线的方法
2.3.1 预测思路
2.3.2 预测结果分析
2.4 考虑应力引起孔隙比变化的持水曲线模型
2.4.1 试验用土、仪器及研究方案
2.4.2 对Saskatchewan粉土、Indian Head冰碛土和西安黄土的试验结果分析
2.4.3 考虑应力引起孔隙比变化的持水曲线模型的推导思路
2.4.4 模型的试验验证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土样在全含水率范围内持水及非饱和渗透特性的模型描述
3.1 全含水率范围内持水特性的模型描述
3.1.1 表征较高含水率范围内持水特性的传统模型
3.1.2 建立表征全含水率范围内持水特性的修正模型
3.1.3 门槛基质吸力和门槛体积含水率的确定
3.2 全含水率范围内非饱和渗透特性的模型描述
3.2.1 表征毛细流动对非饱和渗透贡献的传统模型
3.2.2 表征薄膜流动对非饱和渗透贡献的修正模型
3.2.3 建立表征全含水率范围内非饱和渗透特性的组合模型
3.3 模型的验证与讨论
3.3.1 修正持水曲线模型的试验验证
3.3.2 修正组合非饱和渗透系数模型的试验验证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土颗粒与液桥相互作用的微观持水特性-
4.1 不等尺寸土颗粒间液桥的形状和受力分析
4.1.1 充填角和固一液交界面的控制半径
4.1.2 液桥体积的计算
4.1.3 基质吸力的无量纲表达式
4.1.4 毛细作用力的无量纲表达式
4.2 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讨论及验证
4.2.1 矿物成分相同的土颗粒间无量纲的液桥体积与毛细作用力
4.2.2 矿物成分不同的土颗粒间无量纲的液桥体积与毛细作用力
4.2.3 土颗粒问水分与水蒸气的平衡
4.2.4 理论模型的验证——表征球体颗粒间液桥毛细作用力与其间距的关系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均匀土颗粒集合体滞回持水特性的物理模型
5.1 土颗粒集合体物理模型的理论基础
5.1.1 两个相切接触的等径球体颗粒间毛细水的形态和受力
5.1.2 等径球体颗粒集合体的增湿过程
5.1.3 等径球体颗粒集合体内的体积关系
5.2 表征均匀土颗粒集合体滞回持水曲线的物理模型
5.2.1 对边界增湿过程的模拟
5.2.2 对边界减湿过程的模拟
5.2.3 对第1次扫描减湿过程的模拟
5.2.4 对第1次扫描增湿过程的模拟
5.2.5 对再次扫描增湿和减湿过程的模拟
5.2.6 模型中参数的确定
5.3 模型的验证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气、液、固及其交界面集合体的有效应力公式研究
6.1 有效应力公式的推导
6.1.1 各相及其交界面的守恒方程
6.1.2 在Helmholtz自由能中考虑力一水耦合特性
6.1.3 气、液、固及其交界面集合体的有效应力公式
6.2 有效应力参数的确定
6.3 有效应力公式的验证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