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五谷杂粮养全家 正版书籍养生配方大全饮食健康营养食品药膳食谱养生食疗杂粮搭配减糖饮食书百病食疗家庭中医养生药膳入门书籍
》
售價:HK$
54.8

《
七种模式成就卓越班组:升级版
》
售價:HK$
63.8

《
主动出击:20世纪早期英国的科学普及(看英国科普黄金时代的科学家如何担当科普主力,打造科学共识!)
》
售價:HK$
86.9

《
太极拳套路完全图解 陈氏56式 杨氏24式和普及48式 精编口袋版
》
售價:HK$
32.8

《
2+20:私募股权为什么能长期战胜市场
》
售價:HK$
86.9

《
经典秩序的重构:廖平的世界观与经学之路(探究廖平经学思想,以新视角理解中国传统学术在西学冲击下的转型)
》
售價:HK$
97.9

《
你喜欢勃拉姆斯吗……
》
售價:HK$
52.8

《
背影渐远犹低徊:清北民国大先生
》
售價:HK$
96.8
|
編輯推薦: |
孩子在身边只是母亲人生的一个季节。
是春耕,是夏晒,总是会到秋收时节。
一切的欢笑或眼泪,美满或劳苦,
其实只是美丽镶画的一小片、
锦绣手工的背面、一串还未镶好的串珠;
有一天,当你看到一幅镶画、
一片锦绣、一串珍珠,
会惊讶,这么美!会感叹,这么快!
|
內容簡介: |
这本书虽然不是巨著,却让我在其中发觉作者用有限的篇幅为现今世代的母职提供了「文化反思」、「召命定位」、「群体成全」、「信心旅程」及「终身学习」五方面的指向。更难得的是本书叙事性的体裁加上倒叙手法的运用,让人读来好像观赏一部电影──随着镜头的回溯及细致的铺陈,读者走进作者精心细意记存的往事里,时而经历感同身受的安慰,时而瞥见另一视域的曙光──可读性甚高,心也深深被感化而触动。
~陈张慧嫈 香港德慧文化创办人
|
關於作者: |
彭臧玉芝,祖籍山东,生长于韩国,赴台湾读大学,与彭怀冰相识结婚。夫妇在台湾校园团契工作35年,从事青少年、大学生及婚恋家庭辅导。2009年退休,移居大陆,仍在海内外从事辅导工作。
育有二子,并有一孙。长子已婚,服务于NGO机构,主持电台,在各地做励志演讲。次子就读北京大学哲学所博士班,即将毕业。
著作有《宁为母亲》、《起跑线上》、《校园,我的家》、《宣教视窗》、《种一颗宣教树》、《宣教、Ready,Go!》、《妈妈的丰盛季节》;译著有《你也能带领小组》、认识圣经的八堂课》(以上均为校园出版社出版)、《认识圣经》(中国基督教两会出版)、《见证基督》(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等书。
|
目錄:
|
推荐序一 绿色、有机的母爱/008
推荐序二 甜蜜家庭蓝图/012
推荐序三 待定/014
推荐序四 睿智、贴心的亲子纪实/016
自序 如果她们早知道/019
Part 1 新手妈妈
01.
第一声啼哭开始/024
02.
母亲,尊贵的称呼/028
03.
将心转向家庭/032
04.
爸爸不缺席/036
Part 2 欢然上路
05.
爱,要花时间/044
06.
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048
07.
书香满屋/052
08.
子不教,谁之过/056
09.
朽木也可雕也/062
10.
哥俩好/066
11.
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070
12.
再过一次童年/074
Part 3 路上风光
13.
珍藏美好回忆/082
14.
神秘母亲节礼物/086
15.
故地重游/090
16.
信仰接力赛/094
17.
没有速成/100
18.
家风绵延/104
19.
妈,请尊重我们的权利/108
20.
让家成为给与的地方/112
Part 4 与子同行
21.
预备—齐,向前走!/120
22.
如坐云霄飞车/124
23.
晴,时多云,偶阵雨/128
24.
少年情怀总是诗/132
25.
订约指环/136
26.
星爸星妈拉拉队/142
27.
陪他走过高考/144
28.
走出失败阴影/148
29.
有其父必有其子/152
Part 5 放手,飞吧
30.
哥哥弟弟当兵去/160
31.
把箭射向远方/164
32.
永远的牵挂/168
33.
放手,飞吧!/172
34.
故事还在上演/176
跋 你也可以做到/182
实用篇
Part 1
新手妈妈
(适用于学龄前孩子的妈妈)
Part 2
欢然上路
(适用于学龄儿童的妈妈)
Part 3
路上风光
(适用于孩子上小学、初中的妈妈)
Part 4
与子同行
(适用于孩子在青少年期的妈妈)
Part 5
放手,飞吧!
(适用于孩子长大即将离家的妈妈)
进深阅读/192
|
內容試閱:
|
近年福音乐坛中一些新生代歌手,无独有偶地以他们走过儿时无父的挣扎,用音乐描述当今是个无父的时代。脍炙人口的敬拜歌曲主领人Lincoln Brewster的个人专辑《真实人生》(Real Life),以及Matt Redman的《天父之歌》(The Father ''s Song),都是典型的例子。
为什么说这是个无父的时代?父母事业忙碌、追逐名利、家庭失和、婚姻失败,都是导致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席的因素。其实华人的文化,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少有父亲的影子,长大后也很少父亲的记忆,这种现象由来已久。
不是吗?看看中国悠久的官场文化,从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传统风格,中国男人被事必躬亲、身先士卒、舍我其谁的心结深深捆绑,以致终日案牍劳形,最后积劳成疾而撒手西归,不就是现代用词“过劳死”的翻版?
父亲忙于应酬得天昏地暗,还得靠公益广告呼吁“爸爸回家吃晚饭”。父亲的角色在男人的生涯中,不会放在前面。为了养家糊口,也为着更上一层楼,父亲简直是忙透了!然而在人生中最忙碌、最疲倦,事业正在起步的时刻,也正是父亲对孩子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日子。
父亲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
在孩子小时候陪着一起玩耍,把他高高举起,让孩子感受到大力士爸爸的力道,会梦想自己将来成为力大无穷的勇士,这带给孩子安稳和力量。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下棋、活动、游乐,做孩子的“大玩偶”、“老玩伴”,他们感受到与爸爸的连带感,亲情紧紧相系,直到长大都会是身心健全、有益社会的人。孩子长大一点,从父子交流对谈,看到爸爸如何讨论事情,感受到人情世故,对家事国事的远见气度,处理事情的稳当沉着,他们羡慕做一个大气卓越的领袖人物。透过父亲的爱,孩子也仿佛看到天父的形象。
而一个失职的父亲,对孩子——无论是男孩或女孩都有莫大的影响,少了父亲男性之爱,儿子缺了仿效的对象,女儿对男性情感的饥渴似乎永远填不满。一个没有榜样的父亲,一面教孩子要孝敬妈妈,可是他动不动对着妻子吼叫;一面教孩子要守交通规则,可是他当着孩子的面闯红灯;一面希望孩子将来有美满的婚姻,可是从不用心经营这个家。
虽然人世间没有谁天生是好父亲;然而在还来得及之前,当孩子的小手热情地围抱着你的脖子,乌黑的头发贴在你汗湿的额上,不要吝啬张开双臂拥抱他、亲吻他。
在还来得及之前,让孩子睡觉前有幸看得到爸爸,跟你道声“晚安!”,至少能看清楚爸爸的长相!在孩子一大早匆忙上学时,不要看他狼吞虎咽啃面包,就骂:“谁叫你不早一点起床?!”
在还来得及之前,当你正在书房看报、阅读,孩子突然探头进来,眼中露出苦恼的神情,似乎有话要说,不要喝斥他:“进来干嘛?别打扰我!”
在还来得及之前,不要跟年轻气盛的青少年孩子使气,忘了你也曾做过叛逆之子;不要用硬碰硬,把一时迷途的孩子逼出家门。到后来,徒叹:“儿呀,儿呀,我约你吃顿饭,比见总统还难哪!”
与其成为错失孩子成长岁月的父亲,追也追不回;不如跟孩子的妈一起参与养育的历程,体恤母性的辛劳和忧烦,分享生命成长的喜悦和成就。父亲与母亲,取长补短;男性和女性,兼容并蓄。爸爸不缺席,妈妈不抱怨!
“There is nothingmore preciousthan holding your own baby to bed.”这是前两天大儿子邮件写来的一句话。三十多年来我那个小娃儿茁壮长成男孩,又从男人蜕变到父亲。这个“奶爸”如今已经开始他的父亲之旅,我相信他会是个好爸爸!
说到这儿,现在且跟我走入时光隧道,探探三十多年来捕捉的吉光片羽,在我为人母的历程中,看那由欢笑和眼泪换来的珍珠是如何串起来的;那用美感与劳苦刻画的镶画是如何勾勒的;那锦绣手工图案是如何一针一线编织的。
故事就要开讲了!
【读者手札】
读《妈妈的丰盛季节》,听彭师母讲述过往的故事,你会发现甜蜜的家庭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期待;你会发现母职独特的荣耀与尊贵;你会感同身受母亲默默的爱与温馨;你会珍惜孩子在身边看似漫长却转瞬即逝的时光;你会看见母爱之真谛并非要成就自我的骄傲,而是舍己与牺牲,是在艰难矛盾甚至泪水伤心之中,仍然选择去接纳、原谅、分享、拥抱;你会看见母亲在平凡琐碎的生活之中,心灵仍然可以喜乐充盈;你会看见母亲的尽责与交托有无悔的情怀与终久的盼望!
在我周围,很多女性期待在家相夫教子,但是他人的期待、社会的压力导致多数人无法如愿。我们新生代父母正值春季耕耘,何不来听彭师母——这位经历春秋的过来人——讲述她的故事?相信一定会受到鼓励去做无悔的选择,并在一切抚育的劳烦中加增盼望。
祈愿借着这本书,让彭师母成为你的良朋益友,在你的季节,陪你于流泪撒种、欢呼收割!
任凤倩,北京读者
(全职妈妈,有二子,长子4 岁、幼子5个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