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数学分析(第一卷)(第7版)(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97.9

《
什么是思想史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
售價:HK$
61.6

《
法律是什么:20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全新增订版)
》
售價:HK$
63.8

《
从宁波到日本:生活世界的对话
》
售價:HK$
74.8

《
西夏史(历史通识书系)
》
售價:HK$
77.0

《
怪谈:一本详知日本怪谈文学发展脉络史!
》
售價:HK$
57.2

《
韩江黑夜的狂欢: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出道作品
》
售價:HK$
63.8

《
销售的力量
》
售價:HK$
97.9
|
編輯推薦: |
主编的话
作为一个外国文学翻译者与研究者,有太多的机会接触大量外国文化,深深为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缤纷多彩、丰富浩荡所折服。在这世界文化丰富多彩的浩浩荡荡中,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与多元化彼此交融、互相渗透,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发展着和变化着。这种发展与变化又进一步促发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激荡、交流、碰撞、吸收、借鉴、扬弃、融合与改造,进一步催发出更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使得各民族文化在不断丰富自己内涵的同时,也因此而丰富着全人类的文化宝库,使之日新月异,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不断发展。
在这样一种浩浩荡荡的交融与发展中,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任何把自己禁锢、封存、隔绝起来,意欲独善其身的做法与想法,无疑地、都是愚昧、不可取的。惟有置身其中,勇敢面对,从这种交融与碰撞中博采众长,吸取自己发展的需要才是正确选择。问题是,面对这样丰富多彩、浩浩荡荡的海样文化大潮,如何更加方便和自如地去选择我们自己的需要,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事情。毕竟,就大多数人来说,直接阅读外国文化,依然要受诸多条件、特别是语言障碍的限制与影响。因此,不断推荐、翻译与出版更多的优秀外国文化给我们的大众,
|
內容簡介: |
本书全免审视了社会科学历史发展,总结了从古至今社会学的重要贡献,以及如何把其与当前形势结合起来。例证了自19世纪生物学和社会学起源以来至今这两者是如何发展和互相影响的。概括了大部分社会学经典理论和课题。
|
關於作者: |
福勒教授生于美国,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和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系学习,1985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获得博士学位。1994年任英国达勒姆大学社会学和科学政策教授,1998年至今任英国沃里克大学社会学教授。
|
目錄:
|
前言
简介
第一篇 21世纪对社会学的拼命寻求
第一章 学术界不死族的故事:社会的神秘消失
第二章 处于危险中的社会科学:该危险的发展简史
第三章 社会主义作为难以捉摸的合成体处于社会科学的中心地位
第四章 继承问题和社会主义向自然主义的*终撤退
第五章 福利的恢复和英国社会学的重新发现
第六章 插曲:当今社会科学的奥韦尔倾向
第二篇:社会科学的生物学挑战
第七章 经典社会理论隐藏的生物学过去
第八章 当今,区分社会学和生物学至关重要
第九章 谨防拥有左翼天赋的达尔文主义者:争当马克思继承者的斗争
第十章 谁或什么值得我们同情?
第三篇:人类是我们这个时代濒于灭绝的物种
第十一章 科学与宗教方面即将到来的世界历史斗争
第十二章 理解原教旨主义对世俗主义的反击
第十三章 因果报应的世俗化:发展政策的达尔文倾向
第十四章 我们会成为天堂里的纳粹吗?
结论:真的没办法逃离人性吗?
词汇表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新社会学想象力》
前言
多年前,苏嘉达·拉曼竭力主张我写一本明确奉献给“社会理论”的书,因为社会理论家明显与任何其它专业的人士一样狭隘,对知识社会学引进的这种反思尤其反感。实际上,社会理论轻易将其关注的问题从经验社会学中分离开来,从而使自己成为意识形态批评下手的目标。那么,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社会理论作为一个独立领域的兴起与意识形态批评的末期衰退相一致也就不奇怪了。相比之下,我一直坚信,最有趣的社会理论在本质上关注的永远不是理论,而是某些经验的领域或迫切的政策问题。
我写这本书的机会源于克里斯·瑞杰克的鼓动,他非常喜欢我对阿多诺的《社会学导论》的评论,后者发表在2000年《欧洲社会理论期刊》秋季刊上。其本意是让我写赖特·米尔斯1959年的经典《社会学想象力》的二十一世纪版。本书赞同米尔斯有些偏执的政治敏感性、他大体上实证主义的方法论支持、他对时髦的学术官方语言(Newspeak)(这里的结构功能主义已为后现代主义所代替)的反感以及他认为社会科学对于面对等待我们的将来(现已非常不同)至关重要的坚定信念。看一眼本书词汇表中列出的术语和定义就能梳理出自米尔斯那个时代以来这个世界究竟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他能认识的估计只有一半。
在过去的五年里,我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中发表过本书的部分观点。然而,就呈现本书多多少少的整体性而言,首先应该感谢的是在华威大学就读哲学和社会理论与现代性社会学这两门硕士课程的我的学生们,此外还有在赫尔辛堡隆德大学暑期研究生学校的学生们,二者都是在2004年举办的。感谢安妮·科瓦莱宁和佩卡·萨尔库恩,他们2002年邀请我向芬兰社会学协会介绍魏斯特马克的年度讲座。感谢戴维德·格林伍德和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他们允许我在分别由福特和古尔本金安基金会资助的课题环境中提出我自己的思想。过去和现在,我的一些研究生从事的工作让我接触到相关问题,我有可能忽略了,他们中有艾哈迈德·布齐德,奈杰尔·克里斯蒂安,吉姆·科利尔,威廉·基茨比,柯克·基尔克,琼·利奇,比尔·林奇,雨果·门德斯,詹姆斯·米特拉,戈文丹·帕拉伊尔,彼得·施瓦兹曼,马克·史密斯,米莲娜·斯特德瓦,渡边麻衣子。扎因·阿比丁,阿尔夫·邦,芭贝特·巴比奇,兰德尔·柯林斯,杰拉德·德兰蒂,戴维·德福,让-皮埃尔·迪皮伊,阿底提·格里,保罗·格里菲思,帕特里克·希伦,米拉·南达,格雷戈·拉迪克,格雷格·兰森姆,阿曼达·里斯,弗郎西斯·雷梅迪奥斯,吉恩·罗莎,阿诺·塞尔斯,齐亚·萨尔达里,斯库利·西古德松,尼科·斯特尔,罗杰·特里格,史蒂芬·特纳和安妮·维茨也给予了我很多洞察力和灵感以及有益的批评。最后,我要将本书献给我的前合作者斯蒂芬尼·劳勒,没有他我可能没有这么有人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