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拥抱真实自我:内在小孩的探索和疗愈
》
售價:HK$
64.9

《
黑暗王后:缔造中世纪世界的血腥竞争
》
售價:HK$
129.8

《
小行星猎人:贝努小行星生命起源样本采集任务全记录
》
售價:HK$
63.8

《
孙机谈文物
》
售價:HK$
118.8

《
诡舍(夜来风雨声悬疑幻想震撼之作)
》
售價:HK$
54.8

《
讲给青少年的人工智能
》
售價:HK$
52.8

《
海外中国研究·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经典收藏版)--重构宋代文人的精神内核
》
售價:HK$
107.8

《
埃勒里·奎因悲剧四部曲
》
售價:HK$
307.6
|
編輯推薦: |
著名作家韩石山评论:李琳之先生是个会写文章的人,他知道自己不是神,下笔总是适可而止,他知道对方不是愚顽,故而不会把话说满。这样的文章,看到会心处,你会轻轻一笑,你知道自己得到尊重,由不得也就尊重对方。
孙涛先生曾任《城市文学》主编、太原市作协主席,国家一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朱衣道人》《风流恨》评《家国往事》:这些年读书不多,一是不想熬眼伤身,二呢,为不断修订写那部虔书(即《虔诚与疯狂》,编者注),许多资料要看、当事人要访,不想浪费时间。那天雨中赴宴得赠李琳之书两本,至今已读毕《家国往事》中的《大商的梦魇》和《千年不醒》两篇。仅从读过的两节看,写得太好、也太有价值了。史料收集、当事人访谈、实地勘察、研究分析、其功其力,加上自身学养和精美的文字表述,真是历史大散文之佼佼者!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部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另类山西解读,作者不是从史读史,不是从书到书,而更多的是到实地去寻访去感受,去想方设法还原一个历史的真相,作者由此得出的一些看法或结论,与现时代流行的一些观点或观念不尽相同,有的甚至是大相径庭。书中所记述的这些事件发生演绎的地方都在山西,如代县雁门关、长平古战场、运城关帝庙、陵川王莽岭,以及清康乾时期的中国首富平阳亢氏故里、民国初年晋商领袖刘笃敬故里、具有众多远祖遗迹和传说的乾坤湾,如此等等。这些历史事件虽然发生在山西,但都是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核心内容。本书揭示的是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两千多年的大一统封建社会中,中国没有真正的商人,有的只是官商和小商小贩。真正的商人在其中没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做大必死——皇帝不容,官僚不容,黎民百姓“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畸形思维也不能容忍大富大贵的存在。
二、中国传统的贵族精神能够在中国商人身上开花结果。多元化的政治时代,能产生真正的大商人,更能涌现出一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贵族,二者可以融为一体。民国初年叱咤风云的晋商领袖刘笃敬恰恰就是这种具有贵族精神的卓越商人代表。
三、统治者无需把自己打扮成劳苦大众的救世主,无需给天下画一个“人人敬老,人人爱幼,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所谓“大同社会”美好蓝图,然后强迫黎民百姓步调一致地按照他们随心所欲的指挥棒去稍息、去立正。真正的大智慧在民间,真正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是民众。统治者“无为”,民众才能“有为”。统治者朝令夕改的“有为”,往往会挫伤百姓的积极性,让他们最后处于碌碌无为的悲惨境地。
四、标榜“德治”的社会都是以虚伪的道德说教作为幌子的人治社会。
五、久远的历史文明其实是一把明晃晃的双刃剑,它斩断的不仅仅是旧时代意义上的野蛮和蒙昧,它削掉的更可能是新时代“文明人”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能力。
六、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正面意义的核心概念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真理性。这些概念可以是一个伦理或者道德范畴,但无法成为科学概念,它讲究的是情感,是伦理秩序,不是真理。
七、中国历史缺失了太多的“民间记忆”。家事国史是一种须臾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民间记忆”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历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
|
關於作者: |
李琳之,李琳的笔名,1967年生于山西省襄汾县古晋都遗址边上的南赵村。著名作家、文化学者,是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特聘教授。著有《黄土魂》《天才的悲剧》《感喟秋雨》《中华祖脉》《家国往事》等。有《一生的突围》多篇作品被收入各类中小学生读本中。《光明日报》刊载中国科学哲学首席科学家郭贵春文,评其《中华祖脉》为“重新观照华夏文明源头的坐标”。
|
目錄:
|
第一编迷离商贾
大商的梦魇3
再去去瓜洲古渡吧,那里应该是亢氏及晋商先人们吹响号角、走向商战,抑或战罢归来的拐点,那里应该寄托着他们对亲人思念和对金钱渴望的纠结,那里应该残留着他们人生成败的喜悦和悲伤……但诗人们在这里成了历史的主角,戏剧里的传奇故事在这里成了游人的佐料,而那些创造扬州历史的商人在这里却成了多余而没有让成千上万的文人骚客为他们留下哪怕片言只语……
最后的贵族36
我在冥冥之中,却有一种“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悲怆……我的眼前不时涌现出那个长跑马褂、儒雅倜傥的刘笃敬形象———他义无反顾地去刑场收殓杨深秀尸体的样子,他站在轮渡船头蹙眉思考的样子,他在谈判桌上智斗英人的样子,他在这个老宅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的样子……而最后,他留给我的是一个中国最后的贵族步履蹒跚、踽踽独行的背影……
湮没的辉煌55
明清时代的“襄汾商人”,这是一支曾经纵横大江南北、威震长城内外的“商师”精锐,一队曾经让皇帝老儿屡次弯腰借钱的商业群体,一个曾经让桀骜不驯的郑板桥躬身侍教的传奇商帮,一个曾经奠定山西近代工业基础的先驱,一个曾经领袖晋商群伦的商中翘楚,一个曾经完美演绎晋商绝响的民族工商业代表。
第二编史林悲风
异化的大神93
徘徊在烟雾缭绕的圣殿里,在四周都弥漫着一种浓烈的忠义氛围中,我仿佛有一种窒息的感觉。我明白,对于我而言,这实在是一种文化包袱过重压抑而导致的呼吸不畅现象。由此想来,我们中华民族的肌体上还背负着五千年的文明传统,糟粕与精华齐在,渣滓同精髓共存,她负荷着如此沉重的负担前行,怎能不蹒跚踉跄、步履维艰?
千年不醒107
王莽被自己和众人用谎言与假象打造成了光鲜亮丽的“圣人”,他又被群儒们高高地托举到了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神”的地步。当谎言和假象露出它邪恶的本来面目时,那些不遗余力推着他前行的那股力量,就不仅成了他肉体的践踏者,连他那颗求圣求王的质洁心地也成了他们邀取政治资本而可以随意玷污的垫脚石。
文明的疤痕157
在文明和野蛮的无数次搏斗绞杀中,文明可能会暂时败得一塌糊涂,但每一次的野蛮胜利都是以更人性化的文明进步为代价的,随之成为殉葬品的是曾经被视为文明的野蛮———那种披着文明外衣的丑恶野蛮。
一个民族苍凉的文化符号182
邪恶化身为正义的面目出现,正义的真身在这里却成了风雨中的飘零,将士们的鲜血成了奸佞小人“邀功”的资本。这是一个历史的暗角,是历代文人们冲锋陷阵意图攻克的堡垒。然而,历史的巨轮在这里还是一次又一次地抛锚、搁浅……
大国顽疾225
它就像一个布满残红血迹的带着侮辱性的巨大惊叹号,充斥在史乘笔记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又像一个冥顽不化的黑色幽灵,鬼鬼祟祟地游荡在历史的时空隧道中,不时地戳打着你的心扉,不时地刺激着你的神经……
第三编家事国史
一生的突围235
父亲一生都被笼罩在一张无形的大网中,他从少时即挣扎着要摆脱它的束缚,但结果是刚挣脱开一张踉跄着跑出来,却有另一张更大的网当头罩了下来。他挣扎、反抗、突围了一辈子,当到他年老体衰、身心疲惫、几乎绝望时,那张无形的网才蓦地揭开了……
寻祖247
我又要离去了。临走前,表哥把我领到了祖父、祖母的坟地里。那里已经是一片被平整后的小树林了,四周一望无际,苍茫浩远。我拉着儿子一起跪下,谢祖宗先人的血脉之恩,谢皇天后土的养育之恩。
暗角259
掌声和鲜花都送给了她们的丈夫,送给了她们丈夫年轻漂亮、知书达理的“如夫人”,她们却只能躲到阴暗的旮旯里无声地啜泣。没人去关注她们,没人去帮助她们,她们就像那疾风暴雨吹打下的飘萍一样,任由时代的洪流无情地吞噬……
第四编华夏根祖
大美黄河乾坤湾273
中华龙的形象是否就是黄河永和段形状的现实模拟呢?
伏羲是否就是中华龙最早的丹青手呢?还有,乾坤湾是否就是伏羲阴阳八卦机理的灵感触发点呢?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农耕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魂魄,黄河、乾坤湾、伏羲、中华龙、八卦易学原理……思绪至此,我的心似乎要飞起来……
祖脉的标识291
中华远古文明的汁液就渗透在我脚下这片平实的泥土里,中华民族的祖脉就绵延在我眼前这逶迤的山岭上、这舒缓的水流里、这蔚蓝的天空中……哦,我的故乡,那黄汾交融的地方,映现着一个民族伊始迷离的背影。
水亮的人物(代跋)蒋泥311
后记313
|
內容試閱:
|
平阳亢氏祖籍何处,又如何成为巨富,已无从考稽,但乡野之间恍惚传说却从未间断。
据传,明万历年间,山东大旱,一对年轻夫妻逃荒到山西平阳城,最后落脚到东关一破落大户闲置的两间房子内安居下来,靠家传手艺———磨豆腐维持生计。不久,这对夫妻生下一子,取名亢宝万,不幸的是,孩子天生是个兔儿唇,他们顺嘴就给孩子取了个小名叫豁儿。
豁儿自落地时起,总是啼哭个不停,搅得父母心烦,四邻不安,加之家境困难,孩子还是个先天残疾,父母遂生弃婴之意。
事也凑巧,平阳府的赵知府有一晚做梦,梦见了一队满载金银珠宝的车辆前后有序地缓缓驶入了东关,领头的声称是为亢家豁儿送宝来了。赵知府醒来细细琢磨,感觉此事怪异,便叫上随从微服到东关暗访。整个东关就只有这一家姓亢,赵知府一打听就到了院子里。当他看到襁褓中的啼哭不止的婴儿,且听说这孩子小名就叫豁儿时,十分吃惊,没想到梦里的情形竟和现实中如此暗合。赵知府脱口对这对年轻的父母说道:“此子必非常人,本官认他为义子,你二人定要好好抚养!”赵知府走前特意恩准他们入了平阳籍,还给他们留下一些随身携带的银两。从此,夫妻二人再不做他想,辛勤劳作,努力耕种,几年以后就用积攒的钱财和赵知府断断续续的资助,在东关买了一块地皮,动工搭建房屋。
一天,他们取土和泥时,竟然挖出十瓮金银珠宝等物。夫妻二人随后就开始筑府邸,修花园,建鱼池,并延请老师教授豁儿。亢家一跃而为当地富户,名声随之鹊起。
后来,亢豁儿长大成人后,从年老体衰的父母手中接管了家业,并开始经商,诸如长途贩卖,开典当行,如此等等,亢豁儿迅速暴富起来。后来,亢豁儿就逐渐把半个东关都买下来,陆续建起了一座又一座气势冲天的豪宅大院,乡人取其亢宝万的谐音,干脆给他取了个非常形象的绰号:“亢百万”,他原来的名字和小名反而逐渐被人忘掉了。
19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北渡黄河,直逼平阳城下,准备围而攻打。李自成为了窥探城内动静,特命士兵在城北即今临汾郭家庄附近取土筑台,因土台形似圆月,后人称之为月迫山。李自成登台观望,不料被城内官兵发现,射出一支冷箭,李自成躲避不及,左眼被箭羽尾毛扫伤。李自成下台治伤,随手脱下衣服挂在附近一颗老槐树上,这
个地方后来形成村落,就被人称作了挂甲庄。
李自成心里憋着一肚子火,次日便悍然下令要马踏四关。亢百万得知详情,为保东关不被毁掉,密派管家到李自成军营,和李协商,愿给义军捐一次军饷,以求得东关平安无事。义军连日作战,军备困难,现在既有亢百万如此雪中送炭义助,李自成岂有不应之理!结果,这次战斗中,除过东关免于兵燹之难,完整保护下来外,其他三关均毁于战火。直至上世纪40年代,东关城墙还完好保存如初,后在临汾战役中毁于烽烟,被夷为平地。
与民间传说可以相互印证的是,流传于晋南和陕北、渭南一带的蒲剧《三疑计》,至今还在传唱着这样一段铿锵有力的唱词:
李自成百万军渡河北岸,
一马儿围困了平阳城关。
临汾挂甲庄
平阳府左良玉射尔一箭,
射瞎了尔左目五形不全。
一怒间把城关马踏兵践,
亢百万助军饷留下东关。
五
从民间传说来看,亢嗣鼎应该是亢宝万的儿子或孙子,他并不是亢氏家族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