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
售價:HK$
57.8

《
进入全球公共视域的清帝国:欧洲文献里的中国邸报
》
售價:HK$
139.2

《
微积分学教程(第二卷)(第8版)
》
售價:HK$
116.8

《
16至20世纪知识史中的流亡者与客居者
》
售價:HK$
103.8

《
家庭经济学:用经济学视角解读家庭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S. 贝克尔全新力作)
》
售價:HK$
81.4

《
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新)
》
售價:HK$
54.8

《
王名扬全集:美国行政法(上下) 王名扬老先生行政法三部曲之一
》
售價:HK$
173.8

《
军人与国家:军政关系的理论与政治
》
售價:HK$
140.8
|
編輯推薦: |
3-6岁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识慢慢树立起来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不听话”和“问题”出现,爸爸妈妈为此会头疼和焦虑,最常见的几大问题就是:孩子胆小怎么办?孩子容易发脾气怎么办?孩子有吮手指或其他坏习惯该怎么纠正?孩子总是抱怨、发牢骚怎么办?孩子睡眠习惯不好怎么办?
《我要更好儿童情绪管理图画书》正是针对3-6岁孩子最容易出现的状况,邀请有教育和心理学背景的作者以及有丰富插画经验的优秀儿童插画师共同创作,用故事的手法重现孩子日常的典型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故事后还给家长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帮助家长和孩子共同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
內容簡介: |
《我要更好儿童情绪管理图画书》是一套帮助幼儿化解不良情绪的心理教育绘本。它讲述双胞胎兄妹布雷特和南茜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愤怒、烦躁、恐惧、焦虑、胆小等负面情绪时,老师和家长是如何适度引导、教育,平抚孩子不安的内心,帮助孩子摆脱不悦的阴影,重拾愉悦、快乐的心情。书中每一个故事,都来源于生活,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凝聚着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理论的精华。
《我要更好儿童情绪管理图画书:南茜吮手指》告诉家长孩子爱吮手指的深层原因,帮助他们更好地纠正孩子这一行为习惯。
《我要更好儿童情绪管理图画书:布雷特发脾气》指导家长该如何面对孩子发脾气,怎么让他们从怒气中平静下来,怎么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我要更好儿童情绪管理图画书:南茜好担心》引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缓解焦虑,大胆去尝试。
《我要更好儿童情绪管理图画书:布雷特爱抱怨》帮助家长引导孩子走出“抱怨”的陷阱。
《我要更好儿童情绪管理图画书:布雷特不想睡觉》给家长最贴心的指导,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
|
關於作者: |
李玮,本科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于中科院研究生院,主修过教育心理学,曾在教育领域工作数年,后从事媒体工作。多年来,一直关注婴幼儿与青少年成长及心理发展,她在培养孩子成长的实践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目前在中科院心理所研学儿童心理学。
|
目錄:
|
《布雷特爱抱怨》
《南茜好担心》
《布雷特发脾气》
《南茜吮手指》
《布雷特不想睡觉》
|
內容試閱:
|
抱怨、发牢骚,是一种不良的情绪表达,它不是单纯的生气、烦恼和伤心,它包裹着多种消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源自孩子消极的认知思维,即总是过分关注事物不好的一面,并且不断放大,使不好的一面大得看起来无法忍受。
改掉孩子爱抱怨的坏毛病,需要从改变消极认知入手。遇到问题时,锻炼孩子不要老盯着不好的一面抱怨,而是想想该怎么解决,或者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
在解决问题上,需要鼓励孩子开动脑筋,多想几种办法,或者多想几种此事好的一面(至少三种),帮助孩子跳离烦恼的陷阱。
例如,孩子从外面玩得满头大汗回家,正渴得厉害,凉杯中只有半杯,也许不够孩子解渴的,爱抱怨的孩子肯定不高兴,会抱怨这么点水不够喝。
这时,家长可以在他抱怨前,引导他看到有半杯水的益处:“你真幸运,还有半杯水呢。有一次我口渴得厉害,回家连一滴水都没有。”或者说“真糟糕,妈妈忘记家里饮用水不够了。怎么办呢?”然后引导孩子想想解渴的办法,比如到门口的便利店买几瓶水解渴。
爱抱怨不是孩子一朝一夕能够改掉的坏毛病,需要生活在他身边、理解他想法的人,比如父母,持续不断地辅导和纠正。
例如,在去海边的高速上,由于车程漫长,孩子厌倦乏味的旅途,会不断地抱怨:“什么时候到海边啊?怎么还不到啊?”开车的妈妈或爸爸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一下孩子的情绪,安抚孩子:“开了这么长时间,还没到海边,确实让人烦躁。”接着,跟孩子说明:“这趟旅程需要花三个半小时,现在我们走了两个小时,还有小一半的路程要走。我们可以用剩下的时间做点儿有趣的事。”父母可以建议孩子听听音乐,聊聊孩子感兴趣的事儿,或者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玩游戏等等。实际上,父母是在鼓励和引导孩子把问题往好的方面想,转移注意力,克服困难。
对于爱抱怨的孩子,要特别培养其遇事先看好的一面的思维方式。为了强化这种思维方式,父母可以跟孩子约定一个游戏规则,鼓励孩子想出至少三个好处,这些好处必须与不开心的事情有关,如果孩子能想出来,并且没有抱怨,给孩子一个奖励。
奖励内容可以跟孩子商量。父母需要把握奖励的尺度,只有当孩子真的有了突破,能够战胜自己,奖励才有价值,才是激发孩子不断进步的动力。
有些孩子爱抱怨和发牢骚并不是经常性的,只是一时因情感缺失或需求没得到满足,产生了消极情绪,父母应及时帮助孩子扭转这种情绪,使孩子建立起积极、阳光的思维方式,防止形成坏习惯。
一、情感受伤
孩子们相处时一定会有些矛盾和冲突,有的小朋友会因此而受冷落或排斥,回家向父母抱怨“谁谁不跟我玩”“谁谁欺负我”。父母应理解和接纳孩子的心情,关心地问:“你心里很难过吧?”“你觉得很委屈吧?”然后把孩子的负面情绪引向正面,“还有其他小朋友,你可以找他们玩,你这么可爱,我想他们会喜欢你的。”“不用怕,让我们一起想办法。”打开孩子的思路,让他知道,还有很多小朋友可以玩。最后再问孩子事情的来龙去脉,给孩子出出主意,教给孩子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在精神上作孩子坚强的后盾。
二、期待满足需求
孩子有很多需求,很多情况下,他们难以确定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由于害怕被拒绝,孩子常用反问或挑衅式的抱怨提出需求。比如:“丽丽有,为什么我没有?”“牛牛可以去玩,我怎么不能去?”其实,孩子想借别人已有的事实,向父母提出自己不方便提出的需求。这时,父母应该切实了解孩子的心理,鼓励孩子明明白白说出来,跟孩子一起客观分析满足或不满足的理由,让孩子理解家长的做法,从而减少孩子的抱怨情绪。
三、害怕担责任
孩子都有向好性,都希望做的事情能得到表扬而不是批评。一旦出点儿差错,或者做得不够好,就想把责任转移。通常会抱怨“小朋友老招惹我”“老师没说清楚”,潜台词是“不是我的问题,有其他原因”。此时,父母需要安慰孩子,“我知道,没关系,不要急,慢慢来。”
四、发泄情绪
跟成人一样,孩子的不良情绪也需要释放,方式有多种,有时孩子会通过抱怨来发泄。这时,他们是想让父母听他们说话,听他们的感受,父母用心听即可。
如果父母搞不清楚孩子的具体需求,可以问:“你需要我帮助你做些什么?”如果孩子不知该怎么做,父母可以指导一下。
五、受父母影响
有些孩子爱发牢骚,是因为受父母影响,父母可能比较挑剔,经常抱怨这抱怨那,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家庭中,父母任何消极语言和情绪都会影响到孩子,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外忙碌的父母,承受很多工作和生活的压力,特别要注意调整心态,以乐观、坚强的一面去面对孩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