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大学问·月照崇徽:章献刘后与宋真仁之际政治
			》
 售價:HK$ 
			107.8
 
  《 
			荆棘里
			》
 售價:HK$ 
			47.1
 
  《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修订版
			》
 售價:HK$ 
			107.8
 
  《 
			拉开人生差距的关键能力
			》
 售價:HK$ 
			65.9
 
  《 
			创新无限:深圳奇迹启示录
			》
 售價:HK$ 
			75.9
 
  《 
			大家京范 燕都掌故
			》
 售價:HK$ 
			96.8
 
  《 
			写作革命2.0:在所有学科和年级中通过写作提升思维的指南(美国亚马逊高分畅销教育类图书)
			》
 售價:HK$ 
			65.9
 
  《 
			理想国译丛073——他们也是幸存者:纳粹大屠杀亲历儿童的人生与记忆
			》
 售價:HK$ 
			107.8
 
 
 | 
         
          | 內容簡介: |   
          | 日本趨勢觀察家三浦展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繼《下流社會》又一重量著作
 利他 分享 在地化
 我們已進入第四消費社會
 告別購物使人幸福,重新思考消費的意義
 除了物質,什麼才能讓人變幸福?
 21世紀大趨勢
 簡樸生活、與人共享,追求人生意義的消費
 第三消費時代,大量生產、大量消費,消費行為多樣化、個人化,追求自由與獨特性,卻造成人與人之間產生隔閡和孤立。
 第四消費時代,一個人與人之間能夠自然產生聯繫的社會。被譽為日本消費社會研究第一人的三浦展,經三十年觀察提出讓人變幸福的趨勢報告:想在第四消費社會生存下去,我們必須如何轉變思維,企業應該做什麼?
 在第四消費時代,我們不再是單純購買商品、滿足自我的利己消費者,消費行為成為尋找自我、思考生命意義的媒介。我們不再追求經濟快速發展和效益最大化,而是享受簡約生活;不再終日奔波、蝸居在大都市,而是重新發現地方的特色和自然的力量;不再拚命工作賺錢,為了名利汲汲營營,而是為了幫助他人、共享快樂、獲得內心的平靜與幸福。
 告別了購物使人幸福的時代,人們開始迎接共享社會。
 第4消費5大趨勢
 趨勢1:從個人意識到社會意識,從利己主義到利他主義
 趨勢2:從私有主義到分享意識
 趨勢3:從追求名牌到追求簡單、休閒
 趨勢4:從崇尚歐美、嚮往都市到在地化意識
 趨勢5:對人更為重視
 
 名人推薦:
 王文靜 商周集團執行長
 吳惠林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李明璁 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
 沈雲驄 早安財經出版發行人
 畢恆達 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蕭新煌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讚譽推薦
 |  
         
          | 關於作者: |   
          | 三浦 展(MiuraAtsushi)
 1958年生於日本新潟県,畢業於一橋大學社會學系。1982年進入PARCO公司擔任行銷雜誌《穿越》(ACROSS)總編輯,1990年進入三菱綜合研究所,1999年創立CULTURESTUDIES研究所,研究家庭、年輕人、消費、都市與階級社會現象。著有《下流社會》、《東京正從郊區開始消失》、《「家庭」與「幸福」的戰後史》、《超獨居時代的潛商機》。
 譯者簡介
 馬奈
 1988年生,文學碩士,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系。研究方向:日語語言學、中日語言對比研究。三次獲得「國家獎學金」,公開發表論文多篇,另譯:野口悠紀雄《日本的反省──懸崖邊上的經濟》(東方出版社,2013年)。
 |  
         
          | 目錄: |   
          | 中文版序言 年輕人引領第四消費時代 前     言 除了物質,什麼才能讓人變幸福?
 第一章 發現消費新價值
 第一消費社會(一九一二到一九四一年)∕第二消費社會(一九四五到一九七四年)∕第三消費社會(一九七五到二○○四年)∕第四消費社會(二○○五—二○三四年)
 第二章 告別購物使人幸福的時代
 1 第二消費社會與第三消費社會的區別
 五個變化∕越大越好∕均質消費者∕第二消費社會的矛盾和嬰兒潮一代的「個性」∕從政治到消費:新人類一代的興起∕天生的消費者
 2 消費的過度化、個人化
 單身寄生者∕從家電到個人電器∕從「消費」到「創費」∕從超市到便利店∕從物質到服務:餐飲業的發展∕追求名牌∕產品目錄文化的興起∕速食麵高級化,高檔車裡約會
 3 消費者的心理變化
 洗練的消費∕崇尚健康∕從物到事:有樂町西武∕「從猛烈到美」與「重新發現日本」∕無法描繪幸福的世界∕經濟成長的矛盾與太陽塔∕生存本身的價值與進化的價值
 4 大眾的分裂與差距社會的預兆
 從大眾到小眾∕走向感性與適合自我的時代∕《金魂卷》∕「分眾」的誕生∕階層消費∕差距論因泡沫經濟而煙消雲散
 5 不知道想要什麼的時代
 從需要到想要∕be時代的大型專賣店∕東急手工與普通人的創造性∕半成品思想的日式特徵:無印良品∕雜貨的時代
 6 高度消費社會的飽和
 差異化消費的噩夢∕成為消費社會病理的自我探尋∕永恆傾向與自我改造傾向∕「多重自我」帶來的熱銷∕欲求的整合=無法自我整合∕從差別化到優衣庫
 第三章 讓人變幸福的大趨勢
 1 第四消費社會及共享意識
 資訊社會和利他意識∕消費的分工∕環保意識、日本意識、地方意識,以及「從金錢到人」∕對消費的影響∕有個人主義才有利他性
 2 生活方式的共享
 合租公寓受歡迎的理由∕去私有的價值觀∕真的是消費嗎?∕「共費」時代∕不炫耀的消費∕幸福觀念的變化∕各年齡層單身化∕非正規雇用帶來的影響
 3 追求簡約、日本意識、地方意識
 從「更高檔」到「簡約」∕對日本文化的熱愛∕追求簡約和日本意識∕近代化的終結和地方的重新掌權∕縱向聯繫和橫向聯繫∕「手工製作」的地方特色∕從設計看日本∕地區的「驕傲」將人聯繫在一起∕分散的相互聯繫
 4 消費社會的終極形態是什麼?
 根本問題在「消費是什麼」∕Consumption和Consummatory∕自我充實的消費∕靈活的個人主義∕從物質到人
 案例分析 無印良品:第三消費社會向第四消費社會過渡的典型商品
 採   訪 年輕人開始意識到鄉村地方的魅力
 第四章 與人共享,追求人生意義的消費
 消費社會的變遷和世代的對應∕面向第五消費社會的準備∕三個老年人支撐一個年輕人的生活∕朝向第四消費社會∕從共享房到共享城:打開心扉、開放房屋∕追求人生意義的消費∕企業應該做什麼∕從「快感」到「愉悅感」∕發揚地方特有的歷史文化∕共享型的工作形式
 採訪 通過公開「私」來創造「公」
 採訪 建立在災區「新型公共」咖啡館
 採訪 通過空地的「草坪」化,增強城區活力
 尾聲特別訪談:「無印良事」的時代
 消費者的第一次解放:一九六○年前後∕消費者第二次解放:二十世紀七○年代後期∕了解時代的方式∕小小共同體成為核心
 
 後記
 消費社會一百六十年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