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礼法融通:中国传统离婚制度及观念
》
售價:HK$
86.9

《
城市群交通系统风险与应急管理
》
售價:HK$
204.6

《
华南主要观赏树木图鉴
》
售價:HK$
173.8

《
努斯: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8辑)--宇宙与自然:古希腊自然哲学诸面向
》
售價:HK$
85.8

《
沉疴:大明最后二十年的十三张面孔
》
售價:HK$
52.8

《
工程机械手册——钢筋及预应力机械
》
售價:HK$
360.8

《
何以中国·何以大唐:唐帝国与突厥斗争史
》
售價:HK$
85.8

《
自学脉诊:图解《濒湖脉学》
》
售價:HK$
46.2
|
編輯推薦: |
《刘师培评传》推荐语
最早一本关于刘师培的评传。
对刘师培的经学研究和史学研究分别用专章来论述,比较全面且有一定的深度。
独具创见,找出探索政治革命和学术革命的失败的原因,为后人提供借鉴与思考。
|
內容簡介: |
首套以近代国学大师为撰述对象的大型学术丛书,引“国学热”风气之先。全面评价和把握国学大师的学术成就及其传承脉络,助读者认清中华学术的发展道路,了悟世界文化的大趋势。
|
目錄:
|
刘师培评传
总 序 张岱年/001
重写近代诸子春秋 钱宏(执笔)/004
序 张岂之/001
英文提要/001
引 言/001
第1章 经学世家的余脉/005
1.1 仪征刘氏的学术风格/005
1.2 刘师培早期学术倾向/011
第2章 民族革命的闯将/016
2.1 20世纪初年的中国形势/016
2.2 刘师培早期民族民主革命活动/019
2.3 刘师培早期民族民主革命思想/027
2.4 刘师培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特点/042
第3章 铤而走险的叛徒/058
3.1 东渡日本与宣传无政府主义/058
3.2 刘师培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蜕变/063
3.3 国粹主义文化思路的动摇/071
3.4 黎明前的歧路/079
第4章 凄怆乖舛的余生/091
4.1 漂泊的余生/091
4.2 刘师培后期思想/098
4.3 刘师培与辛亥革命后的国粹派/102
4.4 刘师培死后是非/104
第5章 刘师培学术研究的观点与方法/107
5.1 中国近代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势/107
5.2 刘师培对于学术革新的认识/114
5.3 刘师培学术革新的具体方法/118
5.4 刘师培后期学术思想的特色/121
第6章 刘师培与中国近代经学/125
6.1 晚清经学研究的基本倾向/125
6.2 《读左札记》与刘师培经学研究的基本思路/135
6.3 刘师培经学史研究的新义/141
6.4 刘师培后期经学史研究/150
6.5 刘师培经学研究的地位/160
第7章 刘师培与中国近代史学/164
7.1 晚清史学思潮与史学革命/164
7.2 《中国历史教科书》与刘师培的史学主张/170
7.3 刘师培历史研究的重要见解/174
7.4 刘师培后期历史研究/179
第8章 刘师培与中国近代子学/184
8.1 学术解放与“婢作夫人”/184
8.2 刘师培的先秦诸子学研究/186
8.3 刘师培的秦汉学术史研究/194
8.4 刘师培论汉宋学术流变/199
8.5 刘师培的近代学术史研究/206
8.6 校勘诸子典籍/212
第9章 刘师培与中国近代语言文字学/214
9.1 刘师培论中国语言文字/214
9.2 刘师培论中古文学/223
第10章 中国近代文化中的“刘师培现象”/229
附录一 刘师培学行系年/234
附录二 本书主要资料来源/238
附录三 本书主要参考论著/240
后 记/242
|
內容試閱:
|
刘师培评传
刘师培就在此年改名光汉,以恢复汉族主权为己任。他倾向于用革命手段将清贵族的专制统治推翻,并参加过当时的暗杀行动。1904年10月,黄兴等人在湖南策划华兴会武装起义,计谋泄露,被迫逃奔到上海,万福华曾在上海设秘密机关策应湖南起义,起义未成,万福华与黄兴在上海会面。这时,广西巡抚王之春被罢官居于上海,万福华愤慨他曾经倡亲俄谬论,又主张借法兵镇压民变,遂与刘师培、林獬谋刺王之春。刘师培将张继所赠的手枪借给了万福华。万于是在上海四马路金谷香西菜馆行刺王之春,但因不精于射击,刺杀未成,反而被捕,连黄兴等人也被牵连入狱。
连年的革命宣传和革命活动使刘师培在革命派知识分子群体中具有一定影响。1904年冬,龚宝铨、魏兰、陶成章、蔡元培等在上海组织光复会,刘师培因蔡元培的介绍,也加入了这一组织。光复会有着比较浓厚的汉族传统民族主义色彩。会名又称复古会。它的党纲只有“恢复汉族、还我河山”两句话。其组织制度也比较严密,也很重视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刘师培主笔的《国民日日报》、《警钟日报》等报纸以及《攘书》和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敖嘉熊《新山歌》等书籍,曾经是陶成章联络会党的宣传书籍,对革命思想在浙江会党中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光复会极力主张民族革命,代表了江南广大人民长期以来强烈的反满复汉的要求。它在长江下游和日本留学生中影响较大。
在参加光复会的同时,刘师培还参与了国学保存会的发起和组织工作。1905年初,以中国教育会为纽带,以《警钟日报》、《政艺通报》为主要园地的国学保存会在上海正式成立。2月23日,其机关刊物《国粹学报》正式发行。刘师培对国学保存会和《国粹学报》的筹办,都起了重要作用。
国学保存会和《国粹学报》反映了20世纪初年革命排满声浪中的一股“研究国粹、保存国粹”的思潮,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江浙一带进步知识分子从传统思想文化探索民族民主革命的理论表现。早期以主要篇幅从事国粹宣传的报刊是邓实、黄节于1902年2月在上海创办的《政艺通报》,该报内容分政、艺两部分。它一方面积极介绍西方各种学说,以期开启民智,表现了向西方学习的要求,一方面大量宣传国粹,激发民族爱国思想。为了推动国学的研究,邓实等人积极从事组织活动。早在1903年冬,《政艺通报》即刊出了倡议组织国粹学社的消息,后因时事变迁而中辍。直到“甲辰冬季之月”改称“国学保存会”的团体才在上海正式成立。该会的宗旨是“研究国学,保存国粹”①,抒发经世爱国之志。其入会条件:一是捐款,二是捐书。特别强调要“搜求古人遗籍”,包括“古人已毁版之书,或尚有版而不多见之书,或写完未刻之书,或久佚之书”②,乃至古物、古金石碑版。在国学保存会成立后不久,1905年2月23日,该会创办了《国粹学报》。该报编辑发行所设在上海四马路老巡捕房东面的惠福里,由邓实任总纂,主要撰稿人有邓实、黄节、陈去病、刘师培、马叙伦、章太炎、田北湖、黄侃、王国维、罗振玉、王闿运、廖平、柳亚子、郑孝胥等50多人,多数是国学保存会的成员。该刊以“发明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开辟了社说、政篇、史篇、学篇、文篇、丛谈、撰录等栏目。主流是在全面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过程中阐发他们关于民族民主革命的设想。在1907年冬天以前,该报富有革命性和思想性,在民族民主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理论地位。刘师培自始至终参与了《国粹学报》的编撰,对于国粹派的理论观点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