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家庭财富管理指南
》
售價:HK$
85.8

《
服装材料基础
》
售價:HK$
63.8

《
国家名片C919(跟踪十余年,采访百余人,全景式呈现中国大飞机C919,让读者领略到中国航空科技的最新成就)
》
售價:HK$
140.8

《
中国数字人产业发展报告
》
售價:HK$
107.8

《
另一种疯狂:精神疾病的污名与希望之旅(APS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斯蒂芬·欣肖教授倾其一生撰写;2018年美国图书节最佳图书奖)
》
售價:HK$
63.8

《
罗尔斯与马克思
》
售價:HK$
85.8

《
珊瑚:美丽的怪物
》
售價:HK$
126.5

《
基于语体的语篇衔接方式的选择性研究
》
售價:HK$
74.8
|
編輯推薦: |
张佳所著《新天下之化--明初礼俗改革研究/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丛书》从衣冠服饰、婚嫁丧祭,到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细节,明初礼俗改革涉及的范围甚为广泛。当政者试图在“用夏变夷”的旗号下,通过重新划分“胡汉”文化界限的方式,来建立士大夫对新政权的认同。明初礼俗改革不仅塑造了明代前期社会生活的基本面貌,而且其所恢复和构建起来的基本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还奠定了有明一代社会文化的基调和底色。
|
關於作者: |
张佳,1981年生,山东高密人。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专业,清华大学历史系历史文献学硕士,复旦大学历史系专门史博士。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世思想文化史。曾在《史语所集刊》、《历史研究》、《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香港)、《中华文史论丛》、《复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出版译著一部。
|
目錄:
|
导言
一、元明历史时段中的明代前期社会
二、有关“礼俗”的界定
三、明初礼俗及其相关研究概要
四、基本史料分类及用途说明
五、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一章 紧张与应对:明初礼俗改革的政治背景
第一节 遗民与逸民:明初的政权认同困境
一、元遗民及其行为表达方式
二、元明之际的逸民
第二节 明初的政权合法性辩护与国家形象塑造
一、认同危机下国家与士人关系的紧张
二、明初对政权合法性的论证
第二章 重整冠裳:洪武时期的服饰改革
第一节 “夷夏”有别:洪武朝的“胡服”之禁
一、“胡风”浸染与“夷夏”意识的淡漠
二、振举华风:洪武朝的“胡服”禁令
第二节 上下有等:明初服饰制度与民众阶层身份的刻画
一、等威不辨:元代服色的混乱与士人的批评
二、尊卑之序:明初服饰制度与各阶层身份界限的刻画
第三节 民服有常:士庶服饰与四民秩序的重新厘定
一、士庶异服
二、本末之差
三、律及方外
小结 华夏服饰认同与各阶层服饰秩序的建立
第三章 再叙彝伦:洪武时期的婚丧礼俗改革
第一节 正夫妇之伦:明初对婚姻礼俗的清整
一、元明时代的收继婚
二、蒙古色目人的婚姻限令
三、同姓不婚与中表禁婚
第二节 慎终追远:明初对丧葬礼俗的重新规范
一、明代的火葬之禁
二、官吏丁忧与僧道守制
小结 儒家伦理实践的严格化
第四章 整饬仪节 :洪武时期的日常杂礼规范
第一节 明初礼俗改革中的名号改易
一、“胡名”、“胡姓”之禁
二、民众的称谓避忌
三、洪武三年的神号革正
第二节 明初的日常交际礼仪更革
一、传统礼仪秩序的回归
二、交际礼仪中的“胡礼”禁革
三、存诚去伪: 明初的书札规范
小结 政治权力、儒家理念与明初社会形态的模塑
第五章 互动与回应:士大夫与明初礼俗改革——以服饰制度的设计和乡饮酒礼的推行为例
第一节 士大夫的服饰理念与制度设计
一、追复古风:元季士人的冠服理想
二、规划新制:刘夏的《定冠服之制》
三、禁绝游民:解缙的四民衣冠设想
四、敦善省刑:方孝孺的服饰理论
第二节 地方士人与明初乡饮酒礼的推行
一、陈谟与谢应芳
二、遗民王礼
小结 “新天下之化”与“正天下之统”
第六章 宣礼导俗:明初的乡里教化体系与律令礼法的传布落实
第一节 明初普及律令礼法知识的努力
一、明初有关律令传布的讨论
二、礼法知识下渗民间的途径
第二节 彰善瘅恶,树之风声——明代前期基层教化体系中的申明亭和旌善亭
一、制度的建立与推行
二、申明旌善亭的职能
三、申明旌善亭与地方风俗整顿
四、乡里教化制度的废弛
小结 基层教化体系的兴废与明代世风的演变
结论 明初礼俗改革的政治意义与历史影响
一、礼俗改革与明初的政治合法性构建
二、明初礼俗改革与儒家思想的制度化、常识化和风俗化
三、明初文化清整的历史影响
附录 元明之际“夷夏”论说举隅——兼说清代官修书籍对明初史事的隐没与改篡
一、元季红巾军起事时的“夷夏”口号
二、洪武时期的“夷夏”论说
三、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付梓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