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东南亚华人宗祠建筑艺术研究
》
售價:HK$
97.9

《
甲骨文字综理表
》
售價:HK$
217.8

《
礼法融通:中国传统离婚制度及观念
》
售價:HK$
86.9

《
城市群交通系统风险与应急管理
》
售價:HK$
204.6

《
华南主要观赏树木图鉴
》
售價:HK$
173.8

《
努斯: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8辑)--宇宙与自然:古希腊自然哲学诸面向
》
售價:HK$
85.8

《
沉疴:大明最后二十年的十三张面孔
》
售價:HK$
52.8

《
工程机械手册——钢筋及预应力机械
》
售價:HK$
360.8
|
編輯推薦: |
好家风就如好学校,好父母就如好老师,与其保护,不如给他一个强大的内心,与其训斥,不如教他懂事明理,培养男孩的责任心、豁达心、关爱心、宽容心,告诉他要正直、善良、脚踏实地。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本专门针对男孩教养的亲子家教书,分别从男孩性格培养、各种能力培养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等方面,告诉家长如何帮助男孩克服自身弱点,培养男孩形成良好的兴趣、性格、情商等,让那些拥有男孩的家长可以用更科学的教育方法来培养自己的孩子。
|
關於作者: |
项前,知名畅销书作家,具有多年图书稿件撰写经验,已出版多种畅销图书,如《微表情心理学》《像成功学家一样做事》《学做公主般高贵优雅的女孩》等书。
|
目錄:
|
第一章 男孩须自强
注重在生活中培养男孩的性别认识
培养自立自强的小小男子汉
纠正依赖的心理,自强自立
让孩子成为优秀生
培养男子汉,从家务劳动做起
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
第二章 培养男孩的阳刚气
历练男孩的阳刚之气
坚强是男孩受益一生的财富
让孩子在逆境中得到磨炼变得坚强
让孩子远离自卑 ,自立自强
教孩子从挫折中建立自信
帮助孩子克服自卑的性格
让孩子敢于冒险
克服拖延的恶习
第三章 培养男孩的乐观性格
改变孩子的消极性格
从性格特质方面造就高情商的孩子
让孩子现在快乐并且将来也快乐
积极发展孩子的幽默感
培养兴趣,激发孩子的潜能
帮助孩子树立自我肯定的心态
避免将消极情绪传染给孩子
第四章 注重精神营养,培养高尚人格
给孩子留下财产,不如培养人格
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和责任感
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爱心
教孩子讲礼貌,守规矩
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能力
让孩子克服急躁,学会冷静
帮孩子克服自私,培养开朗性格
|
內容試閱:
|
注重在生活中培养男孩的性别认识
对男孩进行适宜的性格和气质塑造,是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每一个男孩或许都想成为一个男子汉,那么具备什么样的物质才能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呢?
阳刚之气是男孩的特性,也是男子汉的魅力体现。培养男孩的“男子汉”气质,就是要让他刚毅果断、勇敢顽强、豁达开朗。
然而,现在的很多男孩却女性化倾向明显,家长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坚决纠正这种不良倾向,把自己的儿子打造成性格坚强、自信热情、豁达乐观、品质卓越的阳刚男孩。
家长要让孩子对自己有正确的性别认识。小孩子的性别教育很重要,正确的性别观念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利。如果孩子性别角色混乱,男孩表现出“娘娘腔”,那么以后会给孩子带来很多麻烦和痛苦。因为,孩子的行为模式和性取向有分歧,一般来说,成年后恐怕会存在两方面的困难:一方面是融入自己的性别群体有困难;另一方面是很难被异性接纳,这会给恋爱和婚姻带来问题。孩子性别角色的错位,容易形成性别紊乱,严重说来,还会形成假性取向,甚至会导致错误变性,后果不堪设想。
性别认识包括性认同和性角色。性认同是孩子对性角色的自我体验,而性角色则是性别的外在表现。3岁以前的幼儿已经开始对自己的性别进行认同了,但是在行为方面尚没有明显的男女区别。5岁是幼儿以自己性别角色适应社会的起始年龄。大多数家长都承认男孩和女孩的行为和性格存在差异,就连玩耍的方式也不同——男孩喜欢汽车、手枪,喜欢冲锋陷阵,玩打仗的游戏;女孩通常钟情于洋娃娃、小餐具,玩过家家。其实,学者普遍认为,孩子的性别行为特征既是天生的也是后天塑造的。孩童时期是“个性的烙印期”,目前,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多为女性,所以,家庭教育在培养男孩的阳刚之气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作为孩子的性别启蒙老师,显得很重要。那么,家长如何对男孩进行性别教育呢?
1给男孩创造一个良好的性别发育的家庭环境
孩子从一生下来接触的人就是家长,家长是孩子早年生活环境的缔造者,是孩子教育的启蒙者,家长主要通过自己的性别和与孩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孩子的性别发育施加影响。父亲一开始就是男孩的认同偶像。
由于孩子自身性别的特点,孩子对各种感觉信息有不同的感受和偏好,男孩天生就更欣赏父亲那有力的臂膀,还有那洪钟般的嗓音;倘若父亲拥有典型的男性特质,母亲拥有明显的女性特质,为孩子提供的是明显不同的性别信息,男孩就会很自然地受父亲的影响而认同父亲,这样就使男孩有一个性别认同和发育的良好环境。
2喜欢自己孩子的性别
对待孩子的性别,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胶长都应表现出自己的喜爱。家长对孩子的性别不但要认同,还要赞赏、喜欢。男孩有男孩的优点,女孩有女孩的长处,都是家长爱的结晶,家长没有理由重男轻女,或重女轻男。家长应以与孩子的性别相一致的态度对待他,以与孩子性别相一致的方式抚养他,给予与孩子的性别相一致的性角色行为要求。男孩应该有男孩打扮,家长可给他买大多数男孩所喜欢的玩具,鼓励他和其他男孩一起玩打仗、踢足球等男孩们常玩的游戏,培养他的男性气质。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生理性别就是自己的父母所期望的、所喜欢的性别,鼓励他学习同性(父或母)的角色行为和社会行为。
3加强男孩的性角色教育
性角色是一个人的社会性别,指的是一个男性或女性应有的社会地位和行为规范,比如说男孩该干什么,女孩该干什么等。性角色的概念和内涵并非一成不变,它随时代的发现而有所变化。如旧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男主外、女主内”;现代社会强调男女社会地位平等。性别认同的过程比较短暂,一旦形成便不会变更。性角色的学习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会随着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增长而不断丰富和改变,家长将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教育直接地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性角色。比如家长通过对孩子性别的评价和期望,以及对孩子性别的态度和抚养方式,给予孩子性别影响;通过正确的性别教育,来影响孩子的性别认同和性角色行为。这是其他人包括老师都无法替代的,也是家长应尽的社会责任。
4按照男孩的个性特点引导和养育
男孩生性好动、顽皮、胆子大、好奇心强,甚至有点儿野气,家长和老师应因势利导,绝不能够压制其个性的发展。在幼儿园或学校里,一般打架的都是男孩,家长不应一概指责,而应适当地宽容,更主要的是要引导男孩做女孩的保护人,赋予他一定的责任感。
5父亲要多带男孩到户外去游戏、去玩耍
家长不管工作有多忙,都要尽可能地多和孩子接触、玩耍,引导他进行体能活动,尤其是父亲。父亲要以“大朋友”的身份带孩子到室外多运动,和孩子一起进行踢皮球、打篮球、打雪仗、爬山远行、玩捉迷藏、摔跤等游戏和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体会了冒险带来的刺激、成功带来的喜悦,而且躲闪能力、奔跑能力等也能得到锻炼。游戏能让孩子身心愉悦,这是孩子成长中最积极的因素。在室外活动时,父子可能会遇到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有时,需要快速做出决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训练,独立感和自信心也能得到增强。
6培养男孩刚强的性格
培养男孩勇敢刚强的性格要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孩子出生后要按照性别穿戴衣服,剪不同的发式。孩子稍大后,家长要买符合男孩特点的玩具,如小足球、玩具汽车、玩具刀枪等,以及指导他参加男孩们常做的游戏和活动。
7家长还要注意自己在男孩面前的表现,尤其是母亲更要注意自己的表现
多数女性在突然受到惊吓或者遇到意外情况时会失声惊叫,孩子见到此景,也会吓得魂不附体。而母亲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不能胆小怕事,而是要坚强勇敢,这样才能给男孩树立正确的榜样。
家长在对男孩进行性别角色教育时,应注意鼓励男孩勇敢刚毅的表现,鼓励他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例如,男孩喜欢登梯爬高,家长此时不要大声吓唬孩子:“掉下来就没命了!”这样会使男孩的胆量越来越小。家长应该赞赏孩子的勇敢精神,同时要跟孩子讲清只有在大人的保护下才能爬高的道理。这样既保护了男孩活泼好动的气质,又使他增加了安全意识。
8防止男孩成为“小霸王”
有些家长几乎事事都给孩子开方便之门,让他错误地以为别人就应该让着自己,这样很容易使其养成自私、小气的性格,尤其是男孩生性就比女孩争强好胜,所以很容易学霸道。
为了避免这咱情况,家长应该让孩子和别的孩子一起玩玩具,吃零食也应该有意识地教导他分给大家吃,尽可能地使他减少优越感,使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家中的一分子,只是集体中的一员,这样有助于男孩养成豁达大度的个性。
9不要过多地限制男孩的活动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男孩。孩子在玩耍、游戏中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和环境,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家长在教育男孩时,对其严格要求,但不能一味地限制孩子的活动。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过多地干涉男孩的活动,孩子刚一出门,连忙说“别跑,摔着”、“别跳,磕着”;看见孩子蹲在地上玩,又说“别玩土,脏”、一会儿又说“别爬高,摔下来”……孩子玩的时候,家长总是说这不能摸,那不能碰,不许这样,不要那样,弄得孩子无所适从,唯唯诺诺,事事都要看家长的脸色行事。家长过多限制孩子的活动,也就限制了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剥夺孩子动手的机会,不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限制孩子的游戏与运动,会使孩子失去很多欢乐,这些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总之,家长不要过多地限制男孩的活动。当然,为防止意外发生,家长也要注意禁止他进行危险的活动。
10对男孩要全面培养,有所侧重
既然有了性别角色的区别,也就有了性别角色的期待,家长会按照这些期待去要求孩子具备某些品质,比如细致,这是男孩和女孩都应该具备的。但是,对于男孩的培养要侧重于男性特质。
培养自立自强的小小男子汉
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中国人历来都非常强调和崇尚自强自立的精神。自立是指靠自己的能力行动和生活,不论碰到什么问题,要自己动脑筋思考,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自强是依靠自己的努力,立足于社会。自强自立是现代社会人所必备的素质,不能自强自立的人,必然被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淘汰。
中国人和西方人对于孩子的培养方法历来不一样,中国的家长大多对孩子比较宠溺,把孩子当作家里的“小皇帝”,但是西方人的观念却不是这样,他们更愿意让孩子通过自立来生活。即使有了钱,西方的家长也不会留太多的财产给子孙后代,而是要让他们从小自食其力,长大后也要自己创业,以免他们成为扶不起的“阿斗”。比尔·盖茨、巴菲特等举世闻名的大富翁也是这样做的。
西方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观念,可能缘自罗斯·柴德留下的教训。罗斯·柴德是比巴菲特老一辈的富翁,他把所有的财产都留给了儿子拉斐尔。但拉斐尔在继承遗产两年后被人发现死于纽约一处人行道上,死因是吸食海洛因过度,年仅23岁。美国卡耐基基金会曾做过一项调查,在继承15万美元以上财产的孩子中,有20%的人放弃了工作,整天沉溺于吃喝玩乐,直到倾家荡产;有的人则一生孤独,出现精神问题,或是做出违法乱纪的事。
一代大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有一首诗写得好:“滴自己的血,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老子,不算是好汉。”孩子的一生最可依赖的是什么?是父母留下的财产还是自食其力的能力?当然是后者。人们常说:“靠人种地满地草,靠人盛饭一碗汤。”父母都不可能依靠一生一世,何况他人?因此,家长从小要让孩子明白,自强与自立是任何人成才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与素质。这个世界上最可靠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尤其是男孩,社会对男孩的要求是成为勇往直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而不能成为畏缩不前的胆小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