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帝国痼疾:殖民主义、奴隶制和战争如何改变医学
》
售價:HK$
79.2

《
理智与疯狂
》
售價:HK$
74.8

《
明代一条鞭法(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85.8

《
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经典心理学著作(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74.8

《
消费是什么 : 关于消费主义的社会学研究(一本书告诉你为什么买买买之后也有巨大空虚感)
》
售價:HK$
64.9

《
人类简史系列(白金纪念版)(套装共4册)
》
售價:HK$
347.6

《
深度学习推荐系统2.0
》
售價:HK$
140.8

《
小欢喜2:南京爱情故事
》
售價:HK$
75.9
|
編輯推薦: |
《分享城市阳光流动儿童的成长困境与融合教育之道》作者周德钧、王之所要提出的问题是,在城乡二元体制依然存在的情况下,流动儿童不仅面临着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更为主要的是,他们还面临着如何适应流人地通常是城市生活的问题。事实上,多年困扰着流动儿童的“入学难”问题如今已基本得到解决,但流动儿童与所在城市之间的“文化隔膜”甚至“文化冲突”依然存在,他们的城市融入之路、城市生活之旅仍旧是荆棘遍布、崎岖不平。
|
內容簡介: |
《分享城市阳光流动儿童的成长困境与融合教育之道》作者周德钧、王之是一本研究流动儿童成长困境与融合教育之道的专著。《分享城市阳光 流动儿童的成长困境与融合教育之道》作者在2004 年至2013年的9年间,跟踪调查武汉市德才中学的融合教育实践,对该校的融合教育实践进行了初步总结,建设性地提出了班级、学校、家庭、社区“四位一体”的融合教育模式。
|
關於作者: |
周德钧,男,1962年生,湖北武汉人。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武汉炎黄研究会理事,江汉大学城市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史、近代城市史的教学与研究。在《社会学研究》、《孔子研究》、《文献》等重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争族婚媾》台湾文津出版社、《诸经总归》与涂文学合著,河南大学出版社、《二十五史快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乞丐的历史》中国文史出版社、《汉口的租界》天津教育出版社等研究专著5部。
|
目錄:
|
导论流动儿童:从边缘化生存到全面融合
一、“流动儿童”概念的界定
二、“流动儿童”城市融入的困境及其成因
三、融合教育模式的提出
四、“四位一体”促进流动儿童全面发展的策略
第一章 流动儿童的群体特征
一、新近统计的流动儿童数量规模
二、流动儿童的群体特征
第二章 弱势与边缘:流动儿童的城市生活状态
一、边缘群体:流动儿童的社会身份
二、边缘身份的自我体认
第三章 社会排斥与文化冲突:流动儿童成长困境之成因
一、异乡与城里:城乡差别、地区差异之下的城市生活困境
二、我群与他群:城市对流动儿童的群体排斥
第四章 边缘处境下的学习状况
一、交往阻隔与流动儿童的学习困境
二、支持缺失与流动儿童的学习困境
三、边缘状态对流动儿童学习适应的多重影响
第五章 融合教育:促进流动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之道
一、武汉市德才中学融合教育的实践历程
二、开放包容、全面发展:融合教育的宗旨与特色
三、四位一体、校社联动:融合教育的实施策略
第六章 和谐校园:流动儿童全面发展的“成长乐园”
一、和谐校园的制度设计
二、租谐校园的文化营造
三、和谐校园从班级开始
四、教师的特殊角色影响
第七章 和谐社区:流动儿童融合发展的“温馨家园”
一、和谐社区的理念与建设
二、社区支持:促进流动儿童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关爱、教化、整合:社区支持的原则与方针
四、社区教育、社区工作与社区服务:促进流动儿童融合发展的
重要手段
第八章 从学校到社区:融合教育的巩固与延伸
一、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衔接互补
二、校社联动:融合教育的巩固与延伸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