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解的困局:大明最后的60年
》
售價:HK$
66.0

《
女校(人气作家孩子帮·鹅随“北番高中”系列代表作!)
》
售價:HK$
60.5

《
万历十八年之风起辽东
》
售價:HK$
85.8

《
实战ANSYS Icepak电子热设计
》
售價:HK$
97.9

《
水库式经营
》
售價:HK$
61.6

《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
售價:HK$
57.8

《
进入全球公共视域的清帝国:欧洲文献里的中国邸报
》
售價:HK$
139.2

《
微积分学教程(第二卷)(第8版)
》
售價:HK$
116.8
|
內容簡介: |
新故事文体是对民间故事的创造性转化。它是在民间故事的基础上,借鉴传统叙事文学文体特征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型故事文学样式。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它已成为一种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学样式。《20世纪新故事文体的衍变及其特征研究》是系统梳理20世纪新故事文体的衍变历史,总结新故事文体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论证新故事文体独立性的专门研究。
《20世纪新故事文体的衍变及其特征研究》由侯姝慧编著。
|
目錄:
|
序一
序二
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缘起与研究现状
一问题的缘起和新故事文体发展史的分期
二新故事发展过程中文体性质研究的述评
第二节选题意义、特色与创新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第三节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资料的来源
第四节相关学术概念
一民间故事、新故事、新民间故事
二新故事编讲主体
三文体
四主题
第一章20世纪上半叶文艺的民族化与新故事文体的萌芽
第一节通俗故事产生的背景与发展路径
一强国富民:“言文一致”与民间语言资源的发现
二救亡图存:“文艺大众化”与文学民族形式的重构
三服务群众:“文艺为工农兵”与文学通俗化的路径
第二节文学通俗化:新故事文体萌芽期的形态研究
一通俗故事的创作概况
二通俗故事的语体特征
三通俗故事的结构形式特征
第三节战时文化与通俗故事的主题研究
一战争主题
二群众觉醒主题
三新英雄主义主题
小结新故事文体的萌芽:知识分子之“文”与群众之“言”的合流
一知识分子之“文”与群众之“言”合流的直接动因
二结合的形式
三新故事文体萌芽阶段知识分子之“文”与群众之“言”
合流的意义
第二章20世纪中叶群众性新故事运动的兴起与新故事
文体特征的初步确立
第一节群众故事讲演活动的兴起与新故事性质的讨论
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与群众故事讲演活动的兴起
二新故事文体性质的第一次大讨论
第二节多元酝酿:“新故事”文体确立初期的形态梳理
一语体形式的借鉴与创新
二结构形式的借鉴与发展
第三节新故事的主题与类型
一“服务中心”:新故事的主题研究
二“塑造典型”:故事人物形象的类型化
小结新故事文体产生的基础:群众“言”、“文”合流的初兴上
一群众“言”、“文”合流的尝试
二群众“言”与“文”的合流形式
三群众“言”、“文”合流与新故事文体的产生
第三章“文化大革命”时期故事叙事传统异化与新故事文体蛰伏
第一节“文化大革命”时期新故事活动与文体性质的研究
一文化领域阶级斗争的开展与“革命故事”活动的兴起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新故事文体性质的研究
第二节异化与继承:“文化大革命”时期新故事的文体特征
一“革命故事”对新故事文体的异化与传承
二“地下文学”对新故事文体的发展
第三节“文化大革命”时期新故事的主题与类型
一图解政治:“革命故事”的主题与类型
二再现革命:“地下文学”的主题
三拨乱反正:粉碎“四人帮”后新故事的主题
小结故事传统的异化与蛰伏:群众“言”、“文”合流的初兴下
一群众“言”、“文”合流的三种形式
二对“革命故事”、“地下文学”文体性质的探讨
第四章改革开放后民间叙事传统的回归与新故事文体的发展
第一节故事传统的回归与“新故事”性质再讨论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与新故事文学的繁荣
二新故事文体性质的第二次大讨论
第二节回归民间:新故事文体特征的明确和发展
一语体特征:群众口语的学习与现代语言的引进
二结构形式:传统故事的继承与现代手法的借鉴
第三节麦田守望:新故事的主题与类型研究
一回归生活:新故事主题的多元拓展
二融通中外:新故事类型的继承与发展
小结新故事文体的成熟:群众之“言”与群众之“文”的合流
一新故事创作群体与新故事家的出现
二在艺术传统上对民族形式的追求
第五章聆听历史走向未来
――新故事文体特征的总结与余论
结语新故事文体的特征与定位
一新故事文体特征的总结
二新故事文体的定位与价值
余论论新故事与民间故事的关系
参考文献
一新故事资料类
二理论著述
三学术论文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