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2+20:私募股权为什么能长期战胜市场
》
售價:HK$
86.9

《
经典秩序的重构:廖平的世界观与经学之路(探究廖平经学思想,以新视角理解中国传统学术在西学冲击下的转型)
》
售價:HK$
97.9

《
你喜欢勃拉姆斯吗……
》
售價:HK$
52.8

《
背影渐远犹低徊:清北民国大先生
》
售價:HK$
96.8

《
恨、空虚与希望: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
》
售價:HK$
87.8

《
我为何而活:罗素自传
》
售價:HK$
85.8

《
我很可爱,绝对可爱
》
售價:HK$
107.8

《
溺爱之罪
》
售價:HK$
54.9
|
內容簡介: |
石源华专著的《中华民国外交史新著(共3册)》2010年获准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011年列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全书共约130万字。作者从构思和结构上方面突破了以往书稿多从政治史或革命史的角度,注重民国时期中国所处国际背景及其变化、列强在华势力的此消彼长、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以及中国外交主要交涉对手和内容的变换等四大要素,将中华民国史分为五个时期,比较清晰地勾画出中华民国外交史发展演变的脉络。
|
關於作者: |
石源华,江苏无锡人。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韩国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副会长、韩国国会图书馆谘询顾问、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特聘研究委员、韩国国家报勋处特聘研究委员、韩国大陆战略研究所特聘会员等。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韩国独立运动史、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等。著有《中华民国外交史》、《近代中国周边外交史论》、《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中国共产党与韩国独立运动关系纪事》、《韩国反日独立运动史论》、《中韩文化协会研究》、《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关系论集》、《金若山将军传》等,主编有《韩国独立运动血史新论》、《冷战以来的朝鲜半岛问题》、《东北亚国际关系30年》、《韩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新探》、《韩国独立运动党派与社团研究》等,发表论文140余篇
。
|
目錄:
|
绪论
第一编 晚清外交局面的勉力维持和对日外交比重的上升1912年1月~1918年12月
第一章 民国初创 维持晚清外交局面
第二章
烽火四起 中外边疆危机交涉
第三章 欧战爆发 对日外交比重上升
第四章 中国参战 列强在华“均势”被打破
第二编
各国在华“均势”的重定和中国政府的外交1919年1月~1931年9月
第五章 列强集会重定各国在华“均势”
第六章 初融世界
中国国际地位有限提升
第七章 五州震荡 北京政府的“修约”外交
第八章 国共合作 广州、武汉政府的革命外交
第九章 南京奠基
国民政府初期的外交
第十章 反帝反殖 国民政府的周边外交
第三编
日本再破列强在华“均势”和国民政府逐步走向抗日1931年9月~1937年7月
第十一章 东北战火 对日外交比重再次上升
第十二章 战略调整
国民政府组建国际反日战线
第十三章 华北事变 国民政府变换对日方针
第四编
战时抗日外交和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1937年7月~1945年8月
第十四章 中日大战 推行全面抗日外交
第十五章 苦撑待变
国民政府的抗日求援外交
第十六章 加盟盟国 中国国际地位的跃升
第十七章 并肩战斗 援助周边被压迫民族独立运动
第十八章 风云变幻
中国与同盟国的分歧
第十九章 迎接胜利 抗日战争后期的外交
第二十章 穷途末日 日本对华新政策与日汪关系
第二十二章 以德报怨
对日处置问题交涉
第二十三章 国共内战 对美外交上升主要地位
第二十四章 独立潮涌 战后中国的周边外交
第二十五章 改朝换代
民国外交的终结
主要参考文献
重要人名索引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志1911~1949
附录二中华民国历届政府外交部职官年表1912~1949
附录三中华民国历任驻外使馆馆长衔名表1912~1949
附录四各国历任驻中华民国使馆馆长衔名表1912~19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