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出土文献与汉唐法制史新论
》
售價:HK$
85.8

《
最美最美的博物书(全5册)
》
售價:HK$
160.6

《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原创小品合集
》
售價:HK$
96.8

《
在游戏中培养自立的孩子
》
售價:HK$
49.5

《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精)--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85.8

《
硅、神经与智能体:人工智能的觉醒
》
售價:HK$
85.8

《
明代粮长制度(增订本)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68.2

《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本雅明精选集
》
售價:HK$
85.8
|
內容簡介: |
动画教学如何做到“授之以渔”?其难度在于动画的教与学都遇到了空前的大挑战,也即这根鱼竿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钓竿,而是逐渐变得越来越有力量并能够对付各类“鱼种”的数字钓竿。“授之以渔”因此必须经历从绘画角色设计到影像合成数字化演绎教学的全过程。原本认为在动画创作后期才会涉及的用数字技术进行处理,而今在前期的原创设计也用计算机作为“画笔,’了,“无纸动画”已成为动画教学、动画创作、动画制作的必然和趋势。因而利用数字手段实现创意与特效成为本系列教材的一根主线,目的是教会学生在操作计算机的过程中,能快速解决动画的“运动规律”及演绎各种氛围,不经意地进入绘画与算法融合的世界,培养贯穿这根主线的强烈自我意识与自觉行为。本系列教材之《动画场景设计CG技法》、《动画中的东方绘画元素》、《QUEST30虚拟现实设计》、《艺术与传播》无不是在这样的目标下编写而成。
创作技能与风格塑造并非对立,两者之间的高度统一才是出产动画精品的前提保障,娴熟的技能更有助于个性鲜明的风格的形成和彰显。本系列教材之《中国动画之“中国学派”重读》、《动固中的东方绘画元素》、《动画素描》为专门论述动画之中国学派及如何运用东方绘画元素进行创作。有中国传统文化为源头,有充满智慧、义理精华的哲学思想作支撑,还有丰富多彩、根植本土创造的表现形式与手法可供选择,我们是没有理由在动画原创教学的问题上彷徨或迷失自我的。基于动画教学无处不面临着对人类文化哲学的再思考与科学技术的挑战这样双重的使命与责任感,我们将本系列教材作了现在这样的编撰安排。
|
目錄:
|
序一
序二
导言
第一章“中国学派”的由来
第一节 “中国学派”的含义
第二节 迈开”创民族风格之路”的第一步
第三节 “中国学派”作品的出现
第四节 “中国学派”提法出现的时间
第五节 “学派”还是”流派”
第六节 “中国学派”由谁提出
第七节 “中国学派”作品的主创者们及主要作品
第八节 “中国学派”的辉煌时期
第九节 如何正确看待获奖
第十节 “中国学派”的经典作品
第二章“中国学派”的发展进程
第一节 1955—1958年民族化的开端时期
第二节 1958—1961年民族化的发展时期
第三节 1961—1965年民族化的成熟时期
[谈经典]主创访谈1钱运达:
希望动画作品最好是,又叫好又叫座。
第四节 1978—1979年中国动画复苏时期
第五节 1979—1985年民族化的收获时期
[谈经典]主创访谈2曲建方:
中国动画要从追求数量转向对质量的追求
[谈经典]主创访谈3凌纾:让剧本真正成为一剧之本
[谈经典]主创访谈4金复载:个性是动画音乐的灵魂
[谈经典]主创访谈5常光希:中国动画好起来述要等上十年
[谈经典]主创访谈6姚忠礼:中国动画史上的各千印迹:
[谈经典]主创访谈7胡进庆:希望年轻人能振兴中国动画
[谈经典]主创访谈8吴云初:剪纸片是不会消亡的
第三章 “中国学派”产生的土壤
第四章 “中国学派”的特色
第五章 “中国学派”的曾经辉煌与中国动画的当下衰洛
第六章 “中国学派”的传承与创新
附录
结语
参考书目·参考片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