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郭实猎与“开放中国”——19世纪上半叶的中西碰撞(精)
》
售價:HK$
74.8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古代的身份制:良与贱
》
售價:HK$
85.8

《
国色(《寻色中国》首席色彩顾问郭浩重磅力作,中国传统色丰碑之作《国色》,探寻中国人的色彩世界!)
》
售價:HK$
217.8

《
图解组织心理学:从零开始养成领导力
》
售價:HK$
74.8

《
牛津西方哲学史(中文修订版)
》
售價:HK$
140.8

《
萤火虫全球史:西方人眼中的古代丝绸之路
》
售價:HK$
83.6

《
大宋300年(写尽三百载大宋繁华与沉浮、浪漫与风霜)
》
售價:HK$
75.9

《
害马之群:失控的群体如何助长个体的不当行为
》
售價:HK$
96.8
|
內容簡介: |
本选题立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维度,从文化传播、文化选择、文化融合和文化创新四个递进的文化层面,以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新文化的创建历史考察为主,兼顾逻辑论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构建了一个新的研究视域,即文化视域。
研究重点将包括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中西文化碰撞中传入中国,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融合的思想历程,以及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新文化构建的历史过程。
|
關於作者: |
尹德树,江苏赣榆人,副研究员,法学博士。2007年12月于苏州大学获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学位,2013年6月,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现就职于江苏省淮海工学院。曾主持省部级课题两项,先后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学习时报》、《江苏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目錄:
|
序言
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属性
二、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意义
第一章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西文化碰撞中传入中国
第一节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嬗变
一、传统文化的危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嬗变的必然性
二、近代中国多重危机爆发对新文化构建的诉求
第二节西方文化的传人
一、第一次西学东渐
二、第二次西学东渐
三、西学东渐带来的文化思考
第三节西学东渐大潮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一、中国人初知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
第四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三、土地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四、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二章文化选择: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并实现中国化的逻辑进路
第一节器物文化的选择:从“经世致用”到“中体西用”
一、“经世致用”:被西学赋予了新的时代涵义
二、“西学中源”:为中体西用找到学理依据
三、“中体西用”:中学与西学的关系及其内在的结构性矛盾
第二节制度文化的选择:由制度鼎革到辛亥革命
一、“资政新篇”:制度文化选择的第一次尝试
二、“君主立宪制”:制度文化选择的第二次尝试
三、“民主共和制”:制度文化选择的第三次尝试
第三节观念文化的选择:从保守到开放
一、从“经世致用”到“中体西用”:从保守走向开放
二、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君主立宪走向民主共和
三、从“新文化运动”到“马克思主义选择”:
从全盘西化走向社会主义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文化的选择:从谬误到科学
一、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再到马克思主义
二、从无政府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
三、从“两难”文化范式到马克思主义文化范式
第五节中国化思想的选择:从幼稚到成熟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萌芽
二、大革命时期“右倾”思想的错误选择
三、土地革命时期三次“左倾”思想的错误选择
四、中国化思想的选择
第三章文化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融合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能性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特质
二、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上的相通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一、救亡图存的需要
二、文化重构的需要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融合的文化进路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破”与“立”
二、新启蒙运动的学术“中国化”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激烈碰撞
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近代文化的激烈碰撞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形成
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促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
第四章文化创新:新民主主义文化实现中国新文化发展的历史超越
第一节超越传统的文化认知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新认知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对中国革命的新认知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对文化创新的新认知
第二节超越传统的逻辑架构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逻辑起点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逻辑展开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逻辑归宿
第三节超越传统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历史超越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形成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主题内涵的确立
四、新民主主义文化基本内容的阐述
结语
一、文化视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维度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态度
参考文献
一、主要著作与文献
二、主要参考论文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