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增订版)
》
售價:HK$
107.8

《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
》
售價:HK$
85.8

《
他者中的近代朝鲜(西方韩国研究丛书)
》
售價:HK$
85.8

《
索恩丛书·苏莱曼大帝的崛起:奥斯曼宫廷与16世纪的地中海世界
》
售價:HK$
86.9

《
攀龙附凤:北宋潞州上党李氏外戚将门研究(增订本)宋代将门百年兴衰史
》
售價:HK$
97.9

《
金钱的力量:财富流动、债务、与经济繁荣
》
售價:HK$
97.9

《
超越想象的ChatGPT教育:人工智能将如何彻底改变教育 (土耳其)卡罗琳·费尔·库班 穆罕默德·萨欣
》
售價:HK$
75.9

《
应对百年变局Ⅲ:全球治理视野下的新发展格局
》
售價:HK$
85.8
|
編輯推薦: |
本书所集的是作者夫妇游览北极、非洲、南美和加拿大西北角的育空地区等地的游记。这些地方都是一般游客难得去的,读起来很有新鲜感。书中写到北极圈中的奇妙的“醉树”如何形成;写到南美太平洋群岛时,对复活岛上巨大石像群之谜进行寻解;写到非洲马赛人的一夫多妻制时,又穿插了一个年轻妻子如何以巧计来“红杏出墙”的故事;更有意思的是,他们到育空地区游览,最初的起因,是崇厚先生早年读了杰克伦敦的小说《荒野的呼唤》,一直念念不忘狗与大自然的搏斗的情景,很想体验一下乘坐狗拉雪橇的滋味……
|
內容簡介: |
"网上有人曾调侃老年人是“三等公民”:等吃,等睡,等死。话虽不好听,但说出了一个真理:如果退休之后什么也不做,那就无异于等死,很不利于健康。作者是一对老夫妻,他们曾写诗道:
少年相识并相许,
老来同心复同游。
他们的性格和所学迥异,一个学理科,后来运筹商界,奠定家庭经济基础;一个学文学,似魏晋文士,口不言阿睹。可是却有一个相同的志趣,就是旅游。但不是一般的旅游,而是到游人罕至的偏远地方去寻找异常的经历。退休以来,他们就选择去这样的地方观看它们与众不同的景色、体验它们独特的风情。"
作者介绍
"萧虹,新加坡南洋大学文学士,美国亚特兰大大学图书馆学硕士,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博士。曾任教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主编多册《中国妇女传记词典》,分别以中英文出版。其他作品有《阴之德》(中英文)、《长征妇女的归宿》(英文)以及关于文学和妇女的中英文学术论文多篇。
李崇厚,萧虹女士的丈夫。
"
|
關於作者: |
"萧虹,新加坡南洋大学文学士,美国亚特兰大大学图书馆学硕士,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博士。曾任教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主编多册《中国妇女传记词典》,分别以中英文出版。其他作品有《阴之德》(中英文)、《长征妇女的归宿》(英文)以及关于文学和妇女的中英文学术论文多篇。
李崇厚,萧虹女士的丈夫。
|
目錄:
|
由悉尼经新西兰到南美及复活节岛
隐藏丛林的印加遗迹马丘比丘
火热的里约热内卢
巴西伊瓜苏大瀑布
巴西景点一览
阿根廷优雅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花絮
秘鲁驼羊牧场及毛制品
秘鲁马丘比丘梦想的实现
由秘鲁的利马到智利的复活节岛
后话
由悉尼到非洲肯尼亚及津巴布韦
哈拉雷津巴布韦首都
内罗毕肯尼亚首都
内罗毕到马塞马拉
厄利门泰达湖
桑布鲁
方舟阿布岱尔山区
维多剩亚瀑布
后话
由悉尼经温哥华到育空
育空河寻金记
道森城
后话
悉尼-温哥华-白马-道森城-北极圈
初探北极圈引子
墓碑山
鹰原
麦克菲森堡
学府惊魂
去最北的地方
图克他雅克图北冰洋上的小镇
伊努维克白色之都
后话
|
內容試閱:
|
少年相识并相许,
老来同心复同游。
我们夫妇二人二十岁以前便互许终身,其后虽然经过八年远隔万里的分离及种种曲折的经历,最终结为夫妻,但我们的性格和所学迥异,一个学理科,后来运筹商界,奠定家庭经济基础;一个学文学,似魏晋文士,口不言阿睹。可是我们却有一个相同的志趣,就是旅游,但不是一般的旅游,而是到游入罕至的偏远地方去寻找异常的经历。退休以来,我们就选择去这样的地方观看它们与众不同的景色,体验它们独特的风情。回来以后,意犹未尽,一个拿出她的秃笔,试图把所见所感形诸笔墨,一个拿出他的相机,整理和挑选
能真切反映所到之处的影像,二人合力织造一件可供自己回忆也能为他人借鉴的作品一本书。
这本书最早的旅行是非洲,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我们醉心于在非洲的大平原上和斑马、羚羊及大象并驾齐驱的近身接触,夜晚听着远处狮子的低吼而人眠的生活。更向往维多利亚瀑布的雄伟壮观。
说到瀑布,后来又听说南美的伊瓜苏瀑布比维多利亚瀑布更高更宽,因此又蠢蠢欲动了。加之又知道有办法克服高海拔的困难,那么,久已心仪的马丘比丘也就在望了。因此就有了去探望这隐蔽在丛林中的废墟的南美之行了。
崇厚少年时代读过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对于育空河畔的原野梦寐难忘。我们飞到加拿大,开越野车在至今人口稀少的育空地区留连了两个星期,那里一尘不染、万树齐生的山谷和绿水白湍的河流,以及淘金时代的先民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带回很多不可磨灭的美丽记忆。
在育空我们打听到有一条碎石子铺的土路可以直达北极圈,好事的我们又怎能不去一游呢?于是在去过育空的第二年,我们又开着越野车往北极圈迸发。我们面对亘古的冻土荒原,晒着午夜的阳光,濯足北冰洋,其中滋味,不足与外人道也。
虽然我们深知我们的秃笔和末达到职业水平的摄影,不一定能得到大家的肯定,但我们只是衷心献出自己的努力,聊作痴人献曝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