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文化漫谈

書城自編碼: 217062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传统文化
作者: 张成权
國際書號(ISBN): 9787566404114
出版社: 安徽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75/283000
書度/開本: 大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2.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修订二版)
《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修订二版) 》

售價:HK$ 107.8
德州扑克自学一本通
《 德州扑克自学一本通 》

售價:HK$ 55.0
数学分析(第一卷)(第7版)(精装典藏版)
《 数学分析(第一卷)(第7版)(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97.9
什么是思想史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 什么是思想史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

售價:HK$ 61.6
法律是什么:20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全新增订版)
《 法律是什么:20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全新增订版) 》

售價:HK$ 63.8
从宁波到日本:生活世界的对话
《 从宁波到日本:生活世界的对话 》

售價:HK$ 74.8
西夏史(历史通识书系)
《 西夏史(历史通识书系) 》

售價:HK$ 77.0
怪谈:一本详知日本怪谈文学发展脉络史!
《 怪谈:一本详知日本怪谈文学发展脉络史! 》

售價:HK$ 57.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8.4
《声律启蒙·弟子规·幼学琼林》
+

HK$ 125.8
《粉黛罗绮:中国古代女子服饰时尚》
+

HK$ 117.0
《汉民族民间服饰》
+

HK$ 2288.0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晚清民国启蒙读物的发轫之作,胡适等一代人》
+

HK$ 52.5
《清明节》
內容簡介:
《走进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漫谈》勾勒中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脉络,主要关注的是中国文化自身发展的过程和阶段性,因此,历史朝代不是叙述单元。我们认为,中国文化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萌芽、形成和演进。从新石器时代到西周,是中国文化的萌芽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化的基本元素日渐呈现和发展,中国文化的特质也日趋明显;东周时期(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形成期或成熟期,其基础和特点大体奠定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化以后的发展,也常常要从这个时期吸取思想资料,获取思想动力,所以这是中国的“轴心时代”;秦汉以后是中国文化与时推移、不断演化的时期,各个时代在保持中国文化特质的同时,又对中国文化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形成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统一。如果说这本小册子还有一个叙述的“框架”的话,那么,这就是我们叙述中国文化的基本“框架”。
目錄
引言
走进文明(上)
史前文明:史前文化的踪影
文明的标志
“新石器革命”:农业革命
中华大地上的“农业革命”
原始农业类型
中华文明的多源起源
新石器文明掠影
掠影(1):绚丽多彩的陶器
掠影(2):独特的玉器
掠影(3):汉字的发明
掠影(4):城市的构建
掠影(5):金属冶炼技术
掠影(6):惊现神龙
走进文明(下)
传说中的盘古和“三皇”、“五帝”
华夏族群的形成
尧、舜与“禅让”
夏王朝:从“大同”到“小康”
夏王朝需要考古证明?
青铜文化的高峰:商王朝
甲骨文的发现
商代青铜器
“郁郁乎文哉”:西周王朝
周文王:“演《周易》”
周公“制礼作乐”
在金文上发现的“中国”
东周:中国的“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
西周的覆亡和东周的建立
王权的衰落
等级制度的打破
“初税亩”
学术下移
“士”阶层的出现
学术的多元化
“百家争鸣”
老子与先秦道家
老子与《老子》
《老子》的“道”
“无为”
“上善若水”
“自胜者强”
“反者道之动”
杨朱:“重生”的道家思想家
庄子与《庄子》
《庄子》论“道”
处世之道
精神自由
“得意忘言”
孔子与先秦儒家
孔子
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1):创办私学
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2):整理古代文化典籍
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3):创立儒学和儒家学派
孔子思想(1):对“礼”的继承
孔子思想(2):“仁学”
孔子思想(3):中庸
孟子
孟子思想(1):“仁政”思想
孟子思想(2):性善论
孟子思想(3):“养气”的修养论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思想
墨子与先秦墨家
墨学:由显而隐
墨子和墨家
墨子的社会政治思想
“利”与“义”
墨子的逻辑思想
“非儒”:“百家争鸣”的序幕
后期墨家的逻辑学
后期墨家与自然科学
时空概念
“有穷”和“无穷”
物理学举例
数学举例
从管仲到韩非:先秦法家
“礼”与“法”
管仲:法家的先驱
成文法的公布
前期法家:李悝与吴起
商鞅、慎到与申不害
韩非:先秦法家集大成者
韩非的思想(1):明法
韩非的思想(2):任势
韩非的思想(3):用术
封建帝国对意识形态的选择
“百家争鸣”与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探索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秦王朝的建立
法家治国:封建帝国对意识形态的第一次选择
道家治国:封建帝国对意识形态的第二次选择
窦漪(窦太后)
汉初的儒学
“独尊儒术”: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确立
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经学”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司马迁与《史记》
“三教”:从并立到融合
社会动乱:“三教”并立的背景
经学的衰微
玄学:士大夫精神避难所
道教的创立
道教的发展
道教的主要特点
佛教:既熟悉又陌生的宗教
佛教的创立
原始教义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在中原传播
“格义”
“礼仪”引发的争议
道生的佛性论和僧肇的“不真空”论
“判教”与创宗立派
禅宗
“三教论衡”
理学的兴衰
儒学的中衰和复兴儒学的呼吁
社会的变化
理学的形成
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陆九渊:“心学”
明初的理学
王阳明学派
泰州学派:王艮
晚明:对王学的反思
从“实学”到儒学文献学化
考据学的兴起
儒学:复兴,还是继承?
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
耶稣会士来华
利玛窦的传教方式
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明末士大夫与西学
“历案”
“礼仪之争”和中西文化交往的中断
马戛尔尼使团
“师夷之长技”
“自强”运动
“维新”思潮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新文化运动”
有容乃大
从林则徐的对联说起
说“来”、“贝”
“夷夏之防”不是不可逾越的墙
赵武灵王“胡骑胡服”
“张骞凿空于前,班超投笔于后”
唐代的“胡风”
昆仑奴
开封的犹太人
中国最早的“外国语大学”
从“会通”到“超胜”
后记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