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想通了:清醒的人先享受自由
》
售價:HK$
60.5

《
功能训练处方:肌骨损伤与疼痛的全周期管理
》
售價:HK$
140.8

《
软体机器人技术
》
售價:HK$
97.9

《
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
》
售價:HK$
74.8

《
奴隶船:海上奴隶贸易400年
》
售價:HK$
75.9

《
纸上博物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诞生(破译古老文明的密码,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150+资料图片)
》
售價:HK$
85.8

《
米塞斯的经济学课:讲座与演讲精选集
》
售價:HK$
74.8

《
人工智能大模型导论 科大讯飞校企合编教材
》
售價:HK$
75.9
|
編輯推薦: |
这是一个IT老兵的十年总结,也是向每个IT人的发问,明天的太阳会从哪里升起?刘西曼老师洒脱的文笔、独具一格的思路中,让我们仿佛听到了目前IT行业的一种呼声——要转型了。是的,当今的IT行业,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行业,产业的格局早已是别样的一番天地,作为深陷此行业的众多IT人士,也在思考着IT业的明天、自己的明天。通过这本《500万人的大迁徙——IT业转型路口的思考》,我们也许能明白,明天的太阳会从哪里升起。
|
內容簡介: |
纷繁杂沓、变幻莫测的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产业将何
去何从?在泛IT大变革的时代,这是一个“现在史”的横断面。作者立足 于这个横断面,以电信业为内环,IT软、硬件和互联网为外环,勾勒出整
个行业的生态谱系,并力图梳理出IT历史沿革的发展脉络,由此出发,向 前探索其转型和变革方向。
因此,在刘西曼著的《500万人的大迁徙--IT业转型路口的思考》中,
无论谈及的是IBM、微软、苹果、谷歌、Facebook等企业,还是电信转型、
云计算、移动互联、社交网络的技术和市场热点,都是对这一生态谱系和 发展脉络的探索。希望以相对中立的视角切入,结合微观案例的剖析,宏
观趋势的研判,最终使这一图景和脉络更加清晰。
对于中国超过500万IT人来说,特别是超过100万的电信人来说,《500
万人的大迁徙--IT业转型路口的思考》是一本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现在 史”,也是一幅站在IT转型门槛上的思考地图。
|
關於作者: |
刘西曼,男,曾任国内著名IT企业品牌部策划总监,负责公司上市财报,海外高端媒体、国内经管媒体、公司3G等重大招标项目的品牌策划,以及公司年度品牌策略的制定。
作者对金融、文化、营销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兴趣和探索,掌握系统分析、矛盾分析等多种方法论,擅长建构和解析复杂问题。
曾出版《黑箱里的鳄鱼:后危机时代的市场观与竞争方法论》一书。
|
目錄:
|
第1章 正在发生的历史:被挤压的全球IT版图
1.1 “It is Crashed”
1.2 文明的拼图
1.3 栅格里的金字塔
1.4 十字架下的生死律
1.5 分立割据的产业中轴线
1.6 趋于“终极形态”的IT产业链
1.7 开放地图下的肉搏战
1.8 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
1.9 专利大战,“苹果篮子”里的狙击步枪
1.10 IT商场上的“帝国战争”
1.11 企业“利维坦”的挑战
第2章 纠结的泰坦:追问转型路口的IT偶像们
2.1 “乔帮主”的苹果派
2.2 Google在“四面八方转型”中的迷离
2.3 中年微软帝国的后手拳
2.4 “Something Outside Intel”
2.5 思科的“水”卖给谁
2.6 Oracle的流氓“买家”
2.7 HP为何不“Happy”
2.8 噢,高通也是上帝的礼物
2.9 宇宙追随者三星——三种DNA的混血王子
2.10 鸿海帝国的100万“电子章鱼”
2.11 百年IBM从昨天就开始转型
第3章 IT转型方法论:颠覆一切的“用户战争”
3.1 “桌面争夺战”背后的市场哲学之变
3.2 从工具到消费,Google+1的启示
3.3 重新认识IT的二元性
3.4 产业转型的“四象限”
3.5 产业转型4要素能力模型
3.6 转型路径“四部曲”
3.7 转型中的64格魔方
3.8 转型方法论纲要
3.9 转型的真相如“马萨依马拉的迁徙”
3.10 “继承+超越”是商业模式转型的核心
第4章 电信业务转型样本:明天的太阳从云端升起
4.1 从边缘崛起,向未来迁徙
4.2 打破石板阵的小草
4.3 云中掠影
4.4 “云”是全球化下的蛋
4.5 混淆的“端管云&云管端”
4.6 “新”客户为王
4.7 大船的航线
4.8 中国运营商的三条新航道之一——整固南洋
4.9 中国运营商的三条新航道之二——拓宽红海
4.10 中国运营商的三条新航道之三——开拓美洲大陆
4.11 百川东流终归海
4.12 电信业云应用的7个微观机会
第5章 让历史告诉未来:机制转型启示录
5.1 全球生产力60年扩散史
5.2 中国30年科技发展史的市场体制底片
5.3 NASDAQ折射出产业转型的金融标尺
5.4 TD背后的产业政策转型样本
5.5 中国企业的“微观现代化”
5.6 中兴、华为背后的企业产权制度纠结
5.7 “管理”是一门需要自己发明的实验科学
5.8 珍珠与扇贝,比亚迪折射中国转型之困
5.9 技术现代化背后“人的现代化”
5.10 “剩者为王”
后记——给转型门槛上IT人的5个忠告
|
內容試閱:
|
1.11 企业“利维坦”的挑战
可见,在扰攘的专利大战背后,真相隐藏至深,层层的洋葱皮里, 包裹着更多的秘密。
如前所述,在最表层是企业间的纯技术竞争,专利的本意也是要
保护创新。历史上,专利保护制度也确实大大促进了创新,保护了专 利创造者的利益。但是,这种情况更加适用于市场的草莽时代、春秋
时代。因为,那时候的创新可能源自高校、个人、实验室、小企业, 而随着市场趋于垄断,市场的话语权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企业手里。个
人、小企业就算有专利被侵权,也往往因为没有足够的金钱和时间与 企业巨头去打官司,它们的专利要么默许被侵犯,要么低价交给
InterDigital这样的公司,自己很难将其变为产品赢利。这会形成一种
“逆向激励”,只有企业才能成为创新的中心。因此,随着市场的变 迁,专利的创新性正在成为“真相洋葱”最外面薄薄的一层,人人看
得见,却远不全面。
而在稍内一层,包藏的则是企业巨头之间的商业利益之争,法律
手段带来的是经济利益。比如,Android手机的成本因操作系统开放 而变得便宜,但又会因为专利而提高,最终失去价格优势。正如大
卫·德拉蒙德所抱怨的:“一部智能手机,可能涉及多达25万项的 专利,其中大部分值得商榷。”在他看来,专利战争已经与创新这个
本源相距日远,而是一种纯粹的“消费税”。作为后来者的Google 无论如何无法与市场老巨头们已经拥有的25万项专利对抗,这些是
绕不过去的成本。但是,无论哪个企业付出成本,都要转嫁到最终消 费者头上,这是毫无疑问的。
在商业利益一层的里面,则是产业链和未来市场之争。比如,苹
果手机和Android手机代表的是不同的产业链,谁获胜,谁就有望在 未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占据相对垄断的地位。原本从事互联网搜索的
Google,不但在互联网行业不断扩张,进入地图、邮箱、社区等领域, 甚至进入手机领域、新能源领域、电视机领域,这势必会到处树敌,
而苹果则是各种敌人里最强的一个!因此,Google前CEO施密特曾 经身居苹果的董事会,并作为座上宾共同褒贬微软,但是,此后的冲
突注定让二者决裂’。因为,Google代表的生态链和苹果代表的生态 链,所争夺的已经成为同一片草原!
但是,所有的这一切背后,隐藏最深的是企业的“利维坦”。
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于1651年出版了他以怪兽Leviathan命
名的著作——《利维坦》,用以描述不断强大的国家机器。事实上, 如今全球各国的政府规模都变得无比庞大,数倍、数十倍于300年
前甚至100年前;在企业界,其实也正在形成类似的“利维坦”。
在市场经济制度之下,强者更容易取得成功,而且成功的速度越来
越快:从IBM:到苹果,从微软到思科,从Google到Facebook,新
的巨头的成长周期从50年逐步减少为5年甚至更短。现代企业已经 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强权,不是春秋混战,也不是战国七雄,而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战的最终结局,也许必定是“冷战”, 甚至是更大的垄断。
因此,我们在专利大战背后看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里的帝国
战争,看到的是在有限世界里,企业无限能量的扩张。这种能量不 仅仅是在市场领域、经济领域,甚至已经扩充到了政治领域。最近,
美国民主和共和两党的争议焦点之一,就是是否对富人和大企业加 税,最终的结果是“NO”。因为在企业“利维坦”与政府“利维坦”
的斗争中,政府正在变得弱势——如同苹果的现金超过美国政府一 样,如同盖茨的个人资产接近美国政府一样。
因此,《利维坦》里说:“英雄在保护你们的同时,也会欺压你
们,吃你们”。人们创造出来的“利维坦”也具有双面的性格,由人 组成、由人运作,具有半人半神的特质,在满足人们需求的时候,也
在“吃人”。今天很多领域的大企业,不就是已经成为这样的“利维 坦”了吗?它们提供给我们商品,但是,它们也消灭了对手,让我们
的选择变得看似很多,实则同质化;它们用广告、公关占领了人们的 大脑,让你认为只有那样才是最好的,其实,整个世界都在变得越来
越受到市场控制,而且心甘情愿付出金钱构成它们的利润…… 专利大战的深处,站着这样的恐怖怪兽,它们似乎对客户慈眉善
目,对敌人面目狰狞,这个双面怪兽的背后,不正是有这样的三个 悖论吗?第一,当全世界都用差异化的苹果的时候,差异化在哪里;
第二,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第三,垄断是必然,竞争不过是通往 垄断的手段。所以,求解专利困局,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求解市场的
“利维坦”宿命。当然,在我们找到这种终极问题的答案之前,所需 要的仍然是面对现实,在市场巨头化、面临产业转型挑战之前寻找
属于自己的那把钥匙。
真正需要意识到的是,专利战争是一种帝国战争,而帝国战争是
战争的高级形态,也意味着大多数市场已经瓜分殆尽,不得不面对广 泛的红海竞争,不得不思考转型这一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本章从电信业的格局切入进行分析,以全球运营商这个环节作为
切片,建立了“消费一文明坐标系”,以此概述了全球电信业的基本 格局;进而,从运营商这个产业链环节入手,进一步向产业链两端扩
展,看到了整个产业链的中轴线,以及整个产业链所面临的问题,看 到了被挤压、被挑战的整个产业生态,以及由于产业成熟导致的众生
相;最后,我们也知道,唯有应对新形势,唯有直面挑战,唯有创新, 才能在未来立足。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实际上,这不仅仅是电信行业的事,也不
仅仅是个别厂商的事,而是整个行业的命题,互联网、软件、IT硬 件行业亦然。我们在下一章将从整个IT行业全景着眼,以全球领导
型企业为例,看看它们将如何应对这个命题。P40-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