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做懂孩子的父母(于丹等10位名家谈亲子教育之道)

書城自編碼: 184920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親子/家教素质教育
作者: 和谐家族基金
國際書號(ISBN): 9787540751814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11/16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2.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新版-零基础茶艺入门
《 新版-零基础茶艺入门 》

售價:HK$ 38.5
创业思维:从0到1的实战笔记
《 创业思维:从0到1的实战笔记 》

售價:HK$ 76.8
家庭财富管理指南
《 家庭财富管理指南 》

售價:HK$ 85.8
服装材料基础
《 服装材料基础 》

售價:HK$ 63.8
国家名片C919(跟踪十余年,采访百余人,全景式呈现中国大飞机C919,让读者领略到中国航空科技的最新成就)
《 国家名片C919(跟踪十余年,采访百余人,全景式呈现中国大飞机C919,让读者领略到中国航空科技的最新成就) 》

售價:HK$ 140.8
中国数字人产业发展报告
《 中国数字人产业发展报告 》

售價:HK$ 107.8
另一种疯狂:精神疾病的污名与希望之旅(APS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斯蒂芬·欣肖教授倾其一生撰写;2018年美国图书节最佳图书奖)
《 另一种疯狂:精神疾病的污名与希望之旅(APS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斯蒂芬·欣肖教授倾其一生撰写;2018年美国图书节最佳图书奖) 》

售價:HK$ 63.8
罗尔斯与马克思
《 罗尔斯与马克思 》

售價:HK$ 85.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9.0
《于丹论语心得》
+

HK$ 73.6
《人间有味是清欢:于丹2015年最新作品》
+

HK$ 82.6
《给孩子恰如其分的爱(李子勋等10位知名心理专家的为人父母之道》
+

HK$ 87.9
《于丹趣品人生(于丹2011年最新作品,畅谈生活感悟,到底什么》
內容簡介:
本书收入了于丹、李子勋、叶曼、金韵蓉、张颐武、王元五、程凯、舒乙、宋少卫、杨凤池等10位著名文化学者、国学大师、中医和心理专家的亲子访谈。内容主要针对中国家庭亲子交流现状,以及目前家庭中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在亲子伦理、早教、亲子沟通、家长角色等方面作深入浅出的解析与指导,为广大父母提供科学的家教理论与实践操作指导,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關於作者:
于丹、李子勋、杨凤池等10位著名文化学者、国学大师、中医和心理专家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于丹
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医生 著名心理专家 李子勋
国学大师 叶曼
心理专家 金韵蓉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颐武
现代民间著名教育家 王凤仪先生的曾孙女 王元五
 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副教授 程凯
老舍之子 舒乙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 宋少卫
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授 杨凤池
目錄
序:如何更好地认识亲子关系
于丹:中国人的孝道
 如何正确理解“孝”?
 别伤了最亲的人——父母和孩子
 独生子女和隔代抚养的问题
 如何教孩子懂得孝道?
 父亲传给我的育儿智慧
李子勋:孩子的性别教育
 性别教育从两岁开始
 男孩不像男孩怎么办?
 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
 现代女性为何缺乏温柔?
 我的儿子会不会是同性恋?
 父亲为何不可以打女儿?
 性别教育出现问题如何矫正?
 父母请用平常心看待孩子
叶曼:中国经典的亲子文化
 家的由来及夫妻关系的形成
 从胎儿到长大成人的教育精髓
 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
 为了孩子请不要离婚
 孝顺的真正含义
金韵蓉:孩子说谎如何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说谎?
 如何让孩子实话实说?
 怎么跟孩子有良好的沟通?
 如何对待说谎的孩子?
 管教说谎孩子的三个原则
张颐武:80后的生存困境和养老前景
 为什么说80后、90后爱抱怨?
 富二代最应该传承父辈什么?
 穷二代如何改变命运?
 富二代如何减少传承财富的负面作用?
 80后90后如何开创自己的人生?
 独一代如何面对赡养老人的压力?
王元五:孩子的病从父母得
 一个好女孩将来就是一位好母亲
 母亲的心态影响孩子的健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程凯:中医里的育儿之道
 从中医角度看生命发展的规律
……
舒乙:书香门第的家教之道
宋少卫:孩子厌学怎么办?
杨凤池:走出亲子情感表达的误区
內容試閱
序:如何更好地认识亲子关系
殷智贤
今天的中国,经过了三十余年的变革和积累,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2010年中国GDP已位居世界第二。我们在为自己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的同时,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所面临的挑战,就是中国人的幸福指数是否跟着GDP的速度同步提升了呢?在当前改革开放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带来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面临着针对下一代实施教育的挑战,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中国现在有1.4亿独生子女,同时也存在着5.4亿城市流动外来打工人口,还存在着1亿精神病患者,以及几千万的残疾人,他们的生存状况都对下一代的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所有这些社会问题都摆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即使我们本人并不一定遭受这样的困境,但我们身边的朋友、同事、亲戚也可能会遇到类似的困难。即使我们的孩子看起来身体健康、心智健全,但还有升学压力摆在绝大多数家庭面前。
2010年7月份我们做了一份网络调查,内容是父母与子女交流的内容和方式,主要针对交流现状的认知和潜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寻。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上网习惯以城市孩子为多,问题比较多的是亲子共处的时间少。因为父母比较忙,孩子与父母进餐的时间比较少,尤其是父亲几乎很少与孩子共进晚餐,根据平均统计数据,父亲与孩子每周共进晚餐的次数连一次都不到。孩子如何有更多的时间与父母共处,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影响非常大。从国外的研究可以看到,孩子长期独食的话,成年后犯罪率会明显升高;同时,在与孩子的沟通态度上,我们从调查中看到,由于现代中国教育知识教育理念的普及,包括对于人权的不断重视,大多数城市家庭的家长还是会持相对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他们对孩子表达的时候是正面肯定多于负面否定的。
在调查中,有时候孩子会遭受家庭暴力,被父母打,挨打的原因排名第一是孩子撒谎。当大家非常担心社会诚信问题的时候,我们看到传统延续的力量,中国家长依然重视对孩子诚信方面的教育。父母偷看孩子日记的现象仍然非常普遍,这里有非常复杂的原因,包括父母希望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但缺乏沟通艺术;另外,现在社会环境给父母带来巨大压力,也使父母偷看孩子日记的现象比较普遍。
单亲家庭沟通质量明显低于双亲家庭,女孩子更善于和家长沟通,这也是现在社会上普遍反映男孩子比较弱的现象之一,这个弱使男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呈现的能力,很难达到父母对他们的预期。
调查还发现,收入越高的家庭对孩子呈现的态度越平等,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家长对孩子越平等,这两类人群对沟通质量的满意度也相对比较高。收入比较高的家庭,就是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家庭,相比低收入家庭,对孩子尊重以及对亲子沟通质量满意方面大概高出10%,受过大专以上教育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两类家庭也保持10%的差异。
中国父母为怎么教育好下一代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这差不多成为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我们希望家长和孩子共处一个时空,共同接受挑战,帮助家长发现他们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忽略的部分,同时让孩子体会家长的处境和性格。
2010年10月中国第一本亲子人权手册发布,在新浪网教育频道可以下载电子版,这本手册里,我们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来谈中国家庭的亲子人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引起社会各界重视。
爱是一种能力!希望各种形式的公益教育可以帮助每一个人提升“爱自己、爱家人”的能力,因为只有爱,可以使这个社会保持和平与和谐。
(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权基金会和谐家庭专项基金项目执行人,《 时尚家居 》执行出版人,杂志主编)
于丹:中国人的孝道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虽然最疼的是自己的爹妈和孩子,但是强势的中年人往往对这两头的态度是最粗暴的。不管多有修养的人,在单位对自己的员工彬彬有礼,对自己的团队同事和颜悦色,但回到家见到亲爹、亲妈和亲生孩子就急了。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于丹
如何正确理解“孝”?
主持人殷智贤:因为我们基金会2010年提出的口号是“千万家庭构建和谐亲子关系”,所以今天我们请于丹老师跟大家分享一下她在多年的学习和研究中,所了解到的中国人的孝道到底是什么含义。于丹老师,我们都知道您博览群书,尤其对国学有很深的造诣。通常大家一想起中国的伦理都会想到孝道,这是中国文化很重要的基石。在您多年的研究里,您所了解的中国人的孝道是什么含义?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于丹:其实说起孝道来,中国人都特别熟悉,但是到了现代这个“孝”字受到好多批判,比如人们都熟悉的《二十四孝图》里的故事,大家会觉得有很多东西其实是糟粕,过时了,而且有很多东西是过于迂阔。
怎么理解中国的“孝”?比如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现在来看这是不是一种孝?让我们想一想,提出这个概念的时代,远游有多难,坐着吱吱呀呀的牛车,这一走,父母有生之年能不能见到孩子就难说了。但今天有飞机、高铁还有动车,也有手机,有网络的视频,可能你远游归来的时候,父母还是心情欢畅的。所以,“孝”这个字按中国的话说是“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如果我们跳出具体的行为去看“孝”,特别是在今天它有什么样的实践意义,那我们应该站在今天的历史坐标上,再去阐述这个“孝”字。
为什么说“论心不论迹”?你想想心情是什么?如果说一个家财几百亿的大款给他的父母买一幢小别墅,然后他可能十天半个月不过去看一眼。或者是一个下岗工人,他就在一个几十平米的小房里,和父母天天在一起,伺候他们,给父母捶背洗脚,你说谁更孝?
主持人殷智贤:所以下半句叫“论迹家贫无孝子”。
于丹:说“论心”这件事,还得从古代说起,古代也不“论迹”。咱们说说《论语》,孔子的弟子说老师你给我讲讲什么是孝,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现如今大家说孝好像是能够养活自己的老人,但是他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有别乎?”他说你看连牛羊犬马都能养着,我们如果对父母没有一份发自内心的敬意,养爹妈跟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
再接下来,什么叫“心”,什么叫“迹”?孔子很简单就回答了两个字,他说“色难”,千孝万孝不如给你爹妈个好脸色看。所以,你说什么叫经典?经典就是它已经说了两千多年了,你今天一听说,哦,我还没做到。比如给父母买豪宅,包飞机飞欧洲或者给他请保姆,每个月给他几万块钱零花,很多人都能做得到,但是哪个人敢拍着胸脯说:“‘色难’这件事我明白了,我永远给他好脸色。”
主持人殷智贤:很难。
于丹:太难了。所以,中国人的孝道,不是说让大家都去卧冰,都去割肉,像《二十四孝图》里那样去伺候爹。不要死守过去的教条,但是要记住其中的一些道理,你为什么要给他好脸色呢?孔子还有一句话说得好:“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你想想你爹妈的这个年纪,一方面你是高兴,你觉得他还在,高寿;但另一方面,你有忧惧之心,他的好日子还有多少天,你算都能算得出来,你哪儿还敢跟爹妈欠债,告诉他明年咱们度假,下礼拜我回家吃饭。中国人有一句话说“子欲养而亲不在”,所以,你不能用他的年华去等待你的匆忙。
所以,孝是什么呢?无非是在当下做一点点小事,用老百姓的说法更简单,叫孝顺。孝顺,顺者为孝。你如果以他的方式、他的经验跟他沟通,不一定凡事都顺从他,但是你能从他的角度去进行沟通,因为每一个人的此刻其实都是他所有历史的组合,而中国不说远的,改革开放这30年,中国发展的进度是欧洲、美国那些国家一百多年的发展进度,这么快的社会变革,人的观念也会突飞猛进的。
代沟这个东西是怎么形成的?从山村、渔村来的父母可能接受不了都市消费观念和生活观念。城里的孩子不是不孝顺,回父母家一天到晚叨唠的是什么?——拉开冰箱,“这剩半碗汤还没倒,你不知道过夜饭菜里的亚硝酸盐能致癌吗?”一看门后头都是烂水果,“你不吃新鲜的东西,吃这些烂水果,你不知道对身体有害吗?”一边叨唠一边扔。
主持人殷智贤:其实这样让父母心里有很多疙疙瘩瘩。
于丹:中国的古人提出来的东西有时很容易执行,就两个字:色难。你要引导他的观点,有话好好说,我们要好好地跟他们沟通。
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最疼的是自己的爹妈和孩子,但是强势的中年人往往对这两头的态度是最粗暴的。不管多有修养的人,在单位对自己的员工彬彬有礼,对自己的团队同事和颜悦色,但回到家见到亲爹、亲妈和亲生孩子就急了。“你是我的亲人,你为什么不听我的?我心疼你,我这是对的。”你想想这种情况是不是普遍存在于中国家庭?
主持人殷智贤:这就是我们今天反对的软暴力。
于丹:上升到这么高的概念了。
主持人殷智贤:他好像没有打你,也没有骂你,但是他这种态度很伤人。
于丹:所以有时候很多事情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以什么方式和态度去做这件事。你很难说一件事情是简单地做了好还是不做好,有很多人都问我孩子弹钢琴好还是不好,孩子背诗好还是不好。不是那么简单的是与非的选择,而是你以什么样的方式让他去做这件事。比如弹钢琴,如果他一边学习钢琴一边创作,把钢琴当玩具,当创作灵感的工具,弹钢琴不烦,这就是好事。但如果他一坐在钢琴前就抹眼泪,条件反射似的抽抽搭搭地在那弹,那就算了。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