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农业合作化运动始末

書城自編碼: 184369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各部門經濟
作者: 马社香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400280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08/164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2.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知宋·宋代之君主
《 知宋·宋代之君主 》

售價:HK$ 97.9
民国时期京剧名伶专集汇编(全4册)
《 民国时期京剧名伶专集汇编(全4册) 》

售價:HK$ 4378.0
量子力学 恩利克·费米
《 量子力学 恩利克·费米 》

售價:HK$ 52.8
银行业刑事风险防控与应对
《 银行业刑事风险防控与应对 》

售價:HK$ 96.8
语言、使用与认知
《 语言、使用与认知 》

售價:HK$ 69.3
帝国的叙事话语:国家身份塑造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 帝国的叙事话语:国家身份塑造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

售價:HK$ 151.8
世界上的城堡:一部千年古堡兴衰史(从军事建筑到中世纪城堡,59座经典古堡,高清全彩图文,精装收藏品质)
《 世界上的城堡:一部千年古堡兴衰史(从军事建筑到中世纪城堡,59座经典古堡,高清全彩图文,精装收藏品质) 》

售價:HK$ 261.8
缪斯的诞生 现代西方艺术观念生成简史
《 缪斯的诞生 现代西方艺术观念生成简史 》

售價:HK$ 85.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71.1
《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口述史》
+

HK$ 141.6
《告别理想》
+

HK$ 106.2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广东土地改革研究》
編輯推薦:
跨越九省寻觅,农业合作化运动众多亲历者的口述回顾,真实隽永,沉淀铄金,更如明镜。
多幅珍贵照片,不仅见汪了这段历史,、更增加了本书的史料价值。
新中国建立伊始,一穷二白,百废待兴。面临帝国主义全面经济封锁和军事挑衅,新中国只能尝试以农业合作化开辟一条独立自强的发展新路,以打破常规和苏联模式,避免两极分化,凝聚党心民心,增加核心竞争力,吸引和联合全球一切反帝和平力量,击碎美制“新月形”军事包围的战略布局。
由此,一部中国农业合作化史犹如战史,跌宕起伏,波澜壮阔。马社香编著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始末:百名亲历者口述实录(插图珍藏本)》中所呈现的毛泽东、刘少奇、陈云、薄一波、邓子恢、赖若愚、陶鲁笳、王谦、李顺达、曾希圣、吴芝圃、王任重等人物,栩栩如生,风云各显,轻描重抹,共写春秋。
內容簡介: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全面推进土地改革,中国农村自下而上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农业合作化运动始末:百名亲历者口述实录(插图珍藏本)》首次集中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地方到中央关于农村发展途径的探索,深度剖析西沟、川底等典型农业社的民情民心,展示了毛泽东大力推行农业合作化的战略视野,彰显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上下结合不断发展的基本进程。
作者马社香采访多位当年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亲历者,获取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和照片,用真实的笔触还原了这一历史事件。《农业合作化运动始末:百名亲历者口述实录(插图珍藏本)》视角新颖,深入浅出,令人回味。
關於作者:
马社香,1955年出生,江汉大学特聘研究员,武汉市社科院研究员。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出版《前奏: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庐山档案—一毛泽东与名人在庐山》(人民出版社2006),、《韶山档案》(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一个女革命者的历史见证》(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庐山旧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红色第一家族》(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明末十大疑案》(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中国货币文化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等个人著作,颇受关注和好评。
目錄
一 1951年全国首次“试办初级社”会议矛盾爆发
1.长治专区试办初级社会议在关键时刻召开
2.华北局调查组不同寻常的列席
3.李顺达别具一格宣讲毛泽东“建设新农村”主张
4.调查组强调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讲话
二 试办农业合作社党内争论升级
1.华北局调查组和长治地委不同调儿的会议报告
2.山西省委不同意调查组意见的前因
3.赖若愚起草“把老区互助组织提高一步”的报告
4.华北局再三请示刘少奇
5.吵翻了天的华北五省互助合作会议
三 山西省委与华北局“不同意见”的历史依据
1.华北局要山西省委检讨
2.山西省委向华北局申诉不同意见
3.昨天和今天的一根红线
4.刘少奇三次讲话批示支持华北局
四 毛泽东酝酿支持山西省委意见的战略高点
1.王谦等人给毛泽东寄了一封信
2.怎样继续引导农民——李顺达互助组的公开回答
3.毛泽东7月15日“能战然后能和”的回信
五 全国第一次农业互助合作会议召开
1.毛泽东说服刘少奇、薄一波、刘澜涛的武器
2.陈伯达具体组织和主持会议
3.赵树理会上讲的农业社故事
4.试办国营农场和山西干部履新
六 1952年全国典型农业社“试验田”
1.李顺达初级社挂牌之际
2.全国首批试办社——川底的“秘诀”
3.西沟人眼中的退社
4.反细菌战和东四义卫生村
5.李顺达随中国农民代表团访苏归来
6.刘少奇出席苏共十九大要闻
7.毛泽东、党中央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
七 1953年春毛泽东调研农业合作化
1.毛泽东调研河北地县合作社
2.把脉河南农业合作“气温表”
3.视察武汉三镇的重要讲话
4.农业合作化与水利化并举
5.沿江沿线农业调查座谈会
八 1953年农业合作化的双层推进
1.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2.邓子恢提出“四大自由”的真相
3.模范平顺县三大典型社的示范
4.全国财经会后毛泽东一次重要讲话的回忆
5.统购统销决策和防“左”旧闻
6.毛泽东指点中央农工部的关键词
九 1954年推进合作化的整合交锋
1.毛泽东微访浙江新登农业社
2.刘少奇七届四中全会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3.高饶事件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双重影响
4.邓小平出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之时
5.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和西沟代表感怀
6.赫鲁晓夫和毛泽东碰杯的要求
十 1955年加快农业合作化的政治视野
1.合作化加海陆空的连线
2.“收缩风”刮到西沟
3.毛泽东提出“停、缩、发”的原委
4.毛泽东单独接见陶鲁笳的深意
十一 农业合作化速掀高潮的组织推动
1.毛泽东合作化报告的“红色幽默”
2.省市委书记处和干部级别制的建立
3.七届六中全会撷英
4.毛泽东“按语”推荐的老典型——西沟
5.勤俭办社的新典型“穷棒子社”
十二 1956年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的浪尖
1.《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反复调研
2.王谦出席社会主义阵营农业会议的汇报
3.多省争先恐后升级并社的症结
4.毛泽东新词余韵合作化的“磁场”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新憧憬
附录 主要受访者名单
后记
內容試閱
1.毛泽东调研河北地县合作社
1953年2月15日,癸巳正月初二,北京飘着鹅毛大雪。毛泽东心情舒畅地签署了修正后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此决议曾于1951年12
月以草案形式发给各级党委试行。在正式公布的这个决议中,毛泽东在“农业生产合作社虽然是互助运动在现在出现的高级形式”的“现在”二字后面加上了“过渡时期
”四个字,这是中共中央正式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过渡时期”这个概念,意义非凡。
当晚12点,毛泽东走出丰泽园乘上南下专列。毛泽东专列由前导车、工作车和后卫车三部分组成,与普通列车外观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次日凌晨,专列在保定站请上河北省委副书记马国瑞。马国瑞四十挂零,在河北省分管农业。一上车就向毛泽东竹筒倒豆子般地全面汇报了河北省农业合作情况。1952年年底河北省农业合作社发展到1067多个,1953年年初河北省委已决定要将互助组和农业合作社争取发展到80%,准备从抓农村党支部整党做起。
毛泽东手执红蓝铅笔,在记录本上记着要点。
马国瑞接着汇报,1月28日,河北省委发出《关于目前盲目发展大社的通报》和《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定》,决定停办50户以上的大社,原来办了的不够条件的转为组和小社,严格批准手续,50~100户的,由地委审查批准,100户以上的报省委审查批准。毛泽东笑着说,河北省委是害怕招架不住哦。马国瑞如释重负地点点头。
专列在邢台站停下,邢台县委第二书记、县长张玉美应召上车。一个小时前,张玉美接到河北省委紧急通知到邢台车站等候向中央领导汇报基层工作,特别要求成绩和问题都要汇报,不能违背。张玉美当时正在参加地、市、县联合举办的赴朝志愿军回国报告团春节招待会,连忙抽出神来随同地委书记李吉平来到站台等候,专列很快到达。李吉平在站台上向罗瑞卿介绍了张玉美。张玉美被直接请进专列会议室,河北省委副书记马国瑞、公安部部长罗瑞卿、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记录员何载在场。一会儿,毛泽东主席走了进来。据和他一起工作的同志反映,张玉美很幽默,语言极富个性。张玉美生前回忆:
罗瑞卿见我望着毛主席出神,便说:“玉美,这就是主席。” 我紧张地答道:“见过。” “在什么地方见过我呀?”毛主席惊奇地问。
“见过你的相片。”一句话把主席和在座的同志全逗乐了。
主席见我心情紧张,便与我拉起家常,问我是什么地方人、多大岁数、读过几年书,我都一一作了回答。接着,主席转过身问我:“家里几口人?”
“35万。”心里紧张,说惯了心里记的邢台县人口数。 主席高兴地点点头说:“好,你这个书记心里装着全县人民哩!”
毛泽东一鼓励,张玉美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随后认真回答了毛泽东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全县“三反”、“五反”情况。第二个问题,毛泽东用商量的口气:“把你们县互助合作的情况给我详细谈谈好吗?”党中央正式决议刚刚通过,张玉美赶忙解释:“手头没材料,恐怕说不好,耽误主席的时间。”毛泽东宽慰说:“不要紧,你们怎么搞的,就一五一十地讲嘛。”张玉美喝了一口水,他虽只有扫盲的文化水平,但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如数家珍地从抗日时期邢台山区互助组谈起。
这时,毛主席插话说:“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群众观点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生产运动才能开展起来。你这个地方是个老区,应当总结经验。农民一定要走互助合作的道路,不走不行。”
主席一边说,张玉美赶忙往本子上记,有时记不下来,就先画个记号。 主席好奇地问:“你对情况这么熟悉,都干过什么?”
张玉美如实汇报:“我从1938年入党后,一直没离开邢台。先在村里当支部书记,后到区里担任区委书记,1952年从区里调到县里。”
主席连声说:“你是本地人,又长期在基层工作,是从基层一步一步上来的。
这样好,人熟地熟,情况也熟。”然后他转身对杨尚昆、何载打了个手势说:“记下来,建国以后,干部应当稳定一段为好。”
接着,张玉美向主席汇报了近两年来全县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情况。 1952
年初,邢台县委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根据本县互助组时间早基础牢的特点,先后建立了7个农业生产合作社。7个社当年秋麦两季都普遍增产。这样一来,一下子吸引了全县农民。群众都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场上粮食堆成山。
谈到这里,毛主席点点头说:“是啊,农民就是经验主义者,办社就是为了多打粮食嘛。增产与否,应该成为检验农业社成败的主要标准,看来互助合作要比单干好啊。”
接着,张玉美又汇报了到秋后种麦前,全县农业生产合作社已发展到20
个,参加农户1270户,占总农户2.2%。新建社在内容上也有一些新发展,如尹贾乡的尹化成农业社,土地入股,牲口也折价入了社。
主席听后把手一扬,诙谐地说:“不错呀,人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驴子也组织起来走合作化了。”在场的同志都跟着笑了。
张玉美继续汇报说:“到目前,全县各区报批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有200
多个,加上已成立的6400多个互助组,入社、组农户占全县总农户的87%。”
毛主席一听,惊讶地问:“互助合作的进度这么快!原因是什么?”
张玉美答道:“一个是我县互助合作有10多年的历史,组织起来搞生产互助早已深入人心。另一个是我县试办农业社的实践证明了,党中央在《决议》草案中推出的方针、原则、办法顺合民心民意,农民群众打心眼里拥护欢迎。”
张玉美重点汇报了水门、东川口村建社群众争先恐后的高度热情,出现了动员群众缓人社比发动群众入社还困难的情景。这时,毛主席点了点头,无比兴奋地说:“是啊,多数农民是愿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因为这是一条由穷变富的道路,关键是我们领导采取什么态度。这两个村群众办社的热情很高,思想发动工作搞得也不错。办社当中有什么困难和问题?”
张玉美反映:“主要是好建难管。” 毛泽东夸奖说:“高度概括,接着往下讲。” 随后,张玉美汇报了建社后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劳动管理。
毛主席听后明确指出:“生产关系调整了,需要摸出一套劳动管理办法来,这个办法要能够反映多劳多得。”张玉美汇报了下面建社对思想不通的群众进行说服教育,对个别挑事或散布不满言论者的严厉批评,属于地富分子表现好的可吸收为候补社员,不好的不准许入社。
毛主席用指头敲了敲桌子,果断地说:“这样好!以前是少数统治多数,现在是多数统治少数。经验来自基层,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张玉美继续反映问题:“农业社的另一个问题是分配办法不统一。有的是土地参加分红,有的是土地、牲口、果木树,甚至农具也参加分红。”
毛泽东插话说:“牲口、果树、农具入股,股金不能高于土地,不然贫农就要吃亏了。” 主席又问:“你们是怎样进行分配的?”
张玉美答道:“农业社的分配基本上体现了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比例多是地二劳八,也有三七和四六开的。”
主席听后,摆了摆手说:“不要,不要。三七是个界限,这个界限不要突破。 破了这个界限,不是伤害劳,就是伤害地。”
张玉美说:“当前农村还有一个问题,这就是有的村出现了两极分化。
特别是平原区个别村,有的户劳力少打不了粮食,还有的生活困难卖了孩子,而有的户却富了起来发了家,如前晋祠支部书记和十多名党员都是常年不下地,干活靠雇工。”
这时,主席转过身问:“对党员雇工是怎么处理的?” 张玉美答:“撤了支部书记的职,党员进行批评教育。”
主席摇了摇头,似乎对单纯组织处理不大满意。 说一千道一万,毛泽东最为关心的仍然是“县委在互助合作运动中是怎样领导的?”
张玉美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抓点带面等六个方面作了汇报。
毛泽东思考了片刻,说:“你们的做法不错,概括起来就是积极领导、全面规划、典型引路、稳步发展。”
一直谈话到中午1点,毛泽东邀请张玉美共进午餐。下午,谈到邢台妇女工作,毛泽东强调说:“妇女要解放,必须在政治上解放,这是先决条件,但要真正解放,还必须在经济上和男人一样,必须参加生产劳动,这是基础。邢台县妇女工作搞得不错,要充分发动妇女参加田间生产劳动,在生产中必须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
列车到达郑州站。毛泽东从桌上拿了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递给张玉美,亲切地说:“玉美,今天你谈得很好。看来,农业不先搞机械化,也能实现合作化,中国不一定仿照苏联的做法。今后有什么新情况、新经验,可写成材料报中央办公厅给我看。”又说:“邢台是个老区,合作化可以提前。在合作化问题上,一定要本着积极、稳妥、典型引路的方法去办。你们县妇女工作也不错,要好好总结这方面的经验。”
毛泽东再次对先机械化还是合作化有感而发,寓意非同小可。
2月16日,正月初三,邢台县县长张玉美从郑州下车。同日毛泽东专列停靠郑州,邀请河南省委第一书记潘复生上车。 P85-89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