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心路:透视共和国同龄人

書城自編碼: 181762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米鹤都
國際書號(ISBN): 9787507333442
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1-08-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405/43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44.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溺爱之罪
《 溺爱之罪 》

售價:HK$ 54.9
走出无力感 : 解锁生命力量的成长密码(跟随心理咨询师找回积极能量!)
《 走出无力感 : 解锁生命力量的成长密码(跟随心理咨询师找回积极能量!) 》

售價:HK$ 65.8
藩屏:明代藩王的艺术与权力(柯律格代表作,一部逆转“边缘”与“他者”的明代藩王物质文化史,填补研究空白)
《 藩屏:明代藩王的艺术与权力(柯律格代表作,一部逆转“边缘”与“他者”的明代藩王物质文化史,填补研究空白) 》

售價:HK$ 118.8
《史记》纵横新说
《 《史记》纵横新说 》

售價:HK$ 65.8
放不下的痛:运用脑科学修复创伤的40种方法(神经科学专家带你深入了解创伤背后的脑机制,开启全面康复之旅!)
《 放不下的痛:运用脑科学修复创伤的40种方法(神经科学专家带你深入了解创伤背后的脑机制,开启全面康复之旅!) 》

售價:HK$ 65.8
经典力学的数学方法(第4版)
《 经典力学的数学方法(第4版) 》

售價:HK$ 86.9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跟随历史的足迹 见证一个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跟随历史的足迹 见证一个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

售價:HK$ 65.8
功名诀:左宗棠镜像
《 功名诀:左宗棠镜像 》

售價:HK$ 195.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07.3
《李光耀观天下》
+

HK$ 202.8
《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
+

HK$ 95.4
《心胜》
編輯推薦:
米鹤都编著的《心路》所着眼的一代人,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成长起来的同龄人。在中国现代社会中,没有哪一代人比他们更具传奇色彩、更加难以把握和予以恰如其分的评价了。
这个社会群体,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诞生到这个世界。他们是共和国最早的小主人,出生在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之下。一个甲子的光阴,他们与国家荣辱与共,共同承受了众多的荣耀和磨难。他们的代表性经历在中外历史上几乎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换句话说,他们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所大学中的实验班。
內容簡介:
米鹤都编著的《心路》所着眼的一代人,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成长起来的同龄人。

对于这一代人,有人把他们称为“红卫兵一代”;有人把他们称为“老三届一代”;还有人把他们称之为“知青一代”。本书将它们称为“第三代人”。概括地说:它包括了整个六十年代正在读书年龄的所有人,即形成了具有共同社会经历、共同思想体验、共同行为特征和共同历史性格的一代人群体。

在中国当代社会中,没有哪一代人比他们更具传奇色彩、更加难以把握和予以恰如其分的评价了。

《心路》仅仅希望以粗浅的尝试,通过对其所作、所为、所想、所感的观察,从一些侧面记录和分析这代人的生活、教育、思想、经历等方面的素材,来勾画和描述第三代人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六十年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關於作者:
米鹤都,男,祖籍陕西,1952年出生于北京,北京师大一附中1968届初中毕业生,16岁到陕北地区上山下乡,20岁应征入伍,在陆军第47军服役,退伍后做过工人。恢复高考后,成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1977级本科生,毕业后在中央机关从事理论、政策和现代史研究多年,全程参加了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的研讨工作。在美国斯坦福等多所大学做过客座研究,后从事科技研发的管理工作。曾出版《红卫兵这一代》、《聚焦红卫兵》、《杨虎城将军》等专著,对中共统一战线、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西安事变、红卫兵运动及“文化大革命”等专题具有深入研究。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黄色的土地
第一节 沉重的传承
青春的烙印
我们认识的共产主义
大一统和形而上
革命的“大跃进”
阶级斗争学说
第二节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新的时代
革命需要迷信
斯大林身后事
第三节 不解之缘
文明传承的前喻
上乘的孝道
大树下的两代人
父子嫡传
权威人格和赏罚导向
第二章 革命的洗礼
第一节 连绵的运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精神与运动
牢记阶级苦
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革命化运动”
第二节 虚幻的使命感
我们胸怀全球
接班人五条
职业革命者的取向
纲举目张
第三节 天生我才
探索教育革命
天生的优越感
不同的压抑感
“四、六、八”学潮
第四节 狂飙突起
初夏风波
“金猴”出世
概念的界定
保卫毛主席
蜂起的红卫兵与工作组
造反有理
不同的境遇
第三章 混沌年代
第一节 “对联”与血统论
“红五类”和“黑五类”
狂热的声浪
谭力夫讲话
微弱的不同声音
血统论、等级制及种姓制
对联的实质
隐性的利益博弈
第二节 “八一八”和红八月
何谓“八一八”
被颠倒的师生
“破四旧”宣言
抄家风潮
查封民主党派
第三节 源起初探
两种英雄观
两种归属感
信息的不对称
教育的悖论
Teenage
第四节 红卫兵纠察队
“西纠”的成立
“西纠”的作为
“十三道金牌”
衰落和解体
关于“西纠”的组织
关于“西纠”与遣返
第五节 谁之过
谁在推波助澜
乱上加乱的经济动因
残暴的因果
冷漠的多数
就暴力谈忏悔
第四章 分野和流派
第一节 红卫兵“老”了
十三期社论
三个“原则问题”
强烈的失落感
“联动”思潮
破私立公大会
不同的声音
伪“联动”
失败的抗争
第二节 四四派
另立门户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军训和复课闹革命
酝酿权力机构
中学红代会的诞生
第三节 四三派
自己解放自己
《出身论》
“四三”风波
“四四”余潮
“四三新思潮”
“四三派”的主要活动
第四节 小议红卫兵三派
“四三”与“四四”
就事论事
细化差别
第五章 共同的归宿
第一节 上山下乡的缘起
和工农相结合
失业威胁抑或反修壮举
青年≠接班人
美丽的憧憬
告别城市
第二节 磨难
一位兵团战士——难以忘怀的黑土地
一位延安老插——那曾属于我的黄土地
一位兵团战士——长眠于冻土下的知青
一位军垦战士——近乎原始的红土地
一位内蒙老插——并非浪漫的绿草原
政策的调整
第三节 憬悟
变幻的阶级斗争对象
现实中的“阶级敌人”
“九一三”的震撼
吃饱肚子才是硬道理
整合与回归
第四节 返城
“理想”的幻灭
逆境与自强
返城风的刮起
政策导致的“战争”
旁门左道的病退
多余的人
第五节 殊途同归
位卑未敢忘忧国
以改革为归宿
幸运儿们
难以评估的评估
青春无悔
知青情结
结语 我看“第三代人”
 难以被人原谅的红卫兵运动
背井离乡的上山下乡之旅
改革开放的大浪淘沙
思想体验:整体的否定之否定
行为特征:磨难后的求实和坚毅
历史性格:怀疑和追求的精神
历史的错位和缺失
后“文革”社会的代际
结语:分野、共性和挑战
內容試閱
20世纪60年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尽管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社会大动乱,饱受欺骗和愚弄,以致把青春自愿地奉上个人崇拜的祭坛。
但是,今天他们回顾曾走过的道路时,依然对那个年代怀有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使人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当年的社会氛围以及自我的一丝留恋,感受到那一时代的某些精神和风尚在他们血脉中的延续。这就是所谓的历史烙印。
十年动乱给予这代人的东西太多了,但最明显的是彻底改变了他们
60年代的成长模式。这代人思想的成熟,性格的形成,则是通过对十七年所受教育的扬弃,通过广阔天地的磨砺,通过改革潮流的涤荡而实现的。历史地看,他们从来就不是安分守己的一代,其主导意识或许还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也许就是无法扼止的时代进步。

一般意义上,一代人的历史性格,是在青春时形成,而立之年成熟并稳定。而在社会的转型时期,由于社会本身的动荡而造成向后的推移。因此,今天还难以对第三代人的历史性格下一个完整精确的定义,只能通过探索他们思想发展的轨迹,即“心路”历程,来展示这代人在60年代至70年代形成的某些品格。

最难于在岁月中磨灭的,也必定是对人们心灵影响最深的。青春留给这代人的,最主要也是最具特征的,或许就是积淀在他们心灵深处的那种理想主义人格和对社会的责任感。80年代,一位学者曾写下这样几句话加以概括:
“我们是一些残存的, 然而却是不死的——理想主义者”
二十多年前的这段话,又经历了几番大潮的涤荡,或许可以修改成为:“我们是一些残存的,然而却是不死的,已经失去了‘理想’的理想主义者”。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这代人今天带有典型性的心态,说它恰当也只能是相对的。不过,用它来把握这代人在“文革”十年所走过的道路,却是妥帖的。当年,理想主义的热血,使这一代青年戴上红袖章,走上阶级斗争的第一线;使他们打起背包,奔赴与贫下中农相结合的广阔天地;痛定思痛之后,使他们恋恋不舍的依然是当年那种勇敢地追求真理、以天下为己任、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历史就是这样的奇妙,不管是戴着红领巾在街上学雷锋、做好事的可爱孩子们,还是佩戴着红袖章、挥舞着武装带在街上破四旧的粗野青少年;无论是知识青年在广阔天地企图大有作为的幼稚行为,还是这代青年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做出的英雄壮举,这些似乎使人完全不可能产生联想的对象之间,这些表面上几乎找不到任何因果关系的事物之间,只有熟悉这段历史并具有洞察力的人,才能从扑朔迷离的现象中,看到那条无形的纽带——理想主义的人格。甚至可以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他们所干的好事和坏事,臧否毁誉的背后,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
难怪下一代不无嘲讽地说:“你们已经走不出那个理想主义的怪圈了。”
对于理想主义,历来有贬义和褒义两种使用概念。有人说:“理想主义者就是倒着看历史时间表的人。”有人说:“所谓理想主义者,就是发现玫瑰比包心菜香,就贸然推论用玫瑰来做汤一定比用包心菜来做汤好吃的人。”有人说:“理想主义就是鼓吹超越现实的乌托邦,就是人们头脑中幻想的理性化。”站在特定的角度,每种说法都有它一定的道理。即使均作为褒义使用,有时各自的含义仍会有所不同。笔者在本书中将它作为褒义使用,并简单归纳为这样一种概念:理想主义是一种向上和进取的人生观,一种对社会和历史的责任感,一种对真理不断追求、并愿意为之奉献的精神。这一界定也许不严谨,权且作为本书论述的前提。理想主义、责任感曾经是这代人非常强烈的群体意识,它不仅建筑在共产主义理想之上,还有一个深厚的中华文化的基础。P2-3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