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纸上博物馆·文明的崩溃:庞贝+玛雅+美索不达米亚(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450+资料图片,16开全彩印刷)
》
售價:HK$
279.4

《
郭实猎与“开放中国”——19世纪上半叶的中西碰撞(精)
》
售價:HK$
74.8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古代的身份制:良与贱
》
售價:HK$
85.8

《
国色(《寻色中国》首席色彩顾问郭浩重磅力作,中国传统色丰碑之作《国色》,探寻中国人的色彩世界!)
》
售價:HK$
217.8

《
图解组织心理学:从零开始养成领导力
》
售價:HK$
74.8

《
牛津西方哲学史(中文修订版)
》
售價:HK$
140.8

《
萤火虫全球史:西方人眼中的古代丝绸之路
》
售價:HK$
83.6

《
大宋300年(写尽三百载大宋繁华与沉浮、浪漫与风霜)
》
售價:HK$
75.9
|
內容簡介: |
《中国和中国人》一书主旨是促进中美间的相互认识,介绍了中国社会的多个方面,包括科举、学校、语言、慈善机构、社会习俗、传教士在中国的生活等。
|
關於作者: |
倪维思1829—1893,原名John livingston
Nevius,19世纪著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牧师。他1854年入华,在华长达40年,先后在浙江宁波和山东登州、烟台地区传教。
|
目錄:
|
序言
01 中华帝国概貌
02 中国及其居民概貌(续)
03 孔子及其学说
04 科举考试和学校
05 中国政府的体制
06 中国人的宗教
07 佛教
08 佛教(续)
09 道教
10 国家宗教仪式和信仰
11 中国各种宗教体系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12 关于鬼神的迷信观念和风水学,或称占卜学
13 五花八门的占卜术
14 中国的语言
15 中国的慈善机构
16 中国的善书
17 社会风俗
18 中国的节日、风俗和娱乐
19 对中国人性格和文明的总体评价
20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
21 在中国的传教生活
22 各种传教方法和途径
23 传教士们的工作效果
24 中国本土基督午徒和询问者的特点和经验
25 罗马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教活动
26 太平军叛乱
27 中华帝国的现状和未来
28 结论
附录
|
內容試閱:
|
01 中华帝国概貌
“中国”,不为中国人所知的词——中国人用来指称自己国
家的名称——中国与合众国大致相似:位置、轮廓、气候、物产、
自然和行政分区、面积——对中国筑有城墙的城市的描述——
帝国人口——气候特征及其与季风的关系——诃流与自然景观
在我们称为“中国”的这个帝国中,“China”一词目前并不为人所知。该词无疑是从使用“din”、“Chin”、“Sin”、,Sinae”和“Sinistae。等名称来谈论中国人的中亚国家介绍到西方来的。上述名称可能起源于强大的秦氏家族,这一氏族早在公元前770年就控制了中国西北,在公元前250年统一了整个帝国1。西方首先到达的就是秦国所在的范围,而“秦”这一称号在该地区的较早传扬进一步证实了评论家们现在普遍接受的观点,即《圣经·以赛亚书》第四十九章专门提到了中国人——“看哪,这些人从远方来;这些人从北方,从西方来;.这些人从秦国来”。
中国人用各种不同的名称来指称自己。最常用的是“中国”,即“中央之国”;“中央”一词不仅意味着从地理位置来说他们是世界的中心,他们也是光明和文明之中心。另一个名词是“中华国”,即“位于中央的如花般的王国”;“华。有“美丽、文雅、有教养”之意。有时中国人也用“天华国。和“天朝”来自称,即“天上的如花般的王国”和“天上之王朝。“天上”词表明,中国人特有的观念是,帝国是由来自上天的权力所建立的,帝王是靠神权来统治国家的。欧洲人用来指称这一民族的表示轻蔑的称谓“天民。就来自该词。中国人也自称为“天下。——“上天之下”,即“世界”。他们还经常使用居于统治地位的王朝的特定称号,比如当今为人清国,即“大清王朝的帝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