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本富足
》
售價:HK$
74.8

《
英国教育史研究丛书——延续与新变:英国斯图亚特时期贵族教育研究
》
售價:HK$
108.9

《
更易上手!钢琴弹唱经典老歌(五线谱版)
》
售價:HK$
54.8

《
哲学叙事:中国与西方
》
售價:HK$
107.8

《
一人商业模式 创富新路径个人经济自由创业变现方法书
》
售價:HK$
54.8

《
经典与想象:中国古代传说新解
》
售價:HK$
85.8

《
祠堂与教堂:中西传统核心价值观比较研究(第3版)
》
售價:HK$
118.8

《
极简德国东方看世界·极简德国史
》
售價:HK$
74.8
|
編輯推薦: |
★张永智
“话语的焦虑和能量”有谁能真正发现,所谓世界末日的来临,预言的并不是物质世界的崩灭,而是这个意识形态上的巨大洪流即将淹没了整个地球的悲剧,到那时,人们的思维将不得不重新归零,再陷入到一个彷佛意识上的洪荒时期。
★邱华栋“我们的专制人格”我发现很多中国人,不管他持什么观点,在一些公共平台上发言,只要是观点不一样的,一定要除之而后快。不管你是老左派新左派自由主义中间派,只要是别人和你的观点不一样,似乎都势不两立,楚河汉界,剑拔弩张,你死我活,分道扬镳,互相谩骂。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人的专制人格烙印太深。
★张颐武“有话还得好好说”今天我们如何说话?这是一个困境。往往是知道的不说,不知道的多说,懂得的少说,不懂的乱说。一面是前所未有的痛快,一面却是前所未有的小心。中国的言论空间看起来好像无穷大的同时似乎也无限小。这似乎是我们从未经历过的。
★刘苏里对话龚小夏“中国与美国(一):美国外部世界的认知基础”中国的崛起以及西方世界遭遇的金融危机,同时出现的全球化浪潮,让许多美国人感到困惑。他们会问:西方价值体系是否具有真正的优势?民主自由是否普世价值?自由市场经济是否最
|
內容簡介: |
《信睿》6月号封面主题为“我们怎么说话”,作者崔卫平\张永智\邱华栋\张颐武\李多钰等,各自从不同的视角讲述他们对公开场合和公共平台“言说”、争辩与对待不同观点态度的看法。
|
關於作者: |
张永智毕业于台湾淡江大学电算系,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硕士。现任世新大学“数位媒介与整合艺术概论”讲师,音乐创作、跨界艺术工作者、电影电视演员。在《梅艳芳菲》、《饮食男女》、《心恋》等影视剧中担任主演。
作品见本期12页《: 话语的焦虑和能量》
龚小夏 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硕士,哈佛大学社会系博士。现居美国首都华盛顿,2009
年以第46选区共和党候选人的身份参选弗吉尼亚州议员。目前担任弗吉尼亚州立社区大学校董。
作品见本期22 页:《中国与美国(一):美国外部世界的认知基础》
陈徒手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曾先后在中国致公党中央机关、中国作协、北京青年报任职,长期从事知识分子专题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著有《人有病,天知否—1949
年中国文坛纪实》等。
作品见本期92 页:《五十年代北京高校教授入党考》
奥利维耶·
亚当法国著名作家,1974年出生在巴黎近郊的德拉韦伊市。2004年以作品《度过冬天》获龚古尔短篇小说奖。著有小说《我还好,别担心》、《悬崖》、《无家可归》等。
作品见本期100 页:《比亚拉死了》
|
目錄:
|
留言簿
记一件小事
于是/半夜抵达
老夏/在柏林看征婚广告
丁曦林/同学会
话题
话题 _ 我们怎样说话
崔卫平/用别人的立场过滤自己的立场
张永智/话语的焦虑和能量
邱华栋/我们的专制人格
张颐武/有话还得好好说
李多钰/我不是一个人在说话
思想+对话
两个世界 _ 主持人/刘苏里
龚小夏 刘苏里/中国与美国(一):
美国外部世界的认知基础
北京评论 _ 主持人/马国川
王义遒/大学应该引领社会
南部城市 _ 主持人/任雪飞
尼尔?博伦纳/城市权与新自由主义城市化
看中国 _ 主持人/慕亦仁
慕亦仁/高家的有机农场和农业的尊严
在发家致富似乎已经成为民族嗜好的现代中国,高家人对
土地、环境和健康生活的热情为中国农业找回了尊严。我
希望他们会传染给更多的人。
异乡人 _ 主持人/孟湄
孟湄 奥利维耶?亚当/打碎玻璃,我就
摸到了世界
观察+叙述
场记 _ 主持人/郑琼
张伟/暴风骤雨
基层文本 _ 主持人/邱志杰
王子月 赵婧妍/集体座右铭— 校训
门牌号 _ 主持人/杨葵
唐庆年/祖父与武昌解放路322号
台北咖啡馆 _ 主持人/初安民
杨佳娴/骆以军的上半场和下半场
九年级 _ 主持人/蒋方舟
蒋方舟/天才的出走
评论+阅读
小时评 _ 主持人/马立诚
马立诚/蔡振华的眼光
小春秋 _ 主持人/李敬泽
李敬泽/富贵如秋风,秋风愁煞人
淘金史 _ 主持人/何帆
何帆/罗斯福、白银与中国
读书笔记
何怀宏/正义已死,上帝犹存?
先读
拉古拉姆?拉詹/断层线
非虚构+虚构
还原
陈徒手/五十年代北京高校教授入党考
短篇
奥利维耶?亚当/比亚拉死了
窗
安德烈娅?利维/大片的天空在头顶,亚历宫儿在山上
|
內容試閱:
|
半夜抵达
在没有地图、没有预约旅店的情况下,突然决定坐夜车抵达捷克南部小镇,并转车前往另一个小镇,这是我那一天疯狂的念头。在半夜的小镇火车站,只有不到十个人在等车,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旅行包。
戴耳机的金发男子来问我是不是游客时,我已注意他有一会儿了。他看起来虚弱、孤僻、神经质,完全不像是喜欢搭讪的人。他说他被捷克人偷了包,丢了信用卡和护照,必须来这个小镇补办,但银行周末不开门,他身无分文,一天没吃饭。
他问我住哪个旅店,我说我不知道。我不是对人很有戒备心的人,哪怕是在深夜旅途中。他说可以跟他回旅店,那个旅店很好,他住了两星期,并不断问自己:之前的23年在俄罗斯到底在干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梦幻的小镇?为什么人要忙于赚钱,不在这种小镇一住到老?他是在这里冥想人生。
他给我看他收集的钱币,其实只有美元和波兰纸币。他问我有没有钱,我贡献了一枚一元硬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