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古代中国的传说与崇祀

書城自編碼: 416207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研究
作者: [瑞典]高本汉 著 赵丙祥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251525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25-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8.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家庭财富守护与传承  作者邵毅力
《 家庭财富守护与传承 作者邵毅力 》

售價:HK$ 87.8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114
《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114 》

售價:HK$ 4180.0
中国现代性的起点:戴震的新古典世界(海外中国研究文库·一力馆)
《 中国现代性的起点:戴震的新古典世界(海外中国研究文库·一力馆) 》

售價:HK$ 119.9
生存与尊严:律师定位与展业方法(第四版)
《 生存与尊严:律师定位与展业方法(第四版) 》

售價:HK$ 74.8
水电项目鱼类增殖放流技术实践
《 水电项目鱼类增殖放流技术实践 》

售價:HK$ 85.8
出版的力量:清末至新中国初期的知识分子与工业化出版
《 出版的力量:清末至新中国初期的知识分子与工业化出版 》

售價:HK$ 77.0
雍正:天地古今惟一啸(修订版)
《 雍正:天地古今惟一啸(修订版) 》

售價:HK$ 79.2
正学堂稿(全二册)《儒藏》精华编选刊
《 正学堂稿(全二册)《儒藏》精华编选刊 》

售價:HK$ 151.8

編輯推薦:
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最重要的中国古代宗教研究著作。
內容簡介:
《古代中国的传说与崇祀》发表于1946年,是高本汉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在国际汉学界有深远影响。高本汉运用文献学、训诂学、音韵学等方法,考订了先秦至两汉时期中国神话传说与崇祀的流传情况,全面梳理了整饬文献和散篇文献两种系统。至今对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仍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次亦收录其续篇《周代的祭礼》,作为附录一并刊行。
關於作者:
高本汉(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 瑞典著名汉学家,著有《中国音韵学研究》《论左传的真伪和性质》《汉语的本质与历史》《汉文典》等。
译者简介:
赵丙祥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目錄
导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结论
索引
附录 周代的祭礼
內容試閱
祭祀就是通过固定的仪式向神灵致以敬意,并且用丰厚的祭品供奉它,请求神灵帮助人们实现靠人力难以达成的愿望。祭祀的对象就是神灵。从本质上说,祭祀是对神灵的讨好与收买。祭祀的产生与人类早期对自然界感到神秘、恐惧有关。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山石树木,飞禽走兽都被认为是有神灵主宰,“万物有灵”的观念也由此产生,人类感激神灵,但也对他们心存敬畏,而古代先民们又相信人死后具有灵魂,灵魂能与生者在梦中交流,并可以作祟于生者,使其生病或遭灾,这种敬畏众神的心理便是祭祀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人们已经具有较为发达的灵魂和鬼神观念,\并且产生了大规模的祭祀活动。
人们既然对神灵有所祈求,祭祀神灵就理应拿出最好的东西祭献,以博得神灵的欢心。为了讨好不同的神灵,祭品种类也是多种多样,主要有食物、玉帛、人牲等。古人对丰厚的祭品也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主要有燔烧、灌注、埋、沉没、悬和投等,分别用来祭天、地、山、水等神。人牲就是以人为祭祀品,“人是神最受欢迎的牺牲”。人祭成为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中最高形式的献祭。早期的祭祀没有固定的场所,随时随地均可祭献,后来逐渐规范化,出现了固定的地点,主要有平地、坛,另外还有平坑、官庙和坟墓等场地。

过去五十年间,就汉代以前的中国古代历史、社会及宗教,西方汉学家已撰成之专书及论文,堪称可观,至可积成一藏书阁矣。然而缺乏考订材料的良法,是可见之缺陷,良可叹也。研究者若择定某一主题,必先由汉前经籍如《书经》《左传》《孟子》《墨子》翻检材料。鉴于从这些文献中所获甚微,研究者不得已乃在汉初文献中寻求琐碎证据,若《史记》《淮南子》之属,继而求之于《论衡》《汉书》诸种后汉文献。盖此等材料尚不足以凑成完整而系统的论文,研究者又以公元二世纪及随后数世纪、直至唐宋间注疏家为对象,于是中国后世学者对于人物及地点之考订、仪式之描写,皆被视为与早期汉前文献同可信赖的材料。借此方法的运用,遂拼成完整而详尽的描述—然则对于以前已得确立的科学描述,则不啻是莫大之讽刺。此种方法大行于今,颇似依借希腊化时代之传说与中古学人之臆见,而填充罗马诸王治下之早期文献空白,此种驳杂“材料”俨然若为整齐之物,用以重建罗马文化最古老时期的历史、习俗、信仰及仪式。 本帙欲以全不相同之方法,处理中国早期传统及文化问题。几种文献类型必得分门别类,使各安其位,乃可知悉诸种信仰如何缓慢变化,后来之增饰及由异域输借成分如何窜入,又如何借整齐的解释,而得到果断的整饬。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