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地球探索史话:地球科学版的《人类群星闪耀时》

書城自編碼: 414049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科普讀物科學世界
作者: 叶山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71035969
出版社: 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4.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水之契约
《 水之契约 》

售價:HK$ 79.2
ABB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
《 ABB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 》

售價:HK$ 130.9
工厂生产计划精细化、精益化、精进化管理手册
《 工厂生产计划精细化、精益化、精进化管理手册 》

售價:HK$ 75.9
中国画技法与教学研究
《 中国画技法与教学研究 》

售價:HK$ 72.6
生命瞬间 人生风采——晚晴居影集
《 生命瞬间 人生风采——晚晴居影集 》

售價:HK$ 107.8
西方毛发时尚演变
《 西方毛发时尚演变 》

售價:HK$ 107.8
情绪彩虹书:CBT与艺术的轻疗愈手册(珍藏版)
《 情绪彩虹书:CBT与艺术的轻疗愈手册(珍藏版) 》

售價:HK$ 219.9
被艺术疗愈的勇气:生活的答案之书
《 被艺术疗愈的勇气:生活的答案之书 》

售價:HK$ 87.9

編輯推薦:
?知乎科普大V叶山高赞专栏精华集结,堪称地球科学版《人类群星闪耀时》!
浓缩叶山老师高赞专栏精华,带你领略地球科学版“人类群星闪耀时”。老普林尼、富兰克林、魏格纳、玛丽·撒普……数十位科学家,18个“地球探索高光时刻”,胜似小说的真实地球科学探索史,网友直呼“看得比上课时认真”!
?地球科学不是冷知识,而是鲜活的“人类生存指南”!
地球科学不是实验室里的智力游戏,是人类鲜活的生存指南。了解它,就是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如何运转,是每个人不可错过的生存课。
?从日常生活到世界热点议题,串起地球演化的壮阔图景,满足你对地球的好奇心!
为什么脚下岩石的颜色有深有浅?地震和火山的威力究竟有多强?恐龙是否变成了鸟类?石油如何成为全球核心能源?为什么洋流的发现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从日常生活到世界热点议题,满足你的好奇心!
?像侦探小说一样轻松好读,拒绝烂俗、拒绝烂梗,通俗易懂又科学严谨!
故事层层递进,线索推敲有度。既有百年前科学大发现的幕后揭秘,又有前沿科学成果的记录和分析。既有生动的文字,又配有科学绘图。轻松走进科学家第一探秘现场,揭开一个个令人惊奇的地球真相!
?专业人士
內容簡介:
从罗马帝国到殖民时代,欧洲人对火山的研究有怎样的特殊情节?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一口偶然发现的油井,如何催生了石油地质学,并最终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从拿破仑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地质学经过了怎样的历史轨迹?
本书截取地球科学发展史的18个经典剖面,结合历史人文与传奇故事,以科学特写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人类认识地球的精彩过程与动人细节,较全面地介绍了地球科学中构造学、岩石学、地震学、气象学、古生物学等各分支的发展史。
關於作者:
叶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地球科学系博士,GISphere平台联合创始人,拥有交叉学科背景,专业涉及地球科学、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空间数据科学等多个领域,科研成果发表于Nature Geoscience等著名学术期刊。在知乎、澎湃等平台从事科普创作多年,著有《路上的美国史》《化石猎人》(电子书)等。现为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AI工程师,曾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任教。
目錄
推荐序 VII
自序 X
PART 1? 第一章
资源与征战:塑造人类文明的学科 001
1.?探索,为了更好地生存 003
2.?“黑”历史:石油的发现与工业时代 012
3.?战争中的地质学 026

PART 2? 第二章
大地之怒:揭露地震与火山的真相 043
4.?地震学:从废墟中崛起 045
5.?火山与文明:从罗马帝国到殖民时代 058
6.?当岩浆冷却时 072

PART 3? 第三章
化石传奇:演化、灭绝与重生 089
7.?古生物学的探索 091
8.?最后一个无所不知的人 110
9.?长满羽毛的中国恐龙 133

PART 4? 第四章
演化与构造:时间深处的沧海桑田 145
10.?地球的年龄是多少? 147
11.?山为什么在那里? 162

PART 5? 第五章
开拓者们:探寻未知的自然遗迹 185
12.?伟大的滞销书作家 187
13.?地质学家的朋友圈 195
14.?无畏的女性:玛丽·撒普 217
15.?荒野探险家和国家公园 225

PART 6? 第六章
科学新边疆:破解大气和海洋的密码 243
16.?海洋高速公路:洋流、信风与新航线 245
17.?气候变化的推手:米兰科维奇旋回 269
18.?地球的体温计 279

后记:地球的故事,未完待续 290
附录 1:地质年代表 300
附录 2:地球科学大事年表 302
附录 3:参考资料 305
附录 4:科学家及其著作中外文对照表 306
內容試閱
推荐序
地球科学是以地球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及其演变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同时负有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地质灾害等问题的重任。
在人类社会中,资源开采、能源勘探、河流治理、环境保护、气候变化,乃至城市发展与交通规划,这些地球科学的研究内容与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基础学科,地球科
学恰似开启地球奥秘宝库的钥匙,不仅揭示地球过往,更启迪我们思考地球的未来。
普及地球科学知识,让更多人领略其魅力,意义非凡。近年来,地球科学科普主题的内容引起了公众关注,尤其在矿物、气候、自然灾害、古生物等领域佳作频出。然而,关于地球科学发
展史的科普图书却屈指可数。这犹如欣赏了一座宏伟建筑的辉煌外观,却对其建造过程一无所知,未免令人遗憾。从地球科学的传承发展来看,正是全球多学科的科学家在地球科学的迷雾中不断探索前行,才成就今日之地球科学。作为博物学分化出来的一门学科,地球科学的起步较晚,现代地质学更是直到19世纪初期才见雏形。但从那时起,莱伊尔、洪堡、维尔纳、阿加西等早期学者,在艰苦的科研环境下,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为地球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火成论与水成论之争、开尔文提出的地球年龄问题、奥斯特罗姆的“恐龙文艺复兴”,以及从大陆漂移假说到板块构造理论的科学革命,这些当年的探索、如今的轶事如同接力赛,一棒接一棒,展现了地球科学的传承与进步。
从文化认知角度而言,地球科学发展史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科学发现和理论突破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科技水平。例如,玛丽·撒普在海洋地貌领域的成就不仅改变了人类对海底扩张的认知,也打破了当时科学界对女性的偏见,展现了科学探索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这些故事中蕴含着坚持、突破和无数感人至深的瞬间,彰显了科学与人文的交融,帮我们从科学的角度认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正因如此,我尤其希望能有一本关于地球科学发展史的科普书籍与大众见面,为读者打开一扇窗户,去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当我第一次翻阅这本书的书稿时,十分欣喜。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讲述了地球科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人物和精彩纷呈的故事。阅读这本书,仿佛跟随科学家一同踏上了地球探索之旅,既能学到丰富的知识,又能感受到地球科学的无穷魅力和科学先驱的风采。
在气候和资源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读者了解19世纪奠定的地层学研究模式对当代碳排放测算的影响,20 世纪深海钻探对揭示气候变化规律的作用,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获得了审视科学发展的新视角。书中那些在得克萨斯烈日下辨认储油构造的身影,在太平洋上追踪海水循环的航迹,都诉说着一个道理:地球科学从来不是实验室里的智力游戏,而是关乎人类命运的共同叙事,是文明存续的必修课。
每一代人都要站在前人的知识阶梯上眺望未来。当电视屏幕上的地震预警倒计时能够拯救生命时,别忘了庞巴尔侯爵在里斯本记录的第一批地震数据;当飓风路径预测精度提升0.1%时,别忘了哈德利近300年前构想的大气环流模型;当虚拟现实设备能实时显示三维地质构造时,别忘了从威廉·史密斯手绘地层柱状图开始的数字化征程。我推荐本书,是因为它介绍了这些重要阶梯的铸造过程,让读者明白:我们今日享有的对地球家园的认知,是无数探险家、学者、工程师以智慧和勇气铸就的人类文明基础。
我诚挚地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地球科学感兴趣的朋友,以及希望了解更多地球科学知识的读者。这本书将从人类探索地球历史的角度,引领你走进一个神奇的地球科学世界,让你收获颇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
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探索
? 为了更好地生存 ?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是古希腊哲学家在2500多年前提出的三个著名的问题,被称为人生终极之问。千百年来的思想家、艺术家和科学家都在思考这件事,因为他们很好奇,自己生活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又是怎么运行的。毕达哥拉斯迷恋数字,发展了早期的数学;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开拓了早期的物理学;炼金术士们不小心引爆了实验室,偶然成就了早期的化学;而古人则在观察星象、制定历法的过程中,摸索出了早期的天文学……
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充满好奇,他们追问:河流为何流淌?四季为何更替?大海的尽头隐藏着什么?山脉和平原又是如何形成的?各种岩石有哪些用途……这些人可以被视为早期的地质学家,他们以简单而原始的方式思考着自然界的奥秘。严格地说,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现代地质学起始于18世纪末至19 世纪初,不少学者将查尔斯·莱伊尔在 1833 年完成的《地质学原理》作为现代地质学正式诞生的标志。然而,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人类对岩石和地貌的观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正如美国地质学家赫伯特·格里高利所说:地质学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人类对岩石和地貌的观察史,而观察的精确度和系统性的逐步提高则进一步促进了地质学这门学科的进步。
古人研究岩石和地貌并不全然出于闲暇和兴趣,更多是为了在各种自然灾害和资源匮乏的情况下维持生存。在人类历史初期,人类的力量微不足道,我们在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时,只能观察和总结周围的自然规律,然后顺势而为,确保自己和族群的生存。
早期人类从自然中发现了一些提升生存竞争力的自然资源,如燧石、黑曜石、黏土和建筑石材等。然而,这些宝贵的资源在大地上分布不均,使得各个部族都争先寻找,否则将在与相邻部族的竞争中失去优势,甚至面临被淘汰的危险。而那些最先找到并学会开采这些资源的部族,往往能制造出更先进的工具和武器,有更多的机会生存下去。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的威廉森县,考古学家发现了两个早期原住民部落与地质资源有关的有趣往事。那片土地上有一组形成于白垩纪的连续石灰岩层。石灰岩层又分为上下两段,下段形成于白垩纪早期,当时这片地区被浅海覆盖,因此孕育出了比较纯净的石灰岩,几乎没有其他岩石掺杂其中。到了白垩纪晚期,情况发生了变化,此时的浅海已经逐渐干涸。因此,白垩纪晚期形成的上段石灰岩混入了不少泥岩和黏土。
这组石灰岩以很缓的角度倾斜着,形成了一个现象:在威廉森县东部,石灰岩层埋藏较深,只有上段暴露于地表。因为上段含有泥岩和黏土,经过长期的风化溶蚀后,在东部形成了厚实而肥沃的土壤,非常适合农业生产。而在西部,下段石灰岩暴露于地表,由于那是比较纯的石灰岩层,风化后形成的则是贫瘠的石灰质土壤,以及一座坚硬的石灰岩小山丘。
在殖民时代以前,威廉森县的所在地是北美洲原住民的家园。该地区曾生活着两个部落,其活动范围分别是威廉森县的东西两侧。东侧的部落发展较为迅速,因为那里的环境较为优越――肥沃的土壤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他们能够发展出先进的农耕技术,拥有充足的粮食储备。位于西侧的部落则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土壤贫瘠,粮食产量不足,使得部落生存变得异常困难。幸好,部落中“某些聪明的大脑”在仔细观察了那座石灰岩小山丘后,从山崖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矿石――燧石。燧石常与高纯度的石灰岩相伴出现,这种矿石不仅可以作为打火石用来点火,还是很坚硬的材料,可以制作武器。
于是,西侧部落学会了从石灰岩中开采燧石。他们把小块燧石作为点火工具,拿去和东侧部落交换粮食。一旦交易受阻,他们便挥舞着由大块燧石制成的石斧和石刀,把邻居“教训”一顿。考古学家发现,因为掌握了燧石的开采技术,西侧部落不仅在贫瘠的土地上成功生存了下来,而且还过得相当悠闲。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