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从家族企业到商业世家:创业家族世代繁荣的路线图
》
售價:HK$
86.9

《
敦煌石窟乐舞图像研究
》
售價:HK$
184.8

《
剑桥俄国史 第一卷 从早期罗斯到1689年
》
售價:HK$
269.5

《
原来数学还可以这样学
》
售價:HK$
87.8

《
典籍里的中国 第二辑
》
售價:HK$
140.8

《
108种手艺1: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王的手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新再现。以鲜活的一手内容全面展现优秀传统手艺
》
售價:HK$
217.8

《
宁来一梦
》
售價:HK$
98.8

《
画魂 潘玉良传 潘玉良诞辰130周年精装纪念版
》
售價:HK$
85.8
|
編輯推薦: |
本书不仅为金融从业者揭示了看清数字货币背后的哲学逻辑,也为政府管理者提供了平衡技术创新与国家货币主权的新思路,是理解数字经济时代货币本质与金融治理的佳选之作。
|
內容簡介: |
从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到中本聪的区块链革命,货币的本质始终是哲学与经济学交锋的核心命题。本书以跨学科的视野,首次系统构建了数字货币的哲学分析框架,揭示其作为“可编程社会契约”的深层本质,通过融合现象学、政治经济学与技术哲学的研究方法,建立了完整的数字化货币分析模型。
|
關於作者: |
张楚,女,汉族,2014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就读大学期间于2010 年受伊拉斯谟项目资助,作为公派交换生在列支敦士登大学学习工商管理一年;201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就读研究生期间2017年作为交换生在台湾中山大学学习现象学;现为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目錄:
|
- **导言** 001
- **第一章 哲学是如何研究货币本质问题的** 005
- 一、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和属性学说对货币本质研究的意义 006
- (一)实体学说 006
- (二)属性学说 006
- (三)实体和属性学说对货币本质研究的意义 008
- 二、康德“物自体”和“现象”学说对货币本质研究的意义 009
- (一)物自体 010
- (二)现象 010
- (三)“物自体”和“现象”区分的意义 010
- (四)康德“物自体”和“现象”学说对货币本质研究的意义 011
- 三、黑格尔理念辩证法对货币本质研究的意义 013
- (一)黑格尔理念论 013
- (二)黑格尔辩证法 015
- (三)黑格尔理念辩证法对货币本质研究的意义 015
- 四、胡塞尔现象学对货币本质研究的意义 016
- (一) 016
- (二)现象学揭示本质的方法 018
- (三)现象学对货币本质研究的意义 019
- 五、分析哲学对本质问题研究的意义 020
- (一)分析哲学对待本质问题研究的态度 020
- (二)分析哲学对本质问题研究的语言逻辑分析方法 022
- 六、马克思货币本质理论的哲学基础 023
- (一)货币的本质和属性的辩证统一 023
- (二)货币本质的社会属性 024
- (三)马克思关于货币内在矛盾辩证法 027
- **第二章 货币的经典理论** 029
- 一、马克思的货币理论 030
- (一)马克思货币理论的方法论和本体论基础 030
- (二)货币的起源论 032
- (三)货币的本质论 033
- (四)货币的职能论 035
- (五)货币的运动规律论 036
- (六)货币危机理论 037
- 二、凯恩斯的货币理论 038
- (一)凯恩斯货币理论的思想来源 039
- (二)凯恩斯货币理论的方法论和本体论基础 043
- (三)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基本观点 045
- (四)凯恩斯对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作用的看法 048
- 三、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 049
- (一)弗里德曼货币主义的思想来源 049
- (二)弗里德曼货币理论的方法论和本体论基础 052
- (三)弗里德曼货币理论的主要观点 054
- 四、马克思、凯恩斯、弗里德曼货币理论比较 057
- (一)三位思想家基本的货币思想 057
- (二)三位思想家的理论异同点比较 058
- (三)三位思想家的理论背景与影响的比较 059
- (四)三位思想家的经济哲学根本差异 060
- **第三章 货币形态的历史变迁** 061
- 一、从物物交换到实物货币 062
- (一)物物交换 062
- (二)从物物交换到实物货币 063
- 二、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 065
- (一)人类对金属货币的普遍使用 065
- (二)中国古代金属货币使用情况 066
- (三)金银作为天然的货币 068
- (四)金本位的兴衰 069
- (五)以金属货币为核心的统一货币体系的形成 070
- 三、从金属货币到纸币 071
- (一)人类纸币的使用 071
- (二)纸币广泛使用的历史必然性 073
- (三)纸币的普遍接受性与国家权力 074
- (四)纸币是金属货币的符号、凭证,是想象中的金属货币 075
- (五)纸币发行与通货膨胀 077
- 四、数字化货币的主要形态 078
- (一)早期数字化货币的形式 078
- (二)银行卡 079
- (三) 081
- 五、货币形态变迁的规律 083
- (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决定货币形态的变化 083
- (二)货币形态随着经济发展变化需求而变化 084
- (三)政府对统一货币的形态具有重要作用 085
- (四)不同货币形态背后的共同本质 087
- **第四章 数字技术与数字化货币** 089
- 一、互联网技术之前的货币数字化阶段 090
- (一)计算机技术与货币数字化兴起 090
- (二)货币数字化初期阶段货币使用的主要形式 092
- (三)早期数字化货币的本质 093
- 二、互联网技术下数字化的电子货币 094
- (一)互联网发展简史 094
- (二)电子货币的两个发展阶段 095
- (三)支撑电子货币运转的主要技术体系 096
- (四)电子货币运行的主要形式 097
- (五)互联网技术对电子货币普及的重要作用 100
- (六)电子货币的本质 101
- 三、区块链技术与比特币 103
- (一)中本聪的《比特币白皮书》 103
- (二)Bitcoin和Electronic Cash 106
- (三)区块链技术 107
- (四)比特币与电子货币的比较 117
- (五)比特币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118
- 四、央行数字货币的技术路线 123
- (一)各国央行数字货币必需的基础技术 123
- (二)不同国家央行数字货币的技术路线选择 126
- (三)中国的数字人民币 130
- (四)央行数字货币的意义 133
- (五)央行数字货币的本质 134
- 五、中国数字化货币的发展 137
- (一)中国电子货币支付的发展与数字货币的展望 137
- (二)数字化货币应用拓展传统消费环境 140
- (三)数字化货币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142
- **第五章 数字化货币本质问题的哲学探究** 145
- 一、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数字化货币 146
- (一)“一般等价物”之“等价”和“一般” 146
- (二)数字化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物”是什么?148
- (三)数字化货币的普遍接受性 148
- 二、电子货币的本质属性 149
- (一)电子货币与传统现金的区别 150
- (二)电子货币的本质属性 152
- (三)电子货币的价值尺度的度量问题 154
- (四)电子货币流通手段职能的新变化 157
- (五)电子货币贮藏手段职能的新特点 159
- (六)电子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的革命 161
- 三、私人加密数字货币/比特币的本质问题 164
- (一)比特币的价值尺度职能问题 164
- (二)比特币的流通手段职能问题 166
- (三)比特币的贮藏手段职能问题 167
- (四)比特币的支付手段职能问题 168
- (五)比特币作为货币的普遍接受性问题 169
- (六)比特币作为货币和资产的二重性 171
- (七)改变比特币的固定供应量设计意味着什么?174
- (八)如果不能改变比特币的固定供应量,比特币不能成为货币 177
- 四、央行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的本质问题 178
- (一)世界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共同特征 178
- (二)央行数字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属性 180
- (三)数字人民币与电子货币的差异 182
- (四)央行数字货币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意义 185
- **第六章 数字化货币与世界货币之梦** 189
- 一、世界人民苦美元久矣 190
- (一)美元霸权对全球经济稳定性的影响 190
- (二)美元霸权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 192
- (三)美元霸权加剧了全球贫富差距 193
- (四)美元被用于国际政治和经济制裁 194
- 二、中本聪的世界货币之梦 195
- (一)比特币的创立与2008年金融危机 195
- (二)构建理想的全球性货币体系 196
- 三、央行数字货币促进新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196
- (一)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促成新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196
- (二)央行数字货币在新世界货币体系形成中面临的挑战 198
- (三)数字人民币与人民币的国际化 199
- **参考文献** 2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