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时刻人文·蒙古秘史新译并注释

書城自編碼: 414021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札奇斯钦 译注
國際書號(ISBN): 9787547325223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 2025-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05.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季风海域的丝银对流:16—17世纪中西交往图景中的东亚移民、贸易与文化
《 季风海域的丝银对流:16—17世纪中西交往图景中的东亚移民、贸易与文化 》

售價:HK$ 140.8
她本自由:女性破除心理束缚、治愈父权创伤之旅
《 她本自由:女性破除心理束缚、治愈父权创伤之旅 》

售價:HK$ 65.8
大学问·天津工人:1900—1949(海外汉学家贺萧代表作)
《 大学问·天津工人:1900—1949(海外汉学家贺萧代表作) 》

售價:HK$ 107.8
加密货币与金融大变局 稳定币重塑金融体系
《 加密货币与金融大变局 稳定币重塑金融体系 》

售價:HK$ 86.9
莆田南少林武术桩功功法
《 莆田南少林武术桩功功法 》

售價:HK$ 184.8
中国石化市场预警报告(2025)
《 中国石化市场预警报告(2025) 》

售價:HK$ 657.8
逊清奉天残留特权研究
《 逊清奉天残留特权研究 》

售價:HK$ 151.0
分职文昌:中国古代尚书省及六部体制研究
《 分职文昌:中国古代尚书省及六部体制研究 》

售價:HK$ 115.6

編輯推薦:
▲札奇斯钦的《蒙古秘史新译并注释》是20世纪蒙古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精准还原了《秘史》原文,提供了蒙汉语言接触研究的范本
札奇斯钦深谙蒙古语的语言逻辑,又兼具跨文化学术训练的严谨性。他以语音与语义的交叉验证和文化符号的语境化解读,重构了蒙文原典的语言形态,还原了其原生语义。
▲“蒙汉双语互译的里程碑”
译文精准与意境兼顾,既能捕捉蒙文原典的微妙语义,又能以汉语文言的精炼性传递其神韵。
▲注释体系兼具史学考辨与文化阐释双重奠基的学术价值
在史学考辨方面,以史源学的重构,揭示了《秘史》并非仅是记录史实,而是构建民族共同体的合法性叙事;以历史地理的实证,针对争议地望,通过蒙古语词根解析,为考古研究提供了语言学锚点。
在文化阐释方面,制度独立性的论证、符号系统的解码是札奇斯钦著作中无法被岁月蒙尘的亮点,其注释不仅是史料的补遗,更是方法论的重构。可以说,通过语言学与历史学的“互证”、符号学与人类学的洞见,札奇斯钦将《秘史》从“元朝开国史料”升格为“蒙古族文明的精神密码”。
▲该书不仅是学术工具,更是一部唤醒草原文明记忆的史诗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的今天,它提醒我们:历史研究的
內容簡介:
《蒙古秘史》与《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合称有关蒙古历史的三大经典。《蒙古秘史》成书于13世纪中叶,是最早用畏兀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生动记述了蒙古人的起源和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期的事迹,尤其是重点记载了成吉思汗早年的艰难经历、在战乱中壮大势力、统一蒙古高原、建立蒙古汗国、收服畏兀儿、南征金夏等历史事迹,以及成吉思汗及其母亲诃额仑、王罕、札木合、塔阳汗、合撒儿和“四杰”“四狗”等众多人物的言行,为研究蒙古早期的历史、社会、文学、语言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是研究蒙古社会发展史的最重要典籍,也是世界历史和文学宝库的珍贵典籍。《蒙古秘史》因元朝皇室规定“事关秘禁,非可令外人传”,蒙古文原本已失传,现存的是明初的“汉译蒙音本”,称为《元朝秘史》。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札奇斯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与姚从吾费时七八年时间作《汉译蒙音元朝秘史新译并注释》,1975年他又重新译注,于1978年出版。《蒙古秘史新译并注释》以《元朝秘史》为基础,将其还原为蒙古文,再翻译成汉文,并根据元朝的历史事实、蒙古的风俗和中外学者的研究进行注释,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此次出版改正了原版本的标点、错字和引文等勘误处,规范了专有名词的体例,并修订了部分蒙古文罗马字的转写方式。
關於作者:
札奇斯钦(1915—2009),著名蒙古学家,汉名于宝衡。1915年生于北京,祖籍内蒙古原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王爷府大营子(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镇)。1933年考入北京大学政治系,师从姚从吾研究蒙古政治史。1938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大学院留学,得到白鸟库吉、乌居龙藏、矢野仁一等北亚史专家指教,并结识小林高四郎等学人。1939年回国。1949年移居台湾后,潜心研究辽金元史,致力于蒙古历史、语言、文化、民俗研究。1957年任台湾政治大学民族社会系(边政系)系主任、研究所所长;1958年兼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1972年赴美,任美国杨百翰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任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教授、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研究教授、德国波恩大学中亚学院研究教授。用汉、蒙、英、日等多种文字著述,学术著作颇丰。著有《蒙古之今昔》《蒙古与西藏历史关系之研究》《蒙古文化与社会》等专著十余部,译著有《蒙古秘史新译并注释》《蒙古黄金史译注》等,还撰有《说旧〈元史〉中的“秃鲁花”与〈元朝秘史〉中的“土儿合黑”(散班)》等中文论文九十篇、英文论文四十三篇。
目錄
漫谈《元朝秘史》(代序) 姚从吾 1
自 序 23
卷一 第一节至第六十八节 1
卷二 第六十九节至第一〇三节 63
卷三 第一〇四节至第一二六节 103
卷四 第一二七节至第一四七节 139
卷五 第一四八节至第一六九节 171
卷六 第一七〇节至第一八五节 201
卷七 第一八六节至第一九七节 229
卷八 第一九八节至第二〇八节 255
卷九 第二〇九节至第二二九节 293
卷十 第二三〇节至第二四六节 317
续卷一 第二四七节至第二六四节 343
续卷二 第二六五节至第二八二节 381
內容試閱
漫谈《元朝秘史》(代序)
姚从吾
一、引言
这一次讨论的题目,是“漫谈《元朝秘史》”。《元朝秘史》在汉籍中是一部很特别的奇书;保留下来的形式,也很特殊,值得加以注意。今天兄弟想就个人浅学所知关于这部奇书的内容、性质、在国内和国际间学术界对它研究的概况,以及它在国史中应有的地位,略作介绍,敬请诸位先生不吝指教。兄弟是治通史中的断代史(宋辽金元史)的,《元朝秘史》只是这一阶段中直接史料的一种,所以只能随便谈一谈。
我国历史悠久,材料丰富。从前北京大学曾把国史分成六段或七段(上古、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金元、明清、近百年史),想分段工作,把国史彻底清理一番。因此对于断代史,也作专史看待,注重研究每一大段落中的一切直接史料,以期对于这一时代,有比较真切的认识。《元朝秘史》是辽宋金元时代(九〇七—一三六八)元朝初年的重要史源,所以早在二十年以前,兄弟即曾加以注意。又因卒业北大史学系后,与精通中西文史学的义宁陈寅恪先生同时留学德国;并认识法国的伯希和(Prof. P. Pelliot)先生、德国的海尼士(Prof. E. Haenisch)先生(两位都是研究《元朝秘史》的欧洲学者),直接间接得到鼓励,很早即研读叶德辉刊的汉译蒙音《元朝秘史》。一九三四年归国,在北大担任辽宋金元史,同时讲授“蒙古史择题研究”,又得认识蒙古青年学者札奇斯钦先生,作为朋友,商榷学问,至今愈密。对于《元朝秘史》的研究,虽时作时辍,没有专文发表。但因历年稍久,材料愈积愈多,也颇有追随时贤,酌加整理的打算。今承同志会邀约,辞不获已。谨就这一名著依个人浅学所知,作一概括的报告。
就正名说,《元朝秘史》,实在应当叫作《蒙古秘史》。蒙古文称这部书是“忙豁仑·纽察·脱察安。”忙豁仑,即是“蒙古的”;纽察(纽古察)意即“机秘”;脱察安,即是“史纲”或“大事记”。也就是《元史》卷三十六《文宗本纪(五)》与卷一八一《虞集传》所说的《脱卜赤颜》。这八个字合起来就是“蒙古的机秘史纲”或“蒙古的机密大事记”。但我们为什么不改为《蒙古秘史》,而仍漫谈《元朝秘史》呢?这里也应作简单的说明。第一,《元朝秘史》是一部专书的名称,通行已久,在国内知道的人较多;忽然改为《蒙古秘史》,尚须加以解说;不如仍用原名,比较简便。第二,这部书到现在虽公认是用蒙古文写的,但蒙古原文久已不存。现在存留在世界上的,是明朝初年的“汉译蒙音本”。明人叫它作《元朝秘史》那是当然的。我们的“汉文新译本”与“蒙文还原本”一时尚没有作好,自然以明人的译音本为研究的对象;那么暂时仍称它为《元朝秘史》,方为公允。第三,这部书的名称,在国际间,除日本外,已渐渐不叫《元朝秘史》,而直接叫作《蒙古秘史》了。德文、法文、英文中(海尼士教授、伯希和教授、洪煨莲教授等)原书的译名,就是实证。但国内情形不同;我们仍用旧名,一方面是由于容易了解,另一方面也还不想抹杀明人保存此一名著的功绩。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本书)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