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亚伯拉罕的行李:中世纪印度洋世界的饮食、日用与旅行技艺
》
售價:HK$
129.8

《
中国历代文论要略(全三册)
》
售價:HK$
154.0

《
英歌36( 国家级非遗“英歌舞” 潮阳英歌文化)
》
售價:HK$
74.8

《
汪诘经典著作 时间的形状 相对论史话
》
售價:HK$
85.8

《
世界名校升学规划:让你脱颖而出的9种学习力
》
售價:HK$
76.8

《
大学问·华北村治:权力、话语和制度变迁(1875—1936)
》
售價:HK$
97.9

《
芬尼根的守灵夜 全译注释本
》
售價:HK$
547.8

《
长城砖系列:跛足帝国:中国传统交通文化研究
》
售價:HK$
85.8
|
編輯推薦: |
★袁了凡写给自己儿子的人生箴言,讲的都是体己话!
★百万畅销书《了凡四训》译者费勇教授深度解读
★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每一个细节都决定你将成为什么人!
★原文根据明刻本编校,全文白话翻译,逐篇点评,通俗易懂
★曾国藩、胡适、稻盛和夫推崇的明代思想家
★袁了凡毕生感悟和盘托出,毫无保留
★本版特别收录《庭帏杂录》,记录袁了凡父母言行
|
內容簡介: |
本书由费勇教授深度讲评袁了凡写给即将成人的儿子袁天启的八封家书《训儿俗说》,另特别收录袁了凡兄弟记录父母言行的《庭帏杂录》。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袁了凡以父亲身份,对儿子谆谆教导,既严肃又和蔼。大到修身立志,小到吃喝拉撒,他希望儿子能从低微琐碎中参悟对待一切事物的严肃态度,不断发扬德行,尽善尽美,到达“发育万物,峻极于天”的境界。
|
關於作者: |
袁了凡(1533 — 1606)
初名表,后改名黄,初号学海,后改了凡
明代思想家,著作涉及农业、历法、军事、音乐、几何、佛学等诸多领域
费勇
文化学者、作家
曾执教于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写作风格温暖治愈,擅长将深奥的哲理融入日常生活中,帮助读者在繁忙压力中找到内心的安宁和平静
2017年翻译并出版《了凡四训》,畅销超140万册
主要作品有《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作个闲人:苏东坡的治愈主义》《了凡四训详解》等;《费勇的佛学修心课》《费勇讲金刚经和心经》等线上课程课全网播放量逾6000万
|
目錄:
|
第一部分 《训儿俗说》译文和点评
一、为什么要先立志?立什么志?
二、为什么要终生信守五伦?
三、为什么要尊重老师?
四、如何与他人相处?
五、如何成就事业?
六、为什么礼貌不只是形式?
七、为什么要重视祭祀?
八、如何做到家和万事兴?
第二部分 《训儿俗说》原文
立志第一
敦伦第二
事师第三
处众第四
修业第五
崇礼第六
报本第七
治家第八
附录:庭帏杂录(节选)
|
內容試閱:
|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误以为《了凡四训》是一本家训。实际上,《了凡四训》里“立命”“改过”“积善”“谦德”四篇环环相扣的文章,是袁了凡单独发布的,只是在他去世后有人发现这四篇文章的内在逻辑,即讲清楚了如何立命,才把它们放在一起作为一本小书出版,最终成为一本影响巨大的“改命书”。
那么,袁了凡有没有写过家训呢?确实写过一本,叫《训儿俗说》,是给他的儿子袁天启(后改名袁俨)的,在他成人之际,父亲要写一本“家训”给他,希望他能够把家族好好地传承下去。这本家训有八篇,分别是“立志”“敦伦”“事师”“处众”“修业”“崇礼”“报本”“治家”,每一篇都短小精悍。开篇就是“立志”,说明立志是人生的根本,离开了立志,人生就啥也不是;“敦伦”讲的是基本的人伦;“事师”表面看讲的是尊师,实际讲的是如何学习;“处众”讲的是如何处理具体的人际关系;“修业”讲的是如何成就事业;“崇礼”讲的是各种礼仪,从如何看到如何吃饭,甚至如何上厕所;“报本”讲的是感恩和追溯生命本源;最后是“治家”,讲家庭的经营。
这是一本非常简洁的身心健康手册,八堂浓缩版的中国式人生课。其中的核心理念和《了凡四训》是一脉相承的:重视修心养性,无论做什么都不能背离根本的道。相比《颜氏家训》和《曾国藩家训》,袁了凡的家训特色在于把人生的问题聚焦在八个关键点上,不只是经验或知识的传授,还有具体的做法,以及点到为止的心法。袁了凡明显受到王阳明心学的影响,王阳明也有家训,是一五一八年十二月写给儿子的一首三字诗,也叫《示宪儿》: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弟;学谦恭,循礼义;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从某种意义上说,《训儿俗说》是《示宪儿》的具体化。袁了凡曾经拜王畿(龙溪先生)为师,而龙溪先生是王阳明的弟子。袁了凡之所以能够拜龙溪先生为师,是因为他父亲袁仁和龙溪先生是好友。
袁仁(1479—1546)和原配夫人王氏有两个儿子,叫袁衷、袁襄。王氏去世后,袁仁娶了李氏,生育了三个儿子,叫袁裳、袁黄、袁衮。袁黄就是袁了凡,一五三三年出生。袁仁是一名医生,在地方上很有名望,在学问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交往的人中有王阳明、王艮、唐伯虎、文徵明、沈周等。他在子女教育上也很有一套。后来他的几个儿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叫作《庭帏杂录》,相当于一本家训。从中可以看出袁仁的智慧,他对宋代儒学和王阳明心学的点评可谓一针见血。尤其是他作为父亲和子女的相处,即使以现代标准衡量,也堪称“模范父亲”。当然,袁了凡的母亲也充满智慧。
在本书附录里,节选了《庭帏杂录》最重要的部分。从《庭帏杂录》到《训儿俗说》《了凡四训》,这三个文本结合在一起,就特别能体现家庭教育的重要。袁了凡的改名,不是突如其来的好运,而是各种因缘和合,以及从上一代就开始努力的结果。袁了凡一家,对因果法则和善良的信仰,凡事回归心性的思维方式,凡事以身作则的行为风范,父子兄弟之间相互探讨学问的氛围,实在是家族传承的根基,也是家族代代相传平安顺遂的保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