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丁元公绘水浒人物图
》
售價:HK$
360.8

《
傅佩荣讲易经
》
售價:HK$
217.8

《
历史的镜子
》
售價:HK$
61.6

《
我们还是香格里拉的囚徒吗:藏学、国学与语文学(二)
》
售價:HK$
107.8

《
制造怪物:非人化的异常力量
》
售價:HK$
107.8

《
人格类型:我们何以不同(荣格人格类型理论——人格类型是一种人们了解自己、了解人际困扰的方法)
》
售價:HK$
64.9

《
索恩丛书·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
售價:HK$
141.9

《
遇见 高云
》
售價:HK$
85.8
|
內容簡介: |
《箧中集》一卷,唐元结编。集中凡收诗人沈千运、赵微明、孟云卿等七人五言古诗24首。选诗皆为五古,体现了元结诗歌质朴自然,反对“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的诗歌主张。本次影印,选用两种底本:国家图书馆藏明嘉靖刻本,缪荃孙校跋;南京图书馆藏藏清抄本,丁丙跋。《中兴间气集》二卷,唐高仲武编。选中唐诗人钱起、郎士元等26家134首,讲求“体状风雅,理致清新”。本次影印,选用两种底本:国家图书馆藏明嘉靖刻本,冯舒、黄丕烈校跋;国家图书馆藏清初汲古阁影宋抄本。《御览诗》一卷,唐令狐楚编。选中唐诗人三十家,所选诗以五律和七绝为多,以清艳为主,或不避俚俗。本次影印底本为国家图书馆藏明赵均抄本,黄丕烈跋。
|
關於作者: |
詹福瑞,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导。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教育咨询委员,第四届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 长,中国《文心雕龙》研究会会长。在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唐诗研究和李白研究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出版有《南朝诗歌思潮》《论经典》《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合 著)、《李白诗全译》(合著)等著作多种,组织整理出版“唐诗选本丛书”多种。
陈红彦,女,研究馆员。现任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兼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副主任,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 。
|
目錄:
|
第十二册
篋中集 ○○一
提.要 ○○三
篋中集
(國家圖書館藏明嘉靖刻本,繆荃孫校跋) ○○七
篋中集
(南京圖書館藏清抄本,丁丙跋) ○二九
中興間氣集 ○六七
提.要 ○六九
中興間氣集
(國家圖書館藏明嘉靖刻本,馮舒、
黄丕烈校跋) ○七三
中興間氣集
(國家圖書館藏清初汲古閣影宋抄本) 一七三
御覽詩 二五七
提.要 二五九
御覽詩
(國家圖書館藏明趙均抄本,黄丕烈跋) 二六三
|
內容試閱:
|
《篋中集》提要
《篋中集》一卷,唐元結編。元結(七一九 —七七〇)字次山,自號元子、浪士、漫郎、漫叟等,汝州魯山(今河南魯山)人。天寶十三載(七五四)進士。據書前元結自序,此集編於乾元三年(七六〇),於兵亂流離之際,『盡篋中所有,總編次之,命曰《篋中集》,且欲傳之親故,冀其不忘於今』。集中凡收詩人七人,詩作二十四首。元結提倡詩歌質樸自然,反對『拘限聲病,喜尚形似』,故《篋中集》所選皆爲五言古詩。陳振孫《直齋書録解題》稱:『唐中世詩高古如此,今人乃專尚季末,亦異矣。《館閣書目》以爲結自作,入别集類,何其不審也。』《四庫全書總目》亦稱:『其詩皆淳古淡泊,絶去雕飾,非惟與當時作者門徑迥殊,即七人所作見於他集者,亦不及此集之精善,蓋汰取精華,百中存一。特不欲居刊薙之名,故托言篋中所有僅此云爾。』益可見元氏選詩之旨。
目前可知《篋中集》最早的刻本爲南宋臨安尹家書籍鋪刻本,然而早已亡佚。清末尚有影宋抄本傳世。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著録有影宋抄本一部,或即現藏於南京圖書館的舊抄本,詳見下。光緒三十二年(一九〇六)徐乃昌亦得到一部,據之翻刻收入《徐氏叢書》。據徐氏所言,『影宋鈔本末有「臨安府太廟前大街尹家書籍鋪刊行」一行,半葉十行,行十六字』①。就在同時,繆荃孫亦見到影宋抄本,並據之校勘明刻本。其所見應即徐乃昌藏本。此後該影宋抄本便不知 下落。
①見《徐氏叢書》本《篋中集》所附徐氏《校記》之首。按,徐乃昌《積學齋藏書記》亦著録此影宋抄本,而云『每半葉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單邊』,所述行字與《校記》題識有所不同。另外,《徐氏叢書》本《篋中集》爲半葉十行,行十八字,南京圖書館所藏據尹氏書籍鋪本而來的『影抄宋本』作半葉六行,行十六字,則徐氏所藏影宋抄本之行字似不可遽斷,暫且存疑。
現存版本大多爲明刻本,包括:嘉靖刻本,現藏於國家圖書館,詳見下;隆慶年間楊綵刻《六家詩選》本,爲半葉九行,行十八字,上海圖書館、天津圖書館等有藏本;萬曆刻《唐人選唐詩六種》本,爲半葉九行,行十五字,現藏於國家圖書館;崇禎元年汲古閣刻《唐人選唐詩八種》本,爲半葉八行,行十九字,傳本較多。
本次選擇嘉靖刻本、清抄本兩種影印。
嘉靖刻本(國家圖書館藏,書號:八五八七),半葉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雙邊。卷中有朱筆圈點、墨色校語。其中校語出自繆荃孫,卷末有其題識云:『丙午中秋前三日據臨安府太廟前大街尹家書籍鋪刊行本校一過。荃孫。』將其校語與《徐氏叢書》本、同樣源出宋本的南京圖書館藏清抄本相校,可知繆氏所校正是宋本面貌,而《徐氏叢書》雖然號稱『影刻』,實則文字已有所出入。此本鈐有『錢氏幽吉堂收藏印記』『曾在汪閬源家』『藝風堂藏書』『藝風審定』『雲輪閣』『荃孫』『周暹』,知此本遞經錢孫艾、汪閬源、繆荃孫、周叔弢等名家收藏①。
①另,傅璇琮先生整理《篋中集》,於《前記》中羅列國家圖書館所藏的明刻本,其中有『(一)馮舒、黄丕烈校並跋的明刻本,(二)繆荃孫校並跋的明刻本』(《唐人選唐詩十種》(增訂本),中華書局二〇一四年版,第三五九頁。按,此處有誤。傳世並無馮、黄校並跋的明刻本,傅先生所指實即繆荃孫校跋之嘉靖刻本。此《篋中集》與《搜玉小集》《中興間氣集》合裝爲一册,行款字體一致,均係嘉靖刻本。而《搜玉小集》有馮舒校並跋,《中興間氣集》有馮舒、黄丕烈校並跋。傅先生恐是涉及後二書而誤。
|
|